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甘肃就是中国政治经济版图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区域,河西走廊曾经光耀四方。是古丝路上从长安出发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
登基不久年轻的帝王刘彻决定公开招募愿意冒险出使的人,穿过河西走廊,前往西域去寻找月氏部落,说服他们和汉帝国东西夹击,赶走匈奴。在此之前,包括刘彻在内的所有汉代帝王,对于这条通道一无所知,河西走廊在他们心目中,陌生得就像另一个星球一样。但,历史注定,这条通道,将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一条联通人类文明的路。
公元前139年,具有着非凡勇气,27岁的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张骞的所见所闻让地处亚洲东部的汉帝国视野大开,他们的目光已经可以越过巍峨的崇山峻岭,穿过河西走廊,看到了西域、中亚、南亚,一直到罗马帝国。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来崛起的契机。岁月流转,这条黄金通道上曾经星罗棋布的古城关卡早已湮没在历史风尘中。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2013年峰会期间来到中亚,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013年11月“一带一路”,写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
河西走廊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迸发出了新机遇。
而张掖市长黄泽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张掖重新崛起的历史契机。之所以说重新崛起,是因为张掖在古代就是非常繁荣的贸易大都市。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甘肃经济在这些年并不尽人意。多半甘肃人也认为他们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较差,又出于内陆深处,人的思想意识薄弱,导致甘肃贫穷落后的局面。
历任甘肃领导无一不想把甘肃发展起来,快一点摆脱经济社会的落后面貌。但几十年过去了,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良好的愿望终究没有完全变成现实。在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形势下,甘肃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分量、在人均收入方面的名次,反而有越来越轻、越落越大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
今年全国两会上,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回答甘肃经济问题时称,甘肃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重化工结构和原材料为主的特征明显,去年我们感受到的下行压力更直接、更严峻。
过去几十年的甘肃经济,主要依靠于农业和传统工业,是一个以生产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特征明显。传统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地方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生态危机。而中国农业始终不是发家致富的好机遇,甘肃就开始大力发展工业。依托于金川公司设立的金昌市,就是工业化最好的见证。金昌拥有着极为宝贵的镍资源,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多年前甘肃就看到了金川给甘肃经济带来的新方向。
但好景不长,全球矿产价格波动不停,经济开始走缓。中国经济也到来调结构的关键时期。金昌和甘肃其他城市一样正在谋求转型以找到新机遇。
“金昌原来是个独腿经济人,哪怕是个拐棍也对他今后的发展有所支撑与帮助。”金昌市委书记吴明明说,不能让面临发展难题的金川公司倒下去,我们给它给一个缓冲、发展,休养生息的机会,把城市建美一点,留住人才,度过工业萧条时期的难关也是个贡献。
紫金花卉基地、绿色长廊、金水湖景区、龙泉景观带、永昌罗马大道景观带……伴随着各色花卉的盛放,金昌开始主攻旅游业,并借此推出了旅游优惠补贴政策吸引游客。
而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以新能源产业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006年,甘肃省决定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建设河西风电走廊,从发展风电产业入手,把甘肃建设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2009年8月8日,总投资1200多亿元的我国首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甘肃酒泉开工,这是我国继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截至2012年6月底,甘肃省风电发电装机容量从2002年的1200千瓦增加到570万千瓦,风电装机跃居全国第二位;光伏发电从无到有,达到150兆瓦。一个规模化的、以风力发电为主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在酒泉初具雏形。
如今,沿着河西走廊向西,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数千座白色的风力发电机高高矗立;巨大的风机叶片在盛夏的清风中缓缓转动,形成一道独特风景。
而在“一带一路”规划中对甘肃省的战略定位描述包括: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等。
在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方面,甘肃目前的光电装机容量已超过五百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一千万千瓦,这是国家的新能源基地。同时还有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基地。此外,甘肃省还要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的战略基地,这是中央给甘肃在向西开放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定位。
当然,甘肃省也梳理出在“一带一路”工作要点。包括六大工程:生态、产业、能源交通、基础设施,贸易、技术合作。“这些东西,我们最后形成甘肃省委的一个文件,主题是甘肃省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甘肃段建设的一个总体方案,这个方案已经以省委的正式文件下发了。”甘肃省委宣传部长连辑说。
建设自由贸易区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目前,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得到了国家认可推广,并且国家在天津、福建、广东增设了三个自贸区试验区,势必拉动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世界各国都作为发展的引擎,并且利用自由贸易区撬动经济增长,自由贸易区具有开放型,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段,应该抢抓历史的机遇。甘肃具有交通区位优势,兰州是亚欧大陆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国际大通道和陆路口岸,兰州新区更是甘肃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有力抓手,要让新区发挥增长极的作用,策马迎西风。
为什么甘肃要设立自由贸易区?中国的贸易最早就是沿着甘肃这条古丝绸之路通向世界,在西汉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之前这条通道就成为商贾贸易的大通道,由于这条贸易通道经常受到匪患的干扰,抢劫商队货物,西汉时朝廷出兵、修长城、设驿站确保了大通道的安全畅通。在2000多年里,这条通道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并与西方文化相互交流,通过贸易的往来,使丝绸之路通道呈现了繁荣局面,在甘肃的河西走廊,隋唐时代就有举办过万国博览会的记载,从敦煌千佛洞里壁画和经卷中,证实了这条路给西域国家带来文化经济的繁荣,中国的货物改变了西域国家人民的生活,丝绸使人们的着装发生了变化,瓷器使人们的饮食更加卫生,这一切是由于甘肃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五郡确保了河西走廊的通道畅通,历史可以见证甘肃具有大开放的繁荣历史,也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域,与中西亚国家有着人文想通和文化相近的人脉的历史渊源。
作为中国西部最具有潜力的发展地域之一,在甘肃领导层看来,只有跟上国家战略,当好东道主,做好运动员,办好主场地,让甘肃段动起来,设立新的起跑点,建好运动场馆,培育一批由企业为主题的“运动员”,利用主场,参与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科研等各项领域的“赛事”竞争,引入各经济要素,增强驱动活力。(文/西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