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1日11:37 新浪综合

  再驳“上海经济大瘫痪”:转型期的上海经济数据到底该怎么看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 韩声江

  近日,一篇名为《2016年北上深经济真相》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该文作者选择性截取相关数据,得出“上海经济已瘫痪”的荒谬结论。澎湃新闻在9月28日已经发文纠正了其中的几处明显的错误。

  此后,上文作者又发出《2016:上海经济大瘫痪》一文,运用截取的片面统计数据继续唱衰上海经济。不少读者受其误导对上海经济发展形势产生了怀疑,澎湃新 闻再次指出该作者的种种低级错误,并为大家详细讲解正处于工业转型期的上海经济数据到底应该怎样解读,去伪存真,以正 视听。发展有困难,我们应承认,但事实决不容污蔑。

  一、向新兴产业转型中的上海工业

  该文作者提到,“上海工业基本全面萎缩,1至8月工业总产值萎缩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萎缩2.3%,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萎缩7.1%。”据此得出结论“上海制造业基本已经沦陷”。

  首先,我们承认本年度上海工业总产值有所下降。但这是在全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的供给侧改革阵痛。在全国经济 运行长期L型走势的情况下,总需求低迷与产能过剩并存,上游煤炭、石化、钢铁等行业订单减少,上海市又怎么会脱离全国而一枝独秀?

上海GDP增长与全国GDP增长趋势上海GDP增长与全国GDP增长趋势

  其次,该文作者因为完全不懂统计,只看单月数据而不看整体趋势,得出的结论当然片面、错误。我们看经济数据,不仅要看“点”,还要“点面”结合总体看,这样才能把握经济运行的整体趋势。

  2016 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从2月份的-5.7%,经4、5、6三个月徘徊在-4.4%,直到7月份的-3.4%,再到8月份的-2.2%。从整体 趋势来看,上海的制造业不仅没有“瘫痪、沦陷”,反而正在大幅回暖。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比增长高达8.1%。

2015年以来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长走势2015年以来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长走势

  1至8月份,受烟草市场销售趋紧、税收减少的影响,上海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虽比去年同期下降2.9%,但工业主业盈利能力增强。 

  1至8月份,实现主营活动利润1416.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最重要的一点是,该作者完全不清楚上海市近年正在大力推进的传统制造业转型。2016年8月31日,《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而这也标志着上海后工业时代发展拉开了大幕。

  当前,上海已进入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期,制造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制 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但对当下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国际上,全球制造业成为竞争新焦点,发达国 家大力实施“工业4.0”、“再工业化”战略,发展中国家加快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在国内,制造业发展也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新形 势,正在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进程,倒逼中国制造提升竞争力。

  上 海新发布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对标“中国制造2025”战略,结合上海实际和发展趋势,明确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 业,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同时,按照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布局,郊区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心城 区优先发展高附加值都市型工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创新引领、带状分布、集群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

  在这个大背景下考察上海今年工业数据的变化,就能清楚地看到上海在向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上所作出的努力。

  2016年1至8月份,上海市工业数据的特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升、重点工业行业产值降;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升、传统工业产品产量降。

数据 图表数据 图表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升、重点工业行业产值降
数据图表数据图表
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升、传统工业产品产量降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升、传统工业产品产量降

  在这样的转型大战略下,上海市总体工业总产值有所微降是再正常不过了,这正是上海市主动调整的结果。

  2016 年1至8月份,上海市继续加大对“三高一低”企业的结构调整力度,产业调整项目超过700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明显下降,工业品产量中,生铁产量 下降3.0%,钢材产量下降4.2%,水泥产品下降7.2%。另一方面,绿色集约化发展成效显著。1至7月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同比下降1.8%,用能结 构不断优化,天然气、成品油、工业用电量上升,而煤炭消耗量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1.6%。

  二、进一步回暖的出口与零售

  该文作者还写道,“进出口商品总额萎缩1.2%,大型批发和零售业暴跌23.8%”,据此得出结论,“上海贸易行业被摧毁。”

  这更是无稽之谈。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犯了与考察工业数据时同样的错误。观察整体进出口方面的数据趋势,

  1至8月份,上海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由上半年的下降0.4%转为增长0.6%。出口总额下降1.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8个百分点;进口总额增长2.0%,增幅提高1.1个百分点。

2016年8月上海市进出口商品总额统计数据
2015年以来上海市货物进出口增长走势2015年以来上海市货物进出口增长走势

  再来看零售市场方面,该作者自诩“经济专家”挑了一组“大型批发和零售业”的数据出来,殊不知,因为统计制度、口径问题,这组数据主要统计的是原有国营大型批发企业,有所降低是正常的。真正体现上海市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是否繁荣的,还要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至8月份,上海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10.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016年8月份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走势三、在股市波动影响下的服务业

  该文作者同样也没有放过自己并不了解的第三产业。他举出“文化、体育、娱乐业利润2.4亿元,萎缩幅度达到95%”来证明“上海市老百姓根本不会再有文化娱乐需求了”。

  事实是,任何在上海市生活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上海文化、体育、娱乐产业的繁荣。那么究竟他拿出的这个数据问题在哪里呢?首先我们说这个数据是真实的。但他并 不懂的这项数据的统计口径是什么。这里的“利润”并非我们一般讲的“税前利润”而是企业的“营业利润”,其中很大一块是包括股权投资、股市投资等在内的企 业投资收益,并不能直观反映行业主要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讲到这里,懂经济的读者应该已经明白这项数据暴跌的原因了。

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

  考察上海市近4年来同期的“文化、体育、娱乐产业营业利润”,我们发现2013年1至2季度营业利润是17.06亿元,同比增长12.6%;2014年1至 2季度营业利润是8.07亿元,同比增长-39.7%;2015年1至6月份营业利润是49.49亿元,同比暴涨327.4%。今年的数据又跌95%回落 低位。

  影响这项数据暴涨、猛跌的原因,当然是企业近两年在股市的投资收益波动以及股权划转。

  坦白地讲,“文化、体育、娱乐业”的性质决定了这项产业的主要经营利润是波动不大的,比如图书馆、体育馆、大剧院,这些公益性场所所追求的并不是大幅度的利润,而是为广大上海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体服务。

  哦,对了,作者最后还举出“上海各项存款余额为10.6万亿,同比增幅只有可怜的1.3%”,来说明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已经失去了资金吸纳能力。这个错误就彻底暴露了作者是何等的不懂统计。

  数字没错,但是从2015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的统计口径就发生了变化,把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的金融同业存款也纳入了存款统计,这样一来 2015年股市如此火爆,证券公司有巨额金融同业存款被算入这项数据,与上述原因一样,2016年股市的萎靡导致了这部分款项的减少,这绝不能说明上海市 市民的存款以及上海市资金吸纳的问题。

  四、他只唱衰“北上深”吗?

  据澎湃新闻记者所知,这位貌似“专家”、大摆数据的作者,曾在“天涯论坛”上以多个网名,持续发表唱衰中国各地经济的文章,如《钱倾天下——北京经济的真相》、《百年烟花烬——上海经济的真相》等。

  北上广深,一路从北黑到南。

杭州在他笔下,也在劫难逃。
东北自然不用说了。
香港一样也是黑。
2015年,在他笔下,是黑暗的。
2014年,也是黑。

  经过以上一番解读,想必大家已经对这位作者对经济知识、统计知识的无知有所了解。从数据上看,上海市经济不仅不像这位“专家”所说“已经沦陷”,反而是逐渐 回暖的。本文所引用数据全部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网站,上海市的各项统计数据一直公开透明,在主页(http://www.stats-sh.gov.cn /index.html)上随时可供市民查阅。但这也造成了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截取片段数据,胡乱加以解读,恶意抹黑中国经济形势。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