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辛夷 发自北京
相关研究表明,每投资1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可带动GDP增长2.63亿元,增加8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如今,在实体经济持续低迷的局面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直接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
9月3日,发改委印发了郑州市和南通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其中,新近加入“有轨”行列的南通,将在2020年建成两条城市轨道线路,总投资为397.13亿元。而地铁1号线已经开始运营的郑州,将在2020年建成5条运营线路、总长166.9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总投资达到798.48亿元。
在去年5月国务院下放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之后,外界关于 “全国6000公里的运营目标、四万亿的投资”的传言不胫而走。此次郑州、南通两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投资也再次引起关注。
交通部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认为,在探讨轨道交通价值时,不应“就地铁谈地铁”,轨道交通建设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效应。
37个城市已获准建轨道交通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加上刚刚获批的南通,全国共有37个城市获准建设轨道交通,其中不乏东莞、徐州等二线城市。但公众对这些城市是否真正需要轨道交通存在质疑。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近1.4亿辆。在过去十年中,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均增速在20%左右,远高于经济增速。“按这种增速,5年后这一数字就会翻一倍,而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是非常长的。”吴洪洋表示,
在吴洪洋看来,建设轨道交通有诸多利好,直接受益者是城市居民。
“城市轨道交通的价值首先是方便市民出行,降低拥堵成本。”吴洪洋表示,同时,环境压力也会因为机动车辆的减少而得到缓解。
此外,轨道交通对于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有着明显的效果。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轨道交通不仅是解决都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方式,也是一座城市彰显治理水平、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
综合开发引民资“入地”
根据两市《规划》,郑州和南通从2014年到2020年的近期规划投资中,分别有42%和40%为项目资本金,由市级财政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据记者了解,两市2013年的财政收入分别为1858.9亿元和1216.73亿元。不难看出,几百亿的投资对于地方财政来说,并不轻松。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曾表示,一批地铁线路率先向民间资本开放。
政企合作的PPP模式在国外早有成功先例。以香港地铁为例,参与地铁建设的企业享有沿线土地的优先开发权。
据记者了解,地方政府会根据已有经验进一步出台民资进入地铁领域的操作细则,在维持公益性的基础上让民间资本积极进入地铁建设领域。
实际上,早在去年1月,国务院在 《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对新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对现有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支持原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且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进行立体开发。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的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
吴洪洋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综合开发对民间资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