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5日22:40 综合

  厦门楼市新政撤回两天后重发,信贷政策由当地人行出具细则

  来源:澎湃新闻

  在遭遇政策乌龙之后,7月15日,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网站发布了新的调控政策,与上一次的限贷措施相比,此次政策更加全面,从居住用地供应、住房贷款政策、土地供后监管、商品房预售监管、保障性住房和公租房建设等方面采取了措施。同时,主管信贷的中国人民银行厦门中心支行也就具体限贷事宜出台了细则。

  限贷政策由人行厦门支行具体发布

  7月9日,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发布通知,宣布自7月15日起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对楼市进行新的调控。然而仅仅过了三天,7月13日,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悄悄撤回了这一政策,原因是该政策事先未征得主管信贷政策的中国人民银行厦门中心支行同意,后者认为地方政府或某个地方政府部门无权决定信贷政策,住房信贷政策需以金融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其他任何部门无权发布信贷信息。

  澎湃新闻注意到,新发布的政策中,厦门房管部门已经与人民银行厦门支行进行了相关协调。

  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出台的文件指出,将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今年将新增供应商品住宅面积200万平方米,近期拟分批次推出6宗居住用地,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市场的有效供给。在土地出让时增设户型限制要求,加大中小户型住宅房源供应力度,支持刚性购房需求。

  此外,厦门还调整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职工家庭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贷款利率按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执行;职工家庭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按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

  在提到关于调整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政策时,文件称,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指导厦门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现行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此次政策调整与现行政策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区分和细化了购房人家庭名下有无住房、贷款次数、所购住房是否为普通商品住房等,针对不同情形执行差异化的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规定,从而实现政策的相对精准发力和精细化调控。

  澎湃新闻随后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厦门中心支行就限贷事宜出台了细则:对于贷款所购住房为普通住房的,此前无住房的,首付比例25%,此前有住房但无贷款记录的,首付比例30%,贷款所购住房为非普通住房的,此前无住房的,首付比例为30%,此前有住房但无贷款记录的,首付比例为40%。对于有1笔贷款记录且相应住房贷款已经结清的,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为30%,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为40%。有2笔及以上住房贷款记录且相应住房贷款已结清(不管有无住房),购房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为50%,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为60%。有1笔住房贷款记录未结清的,购买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为60%,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为70%。有2笔住房贷款记录未结清,暂停发放贷款。该政策从7月15日起开始执行。

  将影响中高端楼盘销售

  “今年以来,厦门房价疯涨,除了供应不足以外,银行资金太充足,买房人、开发商很容易从银行得到贷款,也是助推房价的另一个原因。造成的现象是土地供应量不充足,资金供应量太充足。”

  厦门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副会长王崎说,此次银行出台限贷政策,旨在对投资、投机行为形成遏制。

  “上一次出台的政策只限于限贷,比较粗糙,这次的政策则比较全面。”厦门某房企负责人表示,房管局出台的七条政策,主要是保证刚需的需求,对投机、投资需求以及大户型非普通住房的需求进行抑制,同时减少银行信贷空间,增加开发商的融资压力,使得其在拍地时更加谨慎,令土地高溢价率的情况冷却下来,“此次政策重新增加了非普通住宅的标准,并和信贷挂钩,这对此类楼盘的影响会很大,预计接下来大户型、中高端楼盘的去化难度会加大。”

  该负责人说,此次房管局和人行同时出台政策,短期内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尤其是投资、投机的人群会成为观望人群,大户型、中高端楼盘所受影响会比较严重,“2个月内楼市成交量会受到较大影响,价格整体不会出现太大变化,顶多是微调,但开发商的促销力度会加大。”该负责人说,总观此次政策,可以概括为“不温和不严厉”,目的是保持楼市的稳定性,鼓励刚需,降低金融杠杆风险,抑制高风险投资。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对于厦门国土部门而言,此类政策的套路是普通的,即强调增加土地供应和严格信贷政策等。但是有一些细节可以值得研究,比如说此类文件中明确近期会推出6宗居住用地,这其实是国土部门希望给予一个明确的信号,即近期土地供应会比较充足,既能应对目前房企拿地的需求,同时后续也能够为降低房价创造基础。另外此类文件强调了要加强土地供后的监管,这是供给侧改革背后的一个体现。比如说明确土地出让后五个工作日后需要交纳土地出让金,这是一种对土地市场降杠杆的做法,对于后续土地市场的降温有积极的作用,另外也使得后续房企拿地会更加审视自身的财务预算等内容。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创新之路

中国足够大,中国人的心胸足够宽广,我们的地域差距又很大,我们应该既学德国又学美国。我们可以做像BAT一样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恐怕我们还要向德国学习,做一些连续性的东西,就是“从1到N”的改进,牢牢地占领中间技术。

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复苏大敌

中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也是欧美乃至新兴市场实施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尤其是美欧市场,以滥用和消费WTO的方式,几乎是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都启动“双反”调查。更糟糕的是,美欧正在协同立场,将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

供给侧改革考验地方政府责任心

在供给侧调结构过程中,改善这个地方的教育结构,改善这个地方的资本投入结构等都属于供给侧,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但是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不考虑长远就是不作为,这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80%利润流向金融业是种经济病态

目前金融业占据绝大部分利润的现状若得不到有效改观,中央政府出台再多的财税优惠政策都只能无济于事,这些优惠政策的果实最终都会沦落为金融业的“下饭菜”。同理,受利润低微瓶颈制约,非金融企业尤其制造业的未来经营前景将是暗淡的,甚至是死路一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