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31日03:3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调控走稳平衡木 积极财政多箭齐发

  □本报记者 倪铭娅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召开在即,如何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作用备受关注。当前全球经济运行的诸多矛盾显示,仅靠宽松的货币政策难以刺激经济增长,未来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财政政策实施的空间较大。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积极财政除了在减税降费、盘活存量资金等方面加码外,还将在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积极”效果有待加强

  从上半年经济增长情况看,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不过,一些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积极财政的“积极”效果有待加强。

  从宏观税负看,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5.1%,这一税负水平在过去6年间几乎没有变化,而且上半年超过25.1%宏观税负的地区只有4个。此外,在营改增实施背景下,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8.7%,营业税同比增长15.6%,营业税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营改增对企业的减税效果尚需释放。业内人士认为,在“三去一降一补”的情况下,降低税负仍有待加强。

  从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看,今年前5个月财政存款呈持续攀升态势,5月末升至3.48万亿元。财政部称,部分地区存在预算下达不够及时、预算执行进度偏慢、政府置换债券资金支拨不够及时等问题,导致库款规模偏大、库款保障水平偏高,财政资金不能及时形成支出,难以发挥政策效益。

  从基础设施投资看,一方面,通过政府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对其它投资的带动作用不如以往;另一方面,PPP项目的落地率不及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积极财政政策的施展受到财税体制的束缚,在缺钱的同时,钱又花不出去。缺钱是因为经济下行期财政收入受限,钱花不出去是因为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政关系有待理顺,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调整央地财政关系。

  破除制度性障碍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更多地运用财政政策化解当前经济重点矛盾已成为共识,但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必须找对、找准。从供给、需求两方面着力破除制度性障碍是财政政策的发力点。

  一要把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利益绑架中解脱出来,实体经济才会真正获得基层政府的重视。财政政策必须从中央与地方财力更合理分配的制度改革入手,帮助地方政府从利益上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二是将有限的减税政策资源集中用于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中央政府应当对鼓励科技研发的财政政策落实情况实行督查,并适时出台更多鼓励科技创新的减税政策。

  三是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度,扭转城市化早衰的危险趋势。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这方面中央财政要多掏真金白银,激励地方政府吸纳农民工落户的积极性。只有从制度改革入手促进城市化,才能解放城市化带来的需求,缓解产能过剩矛盾。

  推进供给侧改革

  财政政策与结构性改革同时推进已成为业内共识。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离不开改革,同时改革也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推进。政策更多的是注重解决眼前的问题,改革更多是解决长远、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改革与政策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欧文汉近日表示,在减税方面,除了推进营改增改革外,财政部将进一步研究推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如完善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众创空间等予以适当税收优惠支持。在降费方面,将全面实施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方案。同时,加大收费减免力度,研究将对小微企业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扩大到所有企业。财政部将做好政策出台后的督导工作,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如果下半年减税政策效果明显,财政支出将面临下行压力。发挥积极财政作用需进一步盘活存量财政资金。中金公司研究员边泉水表示,作为加快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有助于盘活财政资金,提高投资效率。

  由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联合推动的PPP第三批示范项目清单9月初将公布。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预计,未来政府对于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政策引导和激励力度势必会加大,民间资本的大量进入也将加快基建的发展。

  在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看来,积极财政政策能否取得理想效果,还取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情况。如果缺少必要的改革,财政支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在推动新型城镇化方面,要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除了必要的公共服务支出支持,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也必不可少;在PPP方面,政府要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但民间资本仍有顾忌,积极性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往政府在项目推进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民间资本难以盈利;去产能与国企改革联系密切,短期对人员安置的财政支出是必要的,但并不解决根本问题,唯有切实推进国企改革才能破解产能过剩顽疾。

  沈建光认为,下一步,财税体制改革将加快步伐。以营改增为例,这是下半年企业减税的主要方向,但考虑到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两者分享比例为75:25,而营业税除银行等个别行业外,属于地方税种。营改增后,地方税收体系同样需要适当改变,如推进房地产税改革,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权远远小于事权、差距过大的局面,否则地方财政捉襟见肘,难以支持基建投资的稳增长作用。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应明确反对逆全球化思潮

在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经济与政治领导力缺失的背景下,中国如能保持更加开放的心态,在确保经济企稳与政治环境稳健的同时,加快推进改革,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则有助于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更是中国责任与领导力的体现。

大多数中国人的收入增长将停滞

在当下社会财富的分配中,更富裕的个体在收益的增长方面将会显得更有优势,他们的优势地位还会自我强化。在经济学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我们身边的案例不胜枚举,而且愈演愈烈。

全球现在处在春秋战国时代

英国“脱欧”是可以预期的,可以控制的。我们觉得更大的风险是土耳其的政变,土耳其的政变是失败,这意味着整个再一个最世俗的伊斯兰国家开始了伊斯兰文化,开始了穆斯林化。这是对欧洲最大的威胁,这是对世界最大的威胁。

华润宁可放弃万科也不愿放弃它

当初华润对失去万科第一大股东地位之所以很淡然,是有原因的;而今天,华润在东阿阿胶上不肯放手,也是有原因的。昔日之万科与今日之东阿阿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