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3日22:20 无界新闻

  借“一带一路”去产能?刘世锦:短期内别抱太大期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过剩产能走出去不一定有竞争力,去产能很大程度上是国企深化改革的问题。面对“大家都不想减产”的局面,他建议通过“制定配额、允许交易”的方法打破僵局。

▲刘世锦接受无界新闻记者采访▲刘世锦接受无界新闻记者采访

  无界新闻记者 郭菲儿

  3日2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无界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输出过剩产能并非不可行,但短期内不要抱太高期望。

  刘世锦认为,可以争取过剩产能走出去,但在短期之内恐怕不能抱太高期望。因为过剩产能走出去到其他国家,不一定有竞争力。比如中国钢铁,目前已是全世界价格最低,到其他国家去生产钢材,并不会有国内的生产成本低。

  他还认为,去产能很大程度上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问题。他建议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可以把国有资本划归地方社保资金,重点解决去产能过程中人的安置和再就业问题。

  “去产能”不能拖,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市场办法不行,还要靠中央、地方、企业的力量和市场力量组合。

  刘世锦说,“去产能”不能拖,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市场办法不行,还要靠中央、地方、企业的力量和市场力量组合。他提出一个类似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办法,“比如钢铁行业去产能,各个省按比例分配去产能,这个省1亿吨,那个省另外一个数字,它去多少它去多少,这样大家都没有意见。”

  在制定配额的基础上,他还建议允许配额指标的相互交易,“有一些地区和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强,便不愿去产能。在自己的配额指标用完之后,他便可以向那些竞争力弱的地区和企业购买配额指标,以便让后者得到经济赔偿,更有积极性地去产能。”

责任编辑:柯敏 SF16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