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5日20:44 界面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来源:网络

  国土部严控京津冀新增建设用地 北京天津主城区“减量瘦身”

  近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这份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提出,在严格保护优质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空间格局优化统领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土地利用任务。为此,《规划》划定了减量优化区、存量挖潜区、增量控制区和适度发展区,明确了各区土地利用原则和利用导向。那么,这些区域都分布在哪里呢?

  根据2016年4月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京津冀国土空间开发导向示意图”显示,减量优化区大致分布在北京和天津主城区部分;存量挖潜区包括北京的昌平区、顺义区、怀柔区、房山区,天津的武清区、宁河区等地;增量控制区包括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万金县,承德市承德县、滦平县,廊坊市永清县等地;适度发展区分布在天津以及河北省的保定、衡水、沧州、秦皇岛等地。

“京津冀国土空间开发导向示意图”“京津冀国土空间开发导向示意图”

  《规划》明确,减量优化区需要通过建设用地“减量瘦身”倒逼城市功能提升,原则上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鼓励将存量建设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史育龙5月5日接受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采访时指出,这将有助于反过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规划》指出,存量挖潜区不宜再进行高强度大规模建设,区域建设用地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以存量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为主。增量控制区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控制区域新增建设用地。适度发展区是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应引导人口产业合理集聚,适度增加区域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史育龙指出,希望它对已有建设用地的存量做调整,来解决新的建设用地需求。同时,原先的用地方式主要是一种低附加值的产业,单位用地的产出实际上是偏低的。通过控制用地反过来可以促使它更集约,产业逐渐由低端走向高端。

  观察近两年发布的土地政策也可以看出,改变土地粗放利用的局面、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是一大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5月5日的报道指出,近年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单位土地GDP产出’这一指标的考核较为重视,调减建设用地总指标,即是一种体现。这种要求使得土地利用更加精细化,且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建设用地总规模仍有调减的空间。

  史育龙认为,下一步,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应该主要集中在适度发展区。四种区域之间在建设用地指标上会有一些平衡性的调整。

  此外,《规划》指出,以统筹安排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协同发挥区域农用地功能为重点,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将北京顺义东部等13片集中分布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推进构建“一带十三区”区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格局。谢玉娟 界面记者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