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9日23:5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3月19日消息,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去产能和去杠杆:迈过结构调整之槛”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表示,水泥行业一边去产能,一边新建屡禁不绝,国内的低标号水泥占据大部分市场,迟迟难以淘汰,必须市场、政府、大企业、协会一起行动,来解决过剩问题。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支持重组,给重组企业良好的政策。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去产能这个话题。刚才主持人说了,我们是做水泥,水泥是一个严重过剩的行业。去年我们的水泥产能有35亿吨,销售量是23.5亿吨,同时水泥我们正在经历连续26个月的价格下降,现在还在下降,所以去产能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讲就至关重要。只有去产能,价格才能恢复。

  我想讲三个观点,第一个就是我们要综合性的进行限产,第一就是严禁新建。去年水泥新建的数量仍然有四千多万吨投产,今年仍然有三千多万吨投产,所以一边在去产能,可是一边新建屡禁不绝。

  第二点就是淘汰落后,过去淘汰小水泥经历了很长时间,现在必须淘汰低标号的水泥。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的水泥我们用的绝大多数是最低标号的,32.5的标号是全球最低的标号,这个标号在中国目前市场占有量50-60%。像非洲,非洲起点就是52.5,美国是62.5,我们国家的32.5占到了50-60%,所以必须得淘汰。我们水泥的设备装备非常好,可是我们生产了非常低标号的水泥,这个我们必须要淘汰。可是要淘汰这个,又形不成统一的意见,就像淘汰小水泥一样,迟迟淘汰不了。

  第三个就是限量,我们北方地区15个省市,工信部和环保部已经有措施,量多了就得限产,就像马路上车多了就得限号,单靠市场的力量,我们解决不了过剩,单靠市场力量,我们用不着国家再去出文件,一起来讨论这个过剩,让市场去做就好了,实际解决不了,所以我们必须市场、政府、大企业、协会一起行动,来解决这样一个过剩问题。这是第一点,必须把产能限好。

  第二就是大力开展重组,中国建材过去十年间重组了上千家水泥企业,我们过去的重组并没有得到银行的支持,但是我们救了很多银行,也救了很多投资者,也给地方政府很多帮助,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政府,得到银行,得到融资机构,像证监会给予我们一些支持。把我们的资金能够多一点倾斜到这个重组里面来,让重组的企业能够得到保障,不然的话,谁重组谁吃亏,大家都解套了,重组的大企业在那儿去煎熬,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我们应该支持重组,给重组企业良好的政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是重组过来的,我现在还想重组,因为不重组,解决不了最后的问题。

  第三个观点,就是要改变我们的竞争文化。我们讲市场竞争,其实竞争有好竞争,有坏竞争,好的竞争能促进企业发展,保护市场,坏的竞争损害企业,破坏市场,所以我们要提倡好的竞争。我们中国好像是价格越低越好,中标低标者胜,这种倾向会导致我们的企业往低端走,而不是往高端走。

  我们的法律大家只知道有反垄断法,其实我们还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的条例,但很少提到。现在我们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市场,我们必须反不正当竞争,反低价竞争,让我们价格得到一个合理的水平,这样最终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才有利于我们的客户。

  不然的话,就像刚才讲的,都是低标号水泥,中国的水泥发展这么好,全世界都买我们的装备,我们的技术,可是我们用着全世界最低标号的水泥,而且居然用50-60%,这种情况我们不觉得要改变吗?我讲的就这三个观点,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