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郊开发商称楼盘不日光都不好意思宣传

2013年10月15日 02:39  新京报 

  北京楼市重现“日光盘”

  部分楼盘供需比达1:2;业内人士称火爆程度出人意料,或因供应量有限

  新京报讯 (记者李捷)国庆长假之后,“日光盘”再度卷土重来。在上周末重阳节,包括望京·金茂府、华润公元九里、润枫领尚、北京风景、旭辉E天地5个项目开盘销售,累计新增供应套数超过千套,环比增长284%,但仍然在旺盛的购买力面前迅速被消化。

  参与摇号者远超房源

  10月13日,北京上述项目创下日光的销售佳绩。据悉,这5个项目既有每套70万起低总价项目,也有单价最高突破6万元的高端项目,开盘后均获热销。

  记者了解到,位于大兴区的华润公元九里本次新推公寓产品,其100-157平方米的中大户型推出91套房源,每平方米均价35000元。此项目吸引了200余组客户到场选房,房源当天销售完毕。

  另外,位于房山良乡的商住项目旭辉E天地是上周唯一一个纯新盘项目,35至55平方米的小户型产品设计,每套70万起,共推出600余套房源,现场摇到2000号,实际统计共吸引了800余组客户参与摇号。该盘昨日总认购量达到609套,销售额5.2个亿。

  位于昌平区的北京风景本次推出120-190平方米的改善房源,每平方米定价25000元,开盘当天房源基本售完,仅剩少量四居户型。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的火爆程度有些出乎意料。归根结底还是市场供应有限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涨价项目也销售火爆。位于通州的润枫领尚,目前均价25000元/平方米,在上周末开盘现场推出约150组房源,吸引了逾300组客户参与摇号。该项目在2012年最低价格仅为13000元/平米左右。

  涨价预期致楼市“买涨”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13日,北京商品住宅存量为59834套,在跌破6万套大关的同时,供需矛盾导致的买卖双方博弈仍在加剧。

  记者从位于大兴天宫院区域的住总万科橙售楼处了解到,到项目现场进行登记的意向购房人已经突破5000人,而整个项目总共有1348套房源,供需比接近1:5。

  与万科橙毗邻的另一个项目,排号人数也已接近将要推出的房源数量。位于京北某项目预计推出200套房源,目前排号人数也已经超过500人次。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认为,当前无论是房企还是购房者,对于楼市上涨预期总体仍呈乐观态度。房价上涨预期导致楼市出现了透支性购房现象,是造成商品住宅库存不足的主要原因。当前购房客群对未来房价将进一步上涨抱以一致性的判断,那么,在现阶段自然就会担忧“越等越买不上”,从而提前出手购房,造成了市场供应量虽然有所增多,但难抵购房需求的快速增加,供需失衡之下也就难以抑制房价的涨幅。

  ■ 相关

  北京楼市热销带火周边市场

  十一期间北京仅入市3个项目,成交893套,业绩同比去年小幅下降,“银十”未创造出开门红。直到10月第二周(10月7日-10月13日),北京商品住宅共成交2330套,成交面积达24.06万平方米,成交套数、成交面积环比分别上涨84%、108%。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银十”开局至此才正式拉开,楼市将继续保持供需两旺的态势。

  实际上,今年以来,受到北京楼市持续上行的影响,也带火了包括燕郊、大厂、香河等环北京区域楼市,大批需求外溢的刚需购房者相继涌入。

  “现在燕郊的楼盘如果不是‘日光’,都不好意思宣传”,燕郊当地一位开发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供需失衡,一方面是由于预期看涨而造成的从众购买,另一方面也由于预售证审批仍然较严格,致使有效的供应无法释放。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项目入市时间不可控,导致蓄客期延长,日光盘还将层出不穷。”该人士指出。(李捷)

(原标题:北京楼市重现“日光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首都机场爆炸案案犯冀中星一审获刑6年
  • 体育曼城PK曼联砸伊涅斯塔 力阻他续约巴萨
  • 娱乐冯小刚录《我要上春晚》不谈春晚赞董卿
  • 财经诺奖得主席勒: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
  • 科技大二男生讲述富士康63天实习:感觉像僵尸
  • 博客蒋方舟:表演写作是非常搞笑的工作
  • 读书扶不起的蒋三世:蒋家王朝为何后继无人
  • 教育衡水中学:吃饭4分钟系误传 国考报名
  • 徐斌:新科诺奖得主是穿上马甲的散户
  • 叶檀:房地产泡沫可能被夸大
  • 孙立坚:今年经济学诺奖金融独占鳌头
  • 姜国华:新科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差异
  • 友文:“我们都是罪犯”道出多少心酸
  • 新育:科技部长与新华社联手扼杀科研
  • 水皮:国际板为何成魔咒
  • 赵伟:后跑路时段民企和地方政府选择
  • 郎咸平:中国改革如何跨过深水区
  • 丁志杰:上半年经济形势与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