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讲话,尤其是新型政商关系的阐述,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雄表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期政商关系最为深刻、全面和科学的一次阐述,“习总书记的讲话让企业家吃了‘定心丸’,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更好地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习总书记的讲话让企业家吃了“定心丸”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起了广泛热议。当天,有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的民营企业家在场发言了。你们后来交流过吗?

  林雄:习总书记讲话当晚,我就见到了当时在场的企业家,尤其是在会上发言的民营企业家,如全国政协委员、深圳研祥集团总裁陈志列。他们都说“非常激动,很受鼓舞”,普遍反映说习总书记的讲话让他们吃了“定心丸”。尽管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但习总书记的讲话,也增强了企业家们攻坚克难的信心。这是习总书记针对新型政商关系最深刻、最全面、最科学的一次阐述。与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都感到很兴奋。

  南方日报:您如何理解习总书记的讲话?

  林雄:我认为习总书记主要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习总书记借助联组会的平台,向社会宣示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讲“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掷地有声地回应了大家的关切,向社会传递了积极信号。

  第二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很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措施,肯定了这些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一些政策需要细化、量化、配套,以更好落地。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三落”,即让好政策、好措施“落地、落细、落实”,这种提法很新颖。习总书记还说“让民营企业家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这也是企业家的心声。我们调研发现,近年省里下发了不少文件,如关于取消部分收费,给民营企业家减负的文件,但我们最近与一些企业家交谈,发现他们并不知道,有的市、县也没有取消收费。尽管中央下文、省里下文,但有些地方因各种原因无法落实。费还在收,企业便没有获得感。可见,习总书记的讲话是有所指的,很有针对性。

  第三层,习总书记谈到了新型政商关系。他概括地用“亲”“清”二字,形象、辩证地阐述这一社会关切的问题,把分寸、界限和方法都讲清讲透了。这两个字既对官员有要求,也对企业家有要求。一方面,官员有责任扶持企业,不要害怕和企业家打交道;另一方面,打交道是君子之交,不能勾肩搭背,不能搞利益输送,要把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一切出于公心。

  南方日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应把握好哪些要点?

  林雄:我认为要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把握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像习总书记说的,不是互相排斥、互相抵消的关系,我的理解是它们不是“零和游戏”、非此即彼,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二是把握好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的关系,这也是习总书记讲话的第二层意思。这么多好政策、好措施落不到实处,是习总书记讲的政策执行中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这种情况要改变,就得做到“三落”,真正让企业有获得感。这既讲了政策的“含金量”,又强调了政策的落实。

  三是把握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关系。这对关系的重点在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上,要“两手抓”,一手鼓励支持,一手教育引导。要特别注重抓“新生代”代表人士的工作。

  四是把握好官员和商家的关系,也就是新型政商关系。官商不能勾肩搭背,也不能背靠背,企业家遇到困难,统战、工商联、经济部门的官员都有责任做好服务,给予帮助。我们要和企业家交朋友。企业家信心不足会让他们不敢放心大胆投资,甚至导致资金外流。企业家是创造财富的群体,他们都没有信心,怎么应对经济下行呢?!

  民营经济是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撑

  南方日报:广东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比重超过一半,习总书记的这番话,对广东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林雄:民营经济是广东经济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撑。从增加值看,2015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8846亿元,同比增长8.4%,占全省经济比重达53.4%;规模、就业人员都占半壁江山以上;税收比重达47.3%。民营经济对广东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入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习总书记的讲话有重要现实意义,回应了社会上的重大关切,大大增强了企业家的信心。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广东民营企业面临怎样的问题?

  林雄:广东的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存在差距,科技创新能力和走出去水平不高,在发展环境上有三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市场准入存在障碍。民营企业平等竞争的主体地位仍未完全确立,特别在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民营企业受歧视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企业负担较重。调查显示,我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中的国家项目仍保留29大项,企业用工成本压力不断增大,49.2%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高,由于近几年我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准快速上涨,超过50%的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30%以上。三是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突出。26.5%的企业表示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无法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一些金融机构对民企抱有偏见等。

  广东要不等待、不观望、敢作为

  南方日报:面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广东该重点在哪些方面发力?

  林雄:广东要发扬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不等待、不观望、敢作为。广东尤其要争取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加大力度放开市场准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重点加强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新生代”人才培训;三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一方面降税费,一方面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并大力支持技改,加快企业机器换人的步伐;四是切实加强金融支持,进一步缓解融资难,如发展担保小额贷款公司,支持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牌照等;五是推动中小微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增强内生动力。目前一些银行不愿贷款,往往因为企业没有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信用缺失。因而,要推动并帮助中小微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帮助他们走出融资难困境。

  南方日报:我省统战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

  林雄:像习总书记说的,我们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接下来我们要动员工商界、各级统战部门,共同去做好工作,多与企业家交心谈心,提振士气,共同攻坚克难。

  我们将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也要做好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解读和宣传。政府网站要多更新、多宣传;工商联作为桥梁,要多帮企业深入解读政策。

  此外,我们还要切实服务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在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如何帮民营企业家轻装上阵,恢复活力,迎接新发展;其二,我们要注重做好人的工作,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二代”“新生代”企业家深入谈心交流,做好教育引导,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安商稳商的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第三,我们还要引导非公经济企业人士多承担社会责任。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和压力,在我们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希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多承担社会责任,大家共渡难关,如“光彩事业”“万企帮万村”等活动,都是工作的重点。此外,我们还打算树立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优秀企业家的典型,通过媒体宣传,树立正面形象,给社会做标杆示范,让全社会了解守法经营、事业成功、操守良好、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形象,形成良好氛围,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也让非公有制经济在这个环境中发展壮大。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曹斯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