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建张维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刚过满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便于11月5日挂牌成立。该法庭有何特别之处?将如何应对自贸区运行和相关改革带来的法律问题?《法制日报》今天独家采访了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院长郭俭。
集中审理创新改革相关案件
记者:上海世博会开幕前,上海法院为世博会“度身定做”了世博法庭,此次设立的自贸区法庭与世博法庭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郭俭:自贸区法庭和世博法庭都是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应国家战略或国家大型活动司法保障之需而设立的专项审判法庭,立足于发挥专项审判的集约效应。
两者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别:受案范围上,世博法庭集中审理发生在世博园区内的一般民商事案件,主要是场馆设施建设、餐饮住宿服务、人身财产损害纠纷等;自贸区法庭则集中审理由浦东法院管辖的与自贸区相关联的商事、金融、知识产权和房地产案件,并根据自贸区建设和运行实际,对其受案范围作相应调整。从运行期间上看,世博法庭主要在世博会举办和撤展期间,对世博会实现集约化法治保障;自贸区法庭的司法保障将伴随着自贸区改革的发展不断延伸。
在法庭职能定位上,世博法庭旨在快速有效处理世博园内发生的纠纷;自贸区法庭旨在积极推进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的率先建立,为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自贸区提供司法保障。
自贸区新型独特案件将涌现
记者:根据您的预测,自贸区发生的法律纠纷将以哪些案件为主?
郭俭:企业增加,国际投资、贸易交易量提升,商贸、房产交易纠纷将不可避免地增多。而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实施,必然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出现一些新型、疑难以及自贸区独特的案件。
预计自贸区内的新类型商事纠纷将主要体现为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社会服务领域的投资类案件,涉及大宗商品交易、离岸业务等贸易类案件,涉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金融产品创新等金融类案件。
对于这些案件,自贸区法庭把握的审理原则是:依法平等保护境内外投资者利益,培育和规范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通过公正高效的审判,支持政府职能转变和监管模式创新,引导和规范行业规则,促进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的逐步形成和有效实施。
此外,由自贸区服务业、投资领域开放以及总部经济、新型贸易业态发展等带来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也必然会增加,法庭也将对国际高标准保护规则对接、外国知识产权保护等难点问题进行系统性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映到公正高效审理涉自贸区知识产权案件中。
为自贸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记者:自贸区法庭在预警改革创新风险方面肩负哪些功能?
郭俭:法庭将与自贸区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组织等建立常态联络机制和信息即时通报反馈机制,着重围绕支持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监管模式创新、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等自贸区建设任务,积极运用综合性司法建议和个案司法建议,将案件情况分析、预测研究、经验总结以及执法问题、管理漏洞等,及时准确地向相关机构反馈,为支持自贸区改革创新的风险可控、扎实推进先行先试建言献策。
记者:除以上功能外,自贸区法庭还有哪些特别举措为自贸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郭俭:我们将完善立案工作机制,提供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以提升便利化水平为导向,健全和完善规范、便捷、高效的立案工作机制,正确适用冲突法规范行使司法管辖权,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推进纠纷多元解决,实现涉自贸区纠纷的快速有效化解,依法加强诉前调解,推进商事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委托调解工作,强化司法裁判与各类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对接,形成合力,快速妥善化解涉自贸区纠纷。加强司法公开和法制宣传,营造自贸区内良好的法治氛围,发挥好司法对投资、贸易、金融等行为评价和引导作用,努力营造自贸区内公正、公开、透明的法治氛围。
本报上海11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