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7日11:4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中国欧盟商会日前在京发布《2017/2018欧盟企业在中国-沈阳建议书》,提议包括提高沈阳政府内部的透明度,减少工业园区和自贸区的建设,不再加大对国有企业的补贴等。

  《沈阳建议书》是目前为止第一本由外国商会起草的针对沈阳的分析报告。近年来,沈阳的经济增长出现衰退,关于如何复兴当地经济众说纷纭。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大量增加对该地区的投资并支持其实现经济增长,但这些努力仍未能阻止辽宁省于2016年成为几十年来首个经济负增长的省份。

  《沈阳建议书》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第一,要加强政府治理。沈阳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缺乏清晰度与透明度,这给在沈阳经营的外资企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提高沈阳政府内部的透明度,增加与欧盟企业界的对话机会,并精简和优化施工项目的审批制度等。

  根据中国欧盟商会对沈阳分会成员发起的《商业信心调查》显示,企业在华经营面临的最大监管障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行政问题、模棱两可的条令和法规和无法预测的立法环境。而通过建设以法治为中心的更强大的治理体系,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二,要改善人力资源。当地人经常开玩笑说,东北人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工厂的发动机,可见该地区人才外流情况非常严重。因此要制定更多的激励措施,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并增加新兴行业和服务业的培训投入。启动签证试点项目,重点解除雇用外籍人才方面存在的不必要的限制等。

  第三,要提高地区吸引力。沈阳一直饱受严重的空气污染之苦。普华永道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6年3月的一份报告显示,沈阳的空气质量在中国24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22位。因此要采取更多措施解决当地的空气污染问题。此外,沈阳长期受累于负面名声,因此要改善沈阳的宜居程度并制定攻关计划宣传城市形象等。

  建议书特别提议减少工业园区和自贸区的建设。很多地方政府误认为,只要设立投资园区或其他提供短期财税优惠政策的特定区域就能自动吸引外资,但欧洲企业投资新建或扩大产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相反,这种做法有可能导致投资园区产能过剩,导致宝贵的资源被错误配置。

  在上文提到的《商业信心调查》中也显示,自贸区遭遇欧洲企业的冷落。在自贸区内开展实际运营的93家企业中,只有12家表示未来两年内有兴趣在其他自由贸易区扩大经营。

  相比之下公司更关注法规的可预测性、透明度和法治等基本情况。同样的,人才一般更关注软环境,如空气质量、学校和医疗设施的配备及清洁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否满足他们和家人的需要。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深化经济、以人为本的改革,实现可持续增长—— 一旦推进了这些改革,将会有更多的投资跟进。

  “众所周知,当前沈阳在经济和城市转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中国欧盟商会相信这座城市的潜力。”中国欧盟商会沈阳分会主席孔海德称,“这就需要市场改革落到实处,让市场充分发挥力量。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地方政府制定新的政策和推动项目的发展,实现必要的改变。”

  据了解,中国欧盟商会由51家会员企业于2000年成立,会员总数如今已突破1600家,在中国九个城市设有七个地方分会。中国欧盟商会已被欧盟委员会与中国政府机构认可为欧盟企业在华的独立官方代言机构,旨在为欧盟企业争取更大的市场准入和更好的经营环境。(新浪财经贾韵航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