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12:3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23日消息,2016新浪金麒麟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供给侧改革一年考:机遇与阻力”分论坛上,专家表示,制度改革、技术要素的释放、培育新供给和新动能都是未来供给侧改革当中难啃的硬骨头。未来的改革不能靠政府指挥市场,而是需要市场来改变自己。

  中国社会科学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在表示,制度改革才是供给侧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预算改革、税制改革等案例都体现了制度改革的难度,未来除了要落在结构调整上,还应关注制度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政策如何管制市场,而在于市场如何调整自己。”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也发表与高培勇类似的观点表示,解除垄断,放松管制,解除要素、技术和制度的供给抑制都是新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回顾过去的一年,供给侧改革取得了三个方面的进展。高培勇总结,一是,大家对于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深化了。二是,已经有一年的“三去一降一补”改革实践。三是,市场对明年2017年究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还需要继续做什么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

  但供给侧的变化往往比较长期,很多企业迫于压力,在面对市场改革的时候要做很多调整。在讨论中,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预测,改革未来的方向,还是应该更多聚焦于“补短板”上。

  此外,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发展还应进一步释放技术要素。王广宇解释,“不是说我们过去三十年对技术不重视,而是说我们毕竟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在技术的创新和开发,在原创性的技术方面突破还不够大。”因此,未来在考虑结构性和补短板的问题上,还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这个要素的作用。

  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滕泰补充,未来的改革还要重视新供给和新领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时候,是一个破坏性创造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老供给的退出。滕泰比喻称,“培养新供给、新动能和去除过剩产能是同行并肩而行的河流,只有这两条河流合二为一的那一天,才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见到成效。”

  但是我们仅仅把重点放在去产能、去库存方面,把老的关了,新的出不来怎么办?滕泰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绝对不是把经济搞下去,而是从“发动机”的角度把经济搞上去。所以2017年,“三去一补一降”依然重要,但还应把重点切换到如何培育新供给或者新动能上去。

  “2017年,我们所提的供给侧改革不是政府指挥市场,而是怎么改变自己。”论坛上,谈及改革的方法,几位专家均表示,供给侧改革的推荐需要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通过深化推进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新浪财经 张蕾)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