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国企改革最强音

  中国证券报

  中国联通混改的突破,是由多个第一形成的。首次探索在央企集团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释放比例高,战略投资者不仅数量多,而且股权占比也很高;首家通信行业央企向民营资本开放,出现“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的资本与业务创新模式;首家引入“战投+定增+股权转让+员工持股”混改方式的央企等。事实上,中国联通是唯一以A股上市公司,即集团核心资产作为混改主体的,是垄断领域国企混改一次重要的试水和探索,已经形成整个国企改革的冲击波,影响巨大。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路径、股权结构、经营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的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五年来国企改革最大的热点之一,呈现三个阶段:2014年元月开始的热议阶段;2015年3月开始的有序等待阶段;2016年9月开始的突破阶段。期间,中央做过多次指示。开始的“积极开展”;中期的“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后期的“要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导向”。在2015年3月以后文件中提出“三不”,正好是对前一年复杂局面的回应,强调“稳步进行”、“有序推进”,向外界释放出这种信号:不要为了混改而混改,不要盲目追求混改数量,要追求效果与质量。在2015年3月与2016年9月的一年半,很多地方改革速度慢,长期试点而经验难以推出,中央指出“对滞后的工作要倒排工期,迎头赶上”是对前一阶段节奏过慢现象的扭转。发改委会同国资委于2016年启动实施第一批混改试点,确定了东航集团、中国联通、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等中央企业列入第一批混改试点。中国联通的混改方案提出,便是突破阶段的象征性事件。

  提出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这是对国企改革理论分歧的回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就是打破了“股多股少”的局限。“三因三宜”的策略,以“宜”为中心。前些年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歧较大,很多人把焦点对在股权比例上,或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越纯越好;或认为私有化程度高才算改革,以致实际操作的人左右为难,混合所有制难以推进。混合所有制能否成功,关键看改革能否聚准焦点,看是否对国有经济发展有效果。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很重要的一点是体现在对于传统僵化经济体制的深刻认识,经过大破大立,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一种经济形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亮点。提出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不要争论,把思想集中在行动的“突破”上。中国联通混改此时出现,是在实践上奏响了国企改革强音。

  提出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这是党中央从实际出发的重大抉择。经过近四年的实践,新一轮国企改革已进入总结经验、做出评价的时候,也是接受监督和检查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八次会议重要讲话强调,“对已经出台的改革举措,要对落实情况进行总体评估,尚未落地或落实效果未达到预期的改革任务,要继续做实,确保改革落地见效、蓝图变成现实”。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七次会议讲到改革时指出,“对滞后的工作要倒排工期,迎头赶上,对一些难度大的改革,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推动,跟踪进度,敲钟问响。要坚持锐意进取,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对改革中的阻力要敢于破除,抓好改革试点工作”。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强调,各有关方面要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经常“回头看”,既要看相关联的改革方案配套出台和落实情况,又要评估改革总体成效,对拖了后腿的要用力拽上去,对偏离目标的要赶紧拉回来。学习好、理解好最近连续三次中央深改组会议精神,是我们认识联通、东航、黄金珠宝、中粮混改方案接连实施的政治遵循和价值标准选择。联通混改,绝不是一个联通能办得了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党中央对国企新一轮改革的气势与面对重重困难背水一战的决心。

  确实,不少地方国企改革的面宽了、节奏慢了,需要突破。突破口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不能再等,不能再拖,不能再耽误,不能再懈怠,态度明朗,意志坚定。联通混改,是事关我国国企全面深化改革这盘大棋上的“关键一子”。当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关乎中国国企改革的大的战略突破。

责任编辑:韩佳鹏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