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1日09:25 综合

  跨境电商新政后保税进口已死?多地只见退运几无新货入区

  曾经被捧为海淘正规化样本的保税进口模式,在政策优势全面沦丧之后,如今风光不再。

  澎湃新闻记者 是冬冬

网络上流传的《关于明确宁波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网络上流传的《关于明确宁波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明确宁波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在网络流传。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看到的这份《通知》中明确提及,对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一线”入区时,需按规定进行全申报,报检随附资料按照一般贸易相关规定执行,对符合要求的法检商品签发通关单,非法检商品不予签发通关单;同时,按照一般贸易监管要求及质检总局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文件规定实施检验检疫。

  据说,现在有几个保税进口试点口岸,有意参照宁波方案执行。

  这几乎是熄灭了保税进口电商企业最后的希望。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的监管政策,参照一般贸易执行,这几乎是电商企业能想到的最差结果。

  有跨境电商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这超出了大部分中小跨境电商的能力范围,因为它们很少与品牌方打交道,难以满足一般贸易的通关单要求。

  所谓的通关单,是指由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所需的材料包括原产地证书和检验检疫证书等等,这对于从批发商拿货,没有品牌方渠道的电商来说,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再加上税改过后,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不再按行邮税征税,免税成为历史,计税价格又是售价,甚至还不如一般贸易(按到岸价格计税),可以说优势全无。

  “正面清单”的出炉,堵住了保税进口电商进行品类差异化竞争的希望。

  如今“通关单”新政,又要按一般贸易方式执行,难怪不少业内人士感慨,“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已死”。

  河南保税集团总裁徐平对澎湃新闻直言,如果真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对网购保税进口商品要求通关单,那就是一场灾难,“过了几个月的缓冲期后,就会出现各地保税区的熔断场景,而这个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才可以恢复。”

  就在各方一片绝望之际,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关业务处相关人士又给澎湃新闻说了几句“活话”,称《通知》并非属于公开发布内容,只是一个讨论稿,只能看作初步想法,至于何时执行,或者有无更改尚未确定。

  上海某基层监管官员对澎湃新闻说,目前上海打算如何执行,尚未确定。在新政出台以前,上海的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在一线进区时并不需要通关单。

  无论最终政策如何落地,企业方面如今对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可以说已是全面趋于谨慎。

  据徐平透露,在4月8日新政实施后,郑州机场出现了几十吨跨境电商进口货物滞留或退运的现象,除了一些在途的以外,几乎没有新入区的网购保税进口的商品,整个郑州保税区货物入区量下降了60%。

  徐平直言,哪怕是宁波,如果对网购保税进口商品按照一般贸易的方式执行,也会有70%-80%的货物受到影响。

  另一长三角监管官员也透露,据其了解,其所在口岸,自4月8日新政实施后,几乎没有一单保税进口货物进来。

  如此看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政中提及的“通关单”,可能成为压垮保税进口的最后一根稻草。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张扬 SF159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