不支持Flash
|
|
|
两大主题引领中国未来 现代市场体制仍是方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 22:56 中国经济时报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后改革的大方向仍然是推进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向前推进一步。 贾品荣 中共十七大将于今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这两大主题必将成为最强音。中共十六大以来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是执政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的理念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并为此全面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全面进行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突出了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 譬如,北京的公交车改革,称得上众望所归。从1元钱降到4角钱,真正让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北京实行公交低票价制度,投入了34亿财政贴补。这样的投入力度,真正体现了财政资金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 再如,免去中小学学费,深得人心。中小学“学费贵、读书难”的情况集中表现在教育收费偏高,收费名目繁多,部门利益加重学生负担,教育配置不公,城乡差别加大,教育负债沉重,学校运转困难。国家免去中小学学费之举,可谓深得人心。 还如,医疗辅助检查结果,“一单通用”。由于过去各医院不互相承认仪器检查报告单,患者到不同医院就医不得不再花钱重新检查;现在“一单通用”,深受大众欢迎。 这些举措,反映了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发展理念,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与势。 构建和谐社会是主旋律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而且成为中国在国际上推行和谐区域、和谐世界的外交政策取向。在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嚣张、局部战争不断、国际纷争频仍的情况下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更有重大意义。若从正确处理中国矛盾凸显期的各种矛盾来看也是必须采取的有力措施。中国现在已经是利益多元化社会利益矛盾是社会矛盾的核心问题。所以,用和谐的方法处理各类社会矛盾是一个现实而重大的问题。鉴此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成为中共十七大的一大主旋律。 社会总体和谐的同时,存在不和谐因素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应该看到:3000万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5000万的失地农民;1.2亿农民工进城,虽说提供了工作机会,却没有提供在城市生活的机会;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失业群体;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劳动者工资差别扩大;不同行业、部门间劳动者收入差别扩大;从实际情况出发看,目前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只相当城市上世纪80年代的人均消费水平等等。这种种高低悬殊的差距,引发了不和谐因素。 为什么存在不和谐因素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稳定社会的能力强的话,就会减少不和谐问题的发生。问题是现在政府稳定社会的能力没有达到这种要求。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障能力差。本来社会保障制度是稳定社会的“底线”,可以有效稳定社会,但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极其落后,不仅覆盖有限,而且社会保障呈现两极分化,加剧了社会不公。根据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医疗保障,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却只能分配到20%的医疗保障。二是公共品不足。本来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但是地方政府没有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引发人们的不满。三是政府转移支付的能力差。本来转移支付可以有效稳定社会,但是不少转移支付没有真正落实到穷人身上。有数据显示,即使是居住在指定贫困县的贫困人口,也不一定能直接从扶贫措施和国家扶贫资金中受益。中央给予固定贫困地区的扶贫资源往往被地方政府配置到其他方面,而不是贫穷户。据2001年扶贫重点县4万多农户检测样本显示,得到扶贫贷款的农户比例仅为0.72%,户均贷款额仅为17.03元。而得到贷款的农户中,贷款总额中仅有9.67%到达贫困户,30.81%到达低收入户,59.52%到达非贫困户。那些容易接触到资源并影响决策实施过程的非贫困人群,反而成了扶贫项目中的最大收益者。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2003年为1∶4.12,2004年扩大到1∶4.39。 和谐社会应是公平有效的社会 从经济学上说,和谐社会应是公平有效的社会。其中的资源有效配置保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资源的公平配置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资源公平配置的社会未必是帕累托有效的,反之亦然。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只有同时满足帕累托有效和公平配置标准,该社会才是资源得到公正配置的社会。 以医疗为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市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属于一种典型的公共品,并不适用于单纯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弱化甚至放弃了公共服务的职能,出现了主要靠向患者收费、过分依赖医疗市场的不良导向。一个和谐社会理所当然要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保障,保证他们都能够公平地接受这种公共服务。 住房保障也是这样。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缺失而产业发展功能过度造成的。地方政府弱化了公共服务功能,反而把土地经营、土地增值作为增加政府收入的主要渠道看待,直接导致房地产调控失败。政府应该主要充当房地产市场的协调者、公共管理者和服务机构。尤其是通过提供具有准公共品性质的廉租房,产生正的外部性。 科学发展的战略性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紧密结合中国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是在肯定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提出来的新战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内外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指导意义的长期纲领,中共十七大必将其作为根本纲领继续贯彻落实。 经济发展不协调是缺乏科学发展观造成的 当前,许多经济不协调的现象,正是缺乏科学发展观造成的。 譬如层层搞“宏观调控”,各个部门都“加强监管”。现代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告诉我们,不受管制的价格(行政垄断企业除外)能反映商品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场经济中起到调节供需的作用。 再如行政垄断和权力腐败。现代市场经济要求通过法律安排,对垄断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有强有力的激励,还必须有约束手段对其进行约束。这种约束包括三项内容:产权的界定和有效保护,合同的诚信,适当的监管。同理,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受到约束。激励与约束同在,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真谛。 经济发展不协调源于现代市场体制未完善 从深层次分析,许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源于现代市场经济未建立与完善。 从市场体制来说,中国市场还不是一个开放与竞争性的市场。开放与竞争性是现代市场体制的基石。以德国为例,其企业发展壮大和竞争力提升都是在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体制环境下完成的,没有高昂的进入门槛,没有行政性垄断、区域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没有价格歧视和价格联盟,没有混乱的竞争秩序,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就是德国制造成为世界第一的真正原因。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急待改善。 从管制政策来说,过多的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垄断和灰色交易,阻断了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形成。长期占有垄断资源的国有企业,尽管有政策“保护伞”的庇护,有国有机构的低成本融资和大规模的政府采购,但却没有能够发展和演化出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所需要的体制和机制。 从管制权的公共性来说,政府应代表公共利益。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为了更好地有秩序地生活便组织了政府,并且每个人通过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力来赋予政府一定的行政职权,政府的角色就是保护全体公民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守夜人”,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民众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和生产环境。西塞罗在《论义务》一书中指出:“管理国家犹如信托,应该维护被托者的利益,而不是受托者的利益。谁关心一部分公民的利益,他便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危害——动乱和不和。” 市场体制的完善、管制政策的公正、管制权的公共性,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仍是中国改革大方向 从以上分析可以推断,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后改革的大方向仍然是推进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性职能转变,继续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