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云安土地确权试点遇权属不清等问题

2013年11月19日 15:41  南方日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土地农业改革中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土地确权在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从我省目前土地确权工作的试点来看,也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

  云浮云安县南盛镇大窝村、横岗村和肇庆高要市小湘镇三股村、脉源村是除了河源市埔前镇坪围村之外,广东另外两个被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小组确定的试点所在地。近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这两个地方的工作并没有像河源市埔前镇坪围村那样已经完成,两试点地在开展土地确权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南方日报记者 项仙君 实习生 李金花 魏路

  进度慢

  因为村民外出打工、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交接等原因,试点地的土地确权遇到了一些困难,拖慢了工作进度

  云安县南盛镇大窝、横岗两村在2011年10月份正式被确定为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云安县农业局局长简伟雄向记者介绍:“我们真正开展工作是在2012年2月份,忙了一年多。目前两个村的土地测量工作都基本完成,进入后期的数据登记入库阶段。但由于有些村民外出打工,仍有20多户的土地没有测。”

  说起一年多的土地确权工作,大窝村村支书兼主任邓健芳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艰辛:“由于村里的土地大多已经种上了柑橘等果树,地界早就分不清楚了,所以在确权的时候就很麻烦,要开会调解协商才能解决,最后也只能根据每户在某块地上所占的比例来算。”说起进度慢,简伟雄向记者解释到:“由于高速路征地,本来已经做好的测量工作又得重新弄,数据也要重新入库,反反复复就很慢了,不过现在都定下来了,等数据全面入库、打印,我们就可以发证了。”

  高要市小湘镇的脉源村今年5月正式被确定为土地确权工作试点,是广东省的第二批确权试点。脉源村共14个村民小组,但目前只有5个完成了前期测量工作,还有9个村依然没有开展。问及原因,脉源村村支书卢三胜告诉记者:“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在外打工,要等到元旦、冬至这样的节日才能回来。”一旁的小湘镇镇委委员刁大星向记者透露,由于村民不在家,请来的鱼鳞图测绘的工作人员也都走了,工作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工作交接时经常出现错误,导致工作断断续续地进行,进度非常慢,现在我们只能等到过节时村民都回来了,抓紧把工作做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二轮承包制规定土地30年不变,村里很多新增的户口依然没有土地,而那些户口已搬迁出去或因死亡户口已不在的人却依然有土地,这让一些群众不满。邓健芳告诉记者:“以前规定超生没有户口,导致村里有人30岁了也没有土地,但根据二轮承包30年不变,我们也没有办法。”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脉源村。卢三胜告诉记者,因为这种情况,村民在确权的时候还闹过矛盾,村里没有土地的村民提出将土地重新分配,但村里大部分人不同意。“如果重新调整土地,必须要根据法律走程序,通过村民委员会开会表决,这样就得投入人力物力,但我们村承担不起,所以问题拖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资金难

  请村民开会要钱,请专业测绘人员要钱,打印资料要钱……确权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烧钱”的工作

  “上面就给我们试点15万元,我们试点有两条村,分下来一条村就只有7.5万元。”简伟雄有点无奈。问及县农业局是否会补贴一部分,他连忙摇头,“我们局里都自身难保,哪里拿得出钱来补贴”。邓健芳则告诉记者,没有钱工作也得做,就只能辛苦点,“现在村民出去打工一天至少挣150元,我们发的那几十块钱村民根本都不看一眼。”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年多的确权工作中,鱼鳞图测绘的两个工作人员一直在村书记家吃饭。“没有办法啊,村里也没钱为他们提供伙食,我看不下去就让他们来我家跟我们吃饭了。”

  高要市小湘镇的两个试点资金也只有15万元。卢三胜告诉记者:“由于没有钱,每次开会,补贴给村干部和村民的误工补偿也只有20元,钱太少,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根本就调动不起来。鱼鳞图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只能自己做饭,这边条件太艰苦了,年轻的工作人员都受不了,在这待不了多长时间,工作人员经常换。”

  面对资金缺乏的问题,刁大星表示:目前工作还没到一半,钱还基本能维持,但后期肯定不够,如果村里都拿不出钱了,镇里就要补贴一些,这工作一定得抓紧做完,有难度也要做。

  流转难

  土地确权最大的意义是为以后的土地流转提供保障,但一些试点地土地少、分散严重,真正流转起来有不少困难

  在简伟雄看来,目前大多村民可能都不太了解土地确权工作的意义,不过有个证在手,村民也都表示会放心很多,至少不会出现因地界问题而出现的矛盾。“要让村民真正认识到土地确权的意义,可能要等到土地真正流转起来后,他们能真切感受到土地确权证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利益。”

  而在脉源村,卢三胜向记者透露:村民们虽然很“听话”,比较配合确权工作,但他们根本不知道为啥要确权,确权有什么作用。“其实作为村支书,我也不清楚确权有什么意义,上面要我们做,我们就得完成。”他介绍,村民们都认为,既然田已经分给他们了,那有没有那本证也没有太多意义,别人也不会来抢这个地,又量什么呢?

  “土地确权除了解决村民们因地界划分引起的矛盾,最大的意义是它能为以后的土地流转提供保障。”但简伟雄告诉记者,村里的土地少,人均只有四分田,村民自己种粮刚好够自己吃,也都不愿流转出来。加上属于山区,土地分散严重,根本不适合搞规模化经营,也没有人愿意来承包经营。“土地真正流转起来是很困难的。”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小湘镇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土地太少又分散,想要流转起来感觉是不可能的,小湘已经成立了17个农民经济合作社,但都是种植经济作物的,像水稻这样的粮食作物是根本无法流转起来搞合作社。”刁大星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连发3问驳安倍:开罗宣言算不算数?
  • 体育亚冠决赛纪录片:广州!冠军终归这里
  • 娱乐卖淫女扮模特上相亲节目 1千1次曝艳照
  • 财经地方债藏匿手段:玩起“10个瓶子9个盖”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马未都:二胎政策不如索性彻底放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户口成大学生求职永远的痛 新浪教育盛典
  • 梁建章:为什么放开二胎是远远不够的
  • 安邦:民营银行会不会成为坏账接盘者
  • 金岩石:经营型政府的投资之手
  • 朱大鸣:三中全会后房价真会涨吗
  • 刘泳华:电商的高调与央视的低调
  • 齐格:看企业老总如何侃三中全会
  • 叶檀:北京补偿河北天经地义
  • 张五常:中国旧家庭礼教与国家盛衰
  • 沈建光:中国金融改革五大看点
  • 李光斗:央视广告收入将被百度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