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8日19:3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9月8日消息,今日,发改委召开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研讨会,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尽管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保持高速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投融资模式、体制机制仍不适应,投融资机制亟待创新。其指出,关键把握4个环节;一是因地制宜选择投融资模式;二是树立外溢效应反哺轨道交通的理念;三是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四是政府加规划和政策统筹。

  成绩显著:2015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同比增34%

  今日研讨会上,基础产业司司长费志荣主持会议,其表示,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规划、建设、运营、投融资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有43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月8600公里,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按照放管结合的原则,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进行了创新改革。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实现快速增长。2015年底,全国37个城市在建项目159个,总规模约3800公里,共完成投资3683亿元,较2014年增长34%。其中,一线城市仍是投资大户,北上广深投资之和占总量的19%,成都、南京、重庆、青岛、杭州、长沙等城市增速迅速,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投资之和占总量的43%。

  截至目前,全国2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约3400公里,该数据还不包含磁浮交通和现代有轨电车。2015年全年开通运营线路较2014年增加26%。2015年共完成客运量月138此人次,较2014年增加3%,日均客流月3753万人次,较2014年增加3%。北京、上海地铁运营里程位居世界前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总体良好。

  问题待解:资金重压下投融资模式急需创新

  尽管成就显著,但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指出,与当前形势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在投融资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仍不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其表示,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要着重把握4个关键环节;一是因地制宜选择投融资模式;二是树立外溢效应反哺轨道交通的理念;三是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四是政府加规划和政策统筹。

  根据发改委介绍,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建设和运营的资金压力将不断增大,亟需广泛开展多元化融资、进一步盘活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已进行了多方尝试和创新。如大部分城市制定了轨道交通建设专项资金政策,部分城市借鉴香港“轨道+物业”的模式,通过轨道交通沿线土地与上盖物业的开发收益弥补轨道交通的资金不足,深圳等地探索土地作价出资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等。

  对此,胡祖才强调,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比较复杂,投资比较大,平均每公里大概要7亿人民币,所以建设推进轨道交通建设需要筹措巨大的资金。按照规划测算,一年就要超过3000亿元,如果规模继续扩大还要超过这个规模。“目前我们的筹资渠道和主体都比较单一。如何筹措资金来保障建设任务的完成已经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如何创新,胡祖才提出三点:一是综合开发模式,“轨道+物业”、“轨道+社区”、“轨道+小镇”。把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沿线增值效益,通过一种适当的开发方式反哺轨道交通建设;二是PPP模式,这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有效模式,还有很大的空间;三是拓展其他筹资方式,包括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融资租赁、到境外发债等多元化筹资。

  除此之外,胡祖才还表示,轨道交通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实际上政府承担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政策的创新力度和政府的支持力度。从规划政策、土地政策到税收政策、票价政策及消防、标准、环保等涉及综合开发的政策都要深化研究。(新浪财经 李婷)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阅读

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仍然不小

考虑到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较大,以及国内一、二线城市资产价格屡创新高,地王频现,出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资产泡沫的担忧,短期来看,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加大,而这也使得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再度承压。

实现经济J型增长要保护私有产权

这次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由于人口收缩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拽力特别大,要使L型下行的经济增长,重启为J型增长,甚至力度要比前两次经济增长下行翻为上行时所采用的突破性改革力度还要大才有望实现翻转。

怎么拯救中国经济的“垃圾板块”

中国经济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在东三省,这个地区相当于中国的“垃圾板块”,严重拖了中国经济的后腿。在人才流失、资源匮乏、制度板结、大国企包袱沉重等多种问题的压力之下,东北地区可能给多少钱也不行,这个地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恢复期。

现在在美国买房风险更小

中国的房价至今为止一直只涨不跌,大家都在预测中国房价的黑天鹅什么时候出现。反向美国房市在经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房价处于一个低谷,并且市场对于这样的泡沫危机有了足够防范意识,所以现在在美国买房的风险性会更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