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5日07:36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图/CFP图/CFP

  央行银监会联手发文规范票据市场 银行不得与“票据中介”进行票据买卖

  近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文进一步规范票据市场,主要规范银行内控及同业业务管理。广东银监局称已收到相关通知,正积极研究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相关业内人士则告诉记者,目前多家银行票据业务已暗中收紧,额度控制、审核都非常严格,同时部分银行开始只办理银行同业间票据贴现业务。

  文、表/广州日报记者林晓丽、耿旭静

  近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126号文),进一步规范票据市场,主要规范银行内控及同业业务管理。该文是今年银行业接连爆出票据风波之后首次发文,也是继银监会出台《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下称203号文)后半年内的第二份票据监管文件。

  2016年1月开始,农业银行约39亿元、中信银行近10亿元、天津银行近8亿元票据案接连爆发,累计涉险金额高达近57亿元。

  记者统计银监会官方网站的公开资料发现,2016年3月下旬,银监会在全国的36个派出机构公布了各自于2015年开出的罚单,其中有22个派出机构针对银行的票据违法违规行为开出票据罚单169张,被处罚对象几乎囊括了各大银行的支行。有业内人士称,现在各家银行做票据业务都很谨慎,监管也查得很严。

  加强实物票据保管 票据将实现电子化

  某股份制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203号文提示风险、重申监管要求不同,126号文则根据现有问题提出新的要求。

  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票据案都是因为银行从同业买入票据没有拆封核对,查库时也只查票在不在,导致票据被行内员工私自提取出库。对此,126号文要求,要加强实物票据保管。银行应建立监督有力、制约有效的票据保管制度,严格执行票据实物清点交接登记、出入库制度,加强定期查账、查库,做到账实相符,防范票据传递和保管风险。

  有银行业人士认为,这将突出电票优势,“票据将逐渐实现电子化,那么这些暗箱操作就没法实现,其实也避开了银行间票据的寻租和套利空间,根本上解决票据跟踪问题。”

  为规范票据市场,央行也正在大力推广电票。

  强化贸易背景真实性

  上述银行业人士指出,各家银行票据违法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或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银行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这样可提升银行业绩规模、修饰银行财务状况;赚取手续费,增加银行收入。据透露,2014年商业票据的市场规模有几十万亿元。”该人士说。

责任编辑:王嘉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