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脉络渐清 利率市场化现雏形 

2013年11月26日 15:19  财经国家周刊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自贸区“)的效应正在初显:正式挂牌运行后的一个月,已接待企业、个人咨询和办理业务36314人次,有209家外资、213家内资新设企业入驻。热闹之余,入驻企业对于自贸区金融政策细则的期待愈加急迫—这关系到贸易、投资的金融配套措施,以及打造总部经济所需要的资金跨境流动的自由度。

  按照自贸区总体方案,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等相关政策突破,但由于央行调研未竟,外界仍无法获知这些政策的具体落地方式。

  近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走访了自贸区内的中资银行,以及获批在区内筹建分支行的外资银行,有关自贸区金融改革大框架下的脉络正逐渐清晰。  

  压力测试   

  “各家银行基本都准备好了自己的账户系统,等待央行检查验收后,与央行的监控系统对接。”一家国有大行上海自贸区分行行长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

  这里的账户系统是指自贸区实行的有别于区外的分账系统。即区内注册的企业需建立一个自贸区账户,以实现与区外境内及境外的账户资金的分账管理。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目前央行选定了7家银行与7个企业,针对不同业务进行试点。“实际上是进行压力测试。”上述分行行长说,央行需要检验在不同业务情况下监管是否存在漏洞、风险是否可控。

  先前,央行已对各行的内部系统进行了一次检查,不过还未最终验收。目前,在区内注册的企业仍只能在银行开设一般账户,自贸区账户还待细则出台才可启动。

  对于区内与境内外之间的资金划拨调转,自贸区管委会曾明确表示,正与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商讨共建监管系统、共同配合建立分账管理的方案。 “一旦资本项目可兑换放开,央行需要对区内资金的流动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前述国有大行自贸区分行行长透露。

  记者此次走访的几家国有大行自贸区分行均表示,央行此前要求各银行准备好内部的系统,以备与央行的自贸区账户资金监测系统对接。

  而企业现在最关心的是人民币可兑换,以做贸易收付。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微博]CEO兼行长葛甘牛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或租赁业务时,需银行提供具国际竞争性的融资成本以及资金能自由进出自贸区。

  统计显示,原上海综合保税区注册企业10000多家,其中70%是贸易型企业,20%是物流型企业,10%是生产加工型企业。2012年,外高桥保税区商品贸易总量达1万亿元,进出口量达1000亿美元,税收总计达1000亿元,其中关税总额450亿元,占上海总关税额的20%。

  “要配合区内这些企业在跨境贸易方面的业务发展,金融领域必须要推出一些(开放)措施。”葛甘牛说。

  在掌握资金流的前提下,前述中资行自贸区分行行长表示,央行是否可放松境外到区内的资金额度限制,包括境外的外币和人民币到区内的自由度、对外担保和外币保函贴现、出口押汇超过半年是否计入外债额度等,这些政策都将影响到自贸区的开放程度。

  恒生银行行长林伟中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切要看政府对自贸区的定位,是“更靠近境外还是境内市场”。

  他认为,自贸区有打造供应链基地的基础,原来对物流企业的保税设计就牵涉到境内境外;从总部经济的目标来看,目前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审批等管制较少,且较容易取得资金,自贸区是否能创造类似的环境,设立一个投融资平台,以及简化审批手续等。“要是能提供方便的话,企业就愿意在自贸区内设分支机构。”

  利率市场化雏形  

  在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方面,自贸区内存贷款利率能否完全按市场化定价,也是各界的一大关注点。

  林伟中认为,利率市场化最终在于形成一个利率的定价机制,“并不是说哪天把存款利率限制也取消了,利率就市场化了。”

  这一定价机制一方面反映资金成本,一方面则是风险。林伟中认为,首先考虑资金的来源问题,海外资金成本较低,自贸区要参考海外市场还是境内市场,风险较低的资金显然利率也相应较低。

  2013年10月底,央行推出贷款基础利率(简称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由工、农、中、建、交、招商、中信、浦发、兴业9家银行作为首批报价行。林伟中认为,这可能会逐步取代央行的基准利率。同时,一些银行也在推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简称NCDS)。

  “这些都会让市场可以看到一些基准”。此外,自贸区以后的直接融资利率,包括发行债券等,这些“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市场或客观的基础,未来将慢慢建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市场参数”。

  前述国有大行自贸区分行行长则对记者表示,自贸区的利率形成,第一步,应该是中资的自律、形成一个统一价格;第二步,按照基础利率,大家报价,加权平均,作为基础利率以外的利率,作为参照价,每天变化;再下一步,则发行银行间大额存单。长远来看与香港的利率水平加权平均。

  葛甘牛还指出,市场化条件下,利率的波动需要一定的风险对冲工具来平衡,比如利率掉期。而外资行在海外已经适应了利率市场化的环境,具备在国际市场拥有的更多经验,以及更丰富的金融产品。

  不过,他也表示,利率的竞争将不单单在价格,还有银行具备的信用等级,其背后反映的是银行的综合治理能力与产品运营能力。

  “不只是价格上的高低,还要看哪家银行更安全,提供的服务更好。”他说。

  对于中外资银行在自贸区内同台竞争,前述行长表示,银行不可能做亏本生意,如果利率朝下走,中资银行的资金成本也相应降低,比如说放开获取海外资金的渠道。

  开放脉络  

  尽管金融细则迟迟未出台,但受访的中外资银行仍对自贸区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葛甘牛对记者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透露的改革信息力度很大,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方向很明确。

  林伟中认为,中国不会把整个金融改革都放在上海自贸区,应该会逐步放开。“对参与者来说,逐步放开有它的好处,有一个消化调整的过程。”

  对于未来将出台的政策细则,上述国有大行行长对记者表示,可能是央行再出个总框架,下面再出个细则,按照从“原则性方案”到“大的细则”,再到每个科目下出台“办法”的顺序。“比如收付汇,一开始设额度限制,一步步推,控得住就放开,控不住就‘加点锁’。”

  央行跨境人民币业务部一位官员在一次银行业闭门会议上指出,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自贸区四大被“点题”的金融改革措施方面,央行今年以来已经密集作出许多政策铺垫,“开放的力度已非常大”。这包括,2013年7月央行允许境内非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境外放款,同时还放开了境内企业对外提供人民币担保。该官员认为,这样“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担保,达到对境外的关联公司融资的目的”,且担保没有任何额度限制。

  此外,相关政策还放开了企业境外融资渠道,允许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2013年10月,央行又放开了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对境内金融机构进行直接投资,具体形式可包括新设、增资、并购、参股、股权转让、利润分配、清算、减资、股份减持或先行收回投资等。

  “这些政策正是人民币迈向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些最具体措施。”该央行官员说,而未来会朝这一方向不断取得进展。她还指出,央行对于自贸区的金融细则,将考虑这一区域能承担多大的开放力度。

  “金融的开放非同一般。”前述国有大行行长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某某涉轮奸案终审仍判10年
  • 体育郑智获亚洲足球先生 中国揽亚足联5大奖
  • 娱乐王力宏曝光女友:27岁学生 爸妈喜欢
  • 财经人社部:2012年3.09名职工养1退休职工
  • 科技360诉腾讯庭审综述:多疑点引激辩
  • 博客青岛博主:爆炸事故中失去老婆和胎儿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两成大学生恋爱为满足生理 99万人国考
  • 安邦智库:中国经济去杠杆注定漫长
  • 张明:企业走出国门为什么这么难
  • 周彦武:房地产调控会越来越严厉
  • 叶檀:价改为何每次都是涨价
  • 张化桥:股市中人都是拉拉队员
  • 孙大午:中国经济重心应向乡镇转移
  • 郑风田:如何让农民财产成为下蛋鸡
  • 宋文洲:把伤人的油老虎关进笼子
  • 叶檀:土地增值税的问题在哪
  • 齐格:最没有钱途的三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