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滞胀论”被证伪 CPI并不成为央行重新宽松理由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12日讯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12日发布点评认为,3月CPI同比0.9%,低于预期1.0%,“滞胀论”再被证伪。2017年3月CPI同比均值0.9%,再叠加2月同比0.8%,1季度CPI同比水平大幅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同时,3月PPI同比数据7.6%,已经出现高位回落的情况,因此2017年初经济“滞胀论”的观点再度被证伪。

  PPI同比并未传导至CPI同比,PPI高位抬升CPI通胀压力的情形并未出现,PPI传导CPI仅是时滞的解释完全“说不通”。2016年9月份开始,PPI同比陡峭上行,市场观点普遍认为,PPI同比的快速抬升会通过生活资料传导至CPI同比,从而提高CPI同比水平。而2016年4季度,CPI同比走势一直比较平稳,有观点则提出PPI向CPI传导存在时滞的解释。但2017年2月、3月CPI同比分别为0.8%、0.9%,远低于历史同期,反而是PPI同比保持在7.8%、7.6%的高位,PPI传导至CPI的解释完全“说不通”。

  PPI拐点已现,3月之后PPI同比将进一步回落。由于高基数因素,2017年3月之后PPI环比低于去年同期环比水平,从而导致3月环比开始出现回落,PPI同比出现拐点。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元年,黑色、原油、钢铁等由于供给的减少带动了PPI同比的大幅上行,但2017年之后,黑色、原油、钢铁等价格上涨趋势将难以超过2016年涨势,2017年PPI同比大概率将持续回落。

  预测2017年CPI中枢在1.2%左右,可能为2009年以来、近8年CPI最低的一年,2017年有望出现低通胀、温和增长的最佳局面。由于2017年1季度的CPI同比数据均已公布,分别为2.55%、0.80%、0.90%,大幅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前三个月平均比2016年低1.05个百分点,再加上2017年食品价格出现明显涨不动的情形,维持之前的CPI同比预测,全年CPI中枢在1.2%左右。

  货币政策方面,CPI并不成为央行重新宽松的理由。由于央行通过提高资金成本去杠杆刚见成效,央行后撤、重回略偏宽松的可能性不存在,因此即使3月CPI甚至17年全年CPI低于预期,央行可能也不会对此作出反映。央行可以解释更关注核心CPI,或者更关注CPI的长期趋势。3月核心CPI同比2%,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这可能成为央行不会因为通胀而放松的重要理由。整体而言,目前央行的态度是最不明朗的时期,即“稳健中性”的“中性”对应的货币市场利率到底是多少?这是定调全年债市的基础。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