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长季建业被双规前后:染指工程涉腐

2013年11月05日 10:26  法人 

  季建业任职扬州8年,努力打造通往世界名城的发展路径,

  博得了政治名声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了口实。

  主政南京后,他的“扬州模式”在南京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城市发展的背后,传统的地方官员政绩观越来越遭受质疑

  文  《法人》特约撰稿 余俊

  10月16日,南京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市长季建业将要做大会发言。生态大会安排在南京下辖的高淳区,计划上午参观,下午14时召开大会。

  当天上午,作为南京市长的季建业没有出席。下午的会场主席台上也没有季建业的席卡。

  据当地知情人士称,季建业是在15日晚被中纪委一位负责人从家里带走的,16日13时左右乘飞机到达北京。

  15日中午,季建业以南京市长身份,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在会上,他对雨污分流工程施工组织提出一系列优化整改措施。

  当地官方一位知情人士说,当时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正在徐州调研,省长李学勇从泰州刚调研回来。而在响水县调研的江苏省纪委书记弘强则接到临时通知连夜赶回南京。

  10月17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熟知并接近季建业的多位人士向记者说,季建业落马的影响正在波及扬州。一个可以确认的事实是,季建业曾任职地扬州市,有3名女性近日曾接受纪检部门调查问询。

  接受调查的三名女性为扬州一家国资酒店副总经理祝某、扬州市发改委官员周某和扬州市环保局一位官员。

  随着季建业调查去时多日,关于他的更多指责也正在排山倒海而来。

  染指工程涉腐

  事发当天,中纪委的行动并没有直接知会江苏省委。季建业应声落马,速度快得惊人。

  短短两天时间,消息已被确认。

  按照典型的副省部级以上地方官员腐败的惩处路线:官员被中纪委双规之后,中纪委3个月后将案件移送最高检,最高检发指定函给省级检察院,交由省级检察院查办,侦查结束后移送指定地起诉。

  10月23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决议,接受季建业辞去南京市长的请求。按照惯常做法,严重违法党纪法纪的官员,一律会被“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其实从今年春节始,中央就对季建业展开了调查。

  彼时,中央巡视组进驻江苏,中纪委调查人员也在着手查办南京相关案由的调查,并多次往返北京汇报。

  今年5月份,港媒曾得知了些许风声,曝光了季建业长期在酒店办公,而且情绪很不稳定。

  后来,新京报就外界传言采访了季建业,季回应时表现得非常坦然,否认此前报道所指。

  此后,传言无人再提。

  7月22日,著名企业苏州金螳螂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兴良被检方带走。24日,被监视居住。

  此事件对季建业影响深远。一位苏州老领导曾就此质问季建业有没有问题,季说没有,“就是苦了兄弟,一个一个被叫去问。”

  朱兴良曾被媒体评为江苏首富,与季建业交往甚密。

  季建业在扬州任市委书记时,金螳螂曾在扬州获得了大量的工程项目,“几乎包揽了所有的酒店、医院、商品房装潢”。据称,季建业每次回苏州,都是在朱兴良的会所中度过的。甚至,“南京的多项工程也有朱兴良的染指。”

  苏南经济受益者

  季建业,1957年1月生于张家港市,此地早期叫沙洲县,是长江冲刷出来的沙洲地,其发展经历了由穷县到富市的过程,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样本,也是苏南民营企业的发祥地之一。

  80年代,沙洲县经济尚欠发达,以并不高产的农粮为主, 当地农民以能吃苦著称。

  季建业年少家贫,读完高中后便回乡务农,其兄长季建平为了让几位兄弟读书,小学毕业后当了兵,后从商,还将生意一直从深圳做到了苏州,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其母日夜操劳于田间地头、灯下缝补,其勤劳作风对季氏兄弟影响很深。

  1975年3月,季建业正式参加工作,最初是沙洲县委宣传部的普通工作人员。1976年12月,开始在苏州地委宣传部工作。5年后,任苏州地(市)委宣传部宣教科副科长。

  1988年,季建业曾与同事共同采写了《昆山县发展外向型经济纪事》,记录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小县城如何成为外向型经济的富城。昆山,也被称为苏南经济模式的发端之一。

  这种模式的实践者正是其岳父高德正。

  季建业的岳父高德正1970年起任沙洲县革委会副主任、沙洲县委副书记、书记。任期内,致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民营经济,中共中央办公厅曾专门下发文件进行了表扬和推广。

  1981年至1987年,高德正先后主政苏州、淮阴市。1987年,他担任苏州市委书记后,大力推进外贸体制、城区体制和企业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得苏州经济得以快速打下发展基础。1989年,就任江苏省常务副省长、省委常委,分管外贸等工作,苏南模式再次得到大力的发扬。

  1987年,高德正被任命为苏州市委书记时,季建业于前一年出任《江苏日报》副总编。1990年成为苏州吴县县委副书记后开始从政,先后在昆山、扬州等地任职。

  当时,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苏州的乡镇企业进入全面转制阶段。昆山转向大力吸引产业基础较好的台资。彼时的季建业对台商颇为殷勤,被台媒称为“能为台商端洗脚水的人”。

  昆山也成了外商投资、特别是台资高度密集区之一,进一步为季建业积累政治资本。事实上,包括其在内,在昆山任职的6任主政官员都提拔到厅级以上干部。

  后来,季建业赴扬州任职,刚上任就推出了“百千万行动计划”,向100个大公司、1000个中小公司推介扬州,发放了10000份材料,他也正得益于此。

  “新南京人”的城市现代化构想

  2009年8月,季建业调任南京时,由扬州市委书记任上调任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当时的市委书记真空了一段时间。

  南京市住建委主任说,季建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说了就算,定了就干”。

  这位“新南京人”被认为维持了在扬州时的一贯“强悍”作风。有人评价他说,“在下面当市长时喜欢干书记的事”,而等他到了地级市当书记时又喜欢“干市长的事”。

  事实上,记者从南京、扬州多渠道得知,季建业与媒体互动良好,谙熟媒体之道。在第一次与媒体见面和每年的省、地方“两会”上,并不时有令人兴奋之语。据一位与之有过一些接触当地记者站站长表示,不管外界如何传言季建业强悍,他对媒体的态度始终是好的。

  在上任后的第一次讲话中,他表态:“我将继续坚持以‘既要勤政又要廉政,既要干事又要干净’的理念从政,以‘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勤勤恳恳做事,真心诚意待人’的要求自律。”

  不久后,季建业便开始了“三中路改造”工程,这是他“有为政府”的开始,也是他扬州施政理念的延续。按南京当局的思路是,“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尽管季建业在扬州就有“拆迁市长”称号,但其离任时,有许多声音还是希望其留任扬州。

  一位曾在扬州工作过的当地媒体人说,究其原因是,季建业的大拆大建,让城市绿化得到了较大发展。他上任仅两年,扬州就获得联合国[微博]最佳人居奖,将扬州推向世界名城。

  前南京市长的政绩观

  “我希望继续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从这些实事抓起。”这是季建业在2013年第一天发表的新年愿望。此时,季建业在南京工作已经第4个年头,这也是他的最后一年。

  季建业赴任南京,落地的那句“建业赴建邺,广陵转金陵”,颇有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但是,南京和其他城市不同在于,它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江苏的政治、文化中心,属副省级城市。

  但是,南京的政治地位、文化地位和其经济地位并不匹配。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江苏省的GDP总量是34061亿元,居全国第二,而南京只有区区的4230.26亿元。南京城的几个区发展也不均衡,特别是城区脏乱差问题长期没得到解决。

  他到任的前几年,江苏省经济学会的几位学者曾给南京做了一个城市定位的课题研究,将南京定位为“具有古都特色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现代化的中心城市。”

  南京的发展也一直在保护和发展间做平衡。走这条钢丝的任务,当然落在了季建业的身上。

  一直为人所诟病的城市建设,成为季建业上台开的第一刀,有其合理的动机。

  不过,更多的声音认为,季建业“有为政府”的背后,是地方官员不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在作祟。有报道称,季建业刚上任没几天,就动用了3.8亿元修路,其实是为了向国庆60周年献礼。

  广受诟病的市政建设

  9月3日,离季建业落马消息公布一个月零13天。

  穿着白色夹克的季建业执意下到15米的深井处,尽管有些危险,他仍不顾劝阻地戴上安全帽,套上工作服,深入地下。

  雨污分流工程是季建业在南京主导的最重要工程,这似乎是他最后一次冒险。

  按照工程规划,雨污分流的主干管最粗采用的是箱涵式的,宽2.5米,高3米,能允许一辆小汽车自由穿行。但是他没想到的是,4年来,此工程收获骂声一片。

  今年8月29日,季建业在一次报告会上承认,“这项工程难度确实很大,比我们原先预想的要大。”按照计划,雨污分流工程要在3000个住宅小区及企事业单位施工,用3到5年时间。当地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工程施工之后,家门口都能淹,南京也开始看海了。

  东方早报记者龚菲在南京负责跑城建口,她说,“进度非常缓慢,施工反复。而且由于工程量大且施工难度高,所谓民生工程已经严重扰民。

  她认为,雨污分流工程的上马并不成熟,甚至都没有通过议事会研究方案,只是私下里请了几个专家,工程就上马了。在大量的半拉子工程面前,目前南京市政府实际上已是骑虎难下,对于工程一停了之似乎并不太容易。

  事实也的确如此。10月24日,央视在向住建委求证此事,住建委则否认有向社会发出过类似停工整顿的公告。

  10月22日,有报道曾指出,南京市住建部门向社会通报,目前没有开工的雨污分流工程确实已经暂停。在传出工程停工消息的当天,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赵佳月曾还专门到小区去看过了,发现工程并没有停止。

  季建业主政期间,南京一直在频繁的建设中。王蒙曾在《锵锵三人行》中直指季建业的领导方式犯了中国文化的大忌。

  王蒙所指大忌指季建业的强势作风,而不在“保守好的东西的基础上建设”。

  2011年3月初,“南京移树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当时,南京市政府正在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以及10号线,计划将主城区内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梧桐等树木移栽,遭舆论声讨。

  当时的一位参加了会议的人士说,季建业事先并不清楚地铁施工将要涉及多少树木,只是要求地铁方面一定要改进施工方法,他甚至还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提出了具体施工方案,并且说技术根本就不难。

  季建业没料到,大量移植树木死亡。南京市城管局绿化管理处的一位副处长无奈地表示,一些因地铁线路移走的树木,死多活少。

  季建业并没有考虑到南京人特殊的“大树情结”。同年3月13日晚,黄健翔在微博上声援了此事。紧接着,《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导演陆川、台湾国民党中常委邱毅等知名人士也纷纷跟进,事件迅速得到升温。

  随之,网民发起的“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声明参加者迅速过万。南京部分市民自发地为可能遭砍伐的梧桐树系上绿丝带,以无声的方式表达控诉。

  3月15日一早,季建业就“南京移树事件”召开了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如何保大树、保交通。近日,由于季建业的落马,此事也被当作其乱作为的“旧账”翻了出来。

  最不安的事

  2012年年初,季建业批准爆破了“南京市内最好的一条路”——南京水西门高架桥。

  这座以高架桥为主的城西干道,夹在秦淮河和明城墙之间,是南京城西打通南北的主要干道。在早高峰期,有8800辆汽车需要通过。它于1996年建成,被爆破时才使用了16年,爆破时间是2012年3月17日22时。

  今年10月23日晚8时,记者乘坐出租车经过城西干道时,已经无法再看到水西门高架桥的遗迹,城西干道也被分段式封闭着,工地上仍有忙碌的身影,道路两旁只有一条单行道通过,车辆走走停停,交通并不通畅。

  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曾目击了当时炸药和雷管分布装药孔内,再用竹篱笆包在桥墩上的情景,的哥抱怨:“高架桥改隧道对交通起不到太大帮助,完全没有必要。”

  爆破几天后,季建业在工程检查过程中充分肯定了这次爆破。

  不过,他唯一一次公开表示惴惴不安的事发生在2010年7月28日,那场大爆炸起于道路施工时导致可燃气管道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14人重伤。“我来南京有哪一件事最揪心,就是这件事情。”他说。

  至于他的新年愿望,今生怕是难以实现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网曝广东湛江官员带女下属开房(图)
  • 体育孙杨无证驾驶被杭州警方处行政拘留7天
  • 娱乐孙俪超宽松黑袍现身 双手遮肚疑似有孕
  • 财经人民日报谈医改:免费医疗不是最佳答案
  • 科技传工信部敲定4G发牌吉日:最早本月下旬
  • 博客马未都:孩子考第一每晚打一顿?
  • 读书严猛治国:雍正一朝为何无官不清
  • 教育一分钟儿童性教育片爆红 新浪教育盛典
  • 朱大鸣:北京七折房能够控房价疯涨吗
  • 李光斗:古今名士土豪地位大变样(图)
  • 陈思进:为什么北京房价限购下降反升
  • 张五常:市场与非市场的等级排列
  • 秦全耀:百姓不得入内的北京特权商店
  • 刘军洛:日本挑衅钓鱼岛背后经济战略
  • 金岩石:城市化必然加剧城乡两极分化
  • 水皮:地产调控抓住了牛鼻子
  • JohnRoss:中国投资效率是美国的两倍
  • 苏鑫:房企将进入直接融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