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5日11:37 中国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7月15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盛来运介绍,今年上半年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5%,占GDP的比重是54.1%,服务业仍然是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

  以下为实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近两年服务业增长很快,是稳增长的功臣,特别是其它服务业增长更快。有分析质疑,其它服务业之中是有水分的,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另外,刚才您也提到民间投资增速在回落,面对这种情况国家也有一些政策应对,未来这种回落的态势在企稳之后有没有可能出现转向的可能?谢谢。

  盛来运:

  关于民间投资的问题,我刚刚已经解答了。这里我就服务业发展情况及其相关数据着重回应一下。服务业这几年确实发展比较快,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去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第一次突破50%,达到50.5%,今年上半年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5%,占GDP的比重是5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9.7%,而且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所以,服务业仍然是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确实是厥功甚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想说,服务业近几年保持较快增长是有理由的。首先,服务业加快发展符合产业成长规律,从国际经验来看,一般是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都会出现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情况,因为工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是在不断提升的。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家对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也是急剧高涨,这两点共同推进了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在加快、比重在提高。现在大家都知道,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的GDP占比普遍都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我国进入这个转型阶段以后,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是符合新常态发展规律的。

  第二,这几年党和政府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工业在调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服务业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所以政府加大了对服务业的引导,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从目前来看,这些政策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共同推动了服务业较快增长。

  第三,服务业的发展跟相关指标是配套的。从几大指标来看,首先,发电量的情况,上半年第三产业的用电量增长9.2%,比全社会的平均用电量提高了6.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加快了1.1个百分点。其次,从投资情况看,上半年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7%,占全部投资比重57.7%,而且三产投资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这几年有一个新的特点,以前外商的投资主要是投工业项目比较多,但是这两年投服务业比较多。今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投资中服务业投资增长8%左右,比整个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高将近3个百分点,而且外商投资的比重中有70%左右是投向服务业领域。再次,从税收来看,上半年三产税收增长速度是10.9%,比全部税收高4个百分点左右。在税收比重中也有一个数据,三产所占整个税收比重是58.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7个百分点左右。可以看出也跟服务业走势是相匹配的。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力调查数据,规模以上大企业的就业人员下降,因为结构的调整,工业中一些去产能的行业就业人数有所下降,但是规模以上三产的就业人数增加。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来,相关指标和服务业增加值是很匹配的。

  第四,国家统计局高度重视统计工作,这几年我们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建立了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联网联报制度,有些互联网大企业直接报送数据,同时我们又建立了小型服务企业的抽样调查制度,另外我们还跟相关的部委合作,他们给我们提供行政记录的数据,这些数据综合放在一起,有利于服务业有科学核算的基础。

  关于你刚才讲的现代服务业,这两年确实增长的比一般服务业还要快,因为现代服务业中主要囊括的是一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服务业,比如有刚才所提到的信息传输和软件服务业、商务和租赁服务业、文化影视服务业,还有养老健康这些幸福产业,包括了九大行业,这九大行业都是符合产业升级的方向,也符合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所以他们发展得快一点,也有很强的支撑。尽管社会上有一些报道,提出了一些质疑,如果他真的了解统计的制度和核算基础的话,这些疑虑都会打消。当然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数据公开和透明的力度。谢谢你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创新之路

中国足够大,中国人的心胸足够宽广,我们的地域差距又很大,我们应该既学德国又学美国。我们可以做像BAT一样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恐怕我们还要向德国学习,做一些连续性的东西,就是“从1到N”的改进,牢牢地占领中间技术。

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复苏大敌

中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也是欧美乃至新兴市场实施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尤其是美欧市场,以滥用和消费WTO的方式,几乎是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都启动“双反”调查。更糟糕的是,美欧正在协同立场,将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

供给侧改革考验地方政府责任心

在供给侧调结构过程中,改善这个地方的教育结构,改善这个地方的资本投入结构等都属于供给侧,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但是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不考虑长远就是不作为,这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80%利润流向金融业是种经济病态

目前金融业占据绝大部分利润的现状若得不到有效改观,中央政府出台再多的财税优惠政策都只能无济于事,这些优惠政策的果实最终都会沦落为金融业的“下饭菜”。同理,受利润低微瓶颈制约,非金融企业尤其制造业的未来经营前景将是暗淡的,甚至是死路一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