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地产库存跌破警戒线 6个月后或无房可卖

2013年10月14日 07:22  证券时报 

  据新华社电

  日前,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一组数据引发业内的持续关注。数据显示:10月9日,北京可售商品房住宅库存仅有59921套,这一库存数据低于此前的年内低点5月2日的60674套,再创年内新低。同时,突破了库存6万套的所谓“心理警戒线”。很多人担心,对于需求如此大的北京市场而言,几个月后会不会出现无新房可卖的情况?

  回顾全年北京的房地产库存变化,从年初达到8万套开始就处于下降的趋势,自5月回落到年内低点60674套起,一直在6万到6.5万套之间徘徊。及至10月,随着市场供应量的减少,新房销售市场的火热,库存跌破6万套已是预料之中的事。

  尽管库存跌破6万套并不意外,但当这一数据真的摆在人们面前时,还是会引发对未来市场的恐慌和疑虑。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如果以北京月均10000套计算,消化59921套库存不用6个月。”

  从北京以往库存与市场关系来看,库存8万套是供求均衡点,若高于8万套,说明供大于求,房价会滞涨甚至下跌,但低于8万套时,房价会上涨。而仅不足6万套的库存,可能会影响10月份市场成交量,供求矛盾会更加明显,房价上涨速度或再度加快。

  北京真的到了“无房可卖”的境地吗?

  事实上,就在国庆前后,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在几天内集中发布了17宗经营性用地,总出让土地面积高达188.9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0块住宅用地,总面积也达到了157.8万平方米。而在已经挂出出让的总土地中,住宅类的地块也多达15宗,合计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叠加已经出让的土地814万平方米,预计全年住宅类土地出让可能突破1400万平方米。

  从拿地的速度和规模看,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不仅消化了大量的商品房库存,同样也点燃了开发企业拿地的热情,未来北京的商品房市场迎来供应高潮只是时间问题。

  “北京的库存量已经接近触底,过去一年许多城市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接下来市场供应量会有所提升,预计在明年一季度大量供应就会入市。”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微博]表示。

  10日易居发布的《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2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766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0%,同比减少2.8%。三季度库存增长态势较为明显。除了北京、杭州、南京三个城市的库存环比大幅减少外,12个城市的库存均开始回升。

  尽管对于未来的市场供应无需过分担心,但短期而言,“紧缺”的现状无法回避。

  “一般从拿地到商品房销售的周期虽然在9~12个月,但如果市场好,从开发商手中的储备土地转开发,基本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如果低于6个月,也就是现在加快开发,库存也不会明显缓解。”张大伟表示。

  其实,造成北京库存持续走低的原因除了市场的持续火热,更有许多政策因素的影响。年内出台的高额的二手房交易所得税政策使京城新房的需求持续高涨,同时,北京市对商品房销售的限价政策,某种程度上也迟滞了许多项目的入市节奏。

  库存减少造成的最直接影响体现在销售和房价两个方面,供不应求的局面不仅让京城楼市频频出现“日光盘”,更让房价也随之稳步提升。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量需求赶在眼下的时间节点入市并不理性。“北京不会出现无房可卖的局面”,随着年内房地产开发脚步的加快,尤其是大量“限房价、竞地价”的土地不断开发入市,未来市场不仅供应会得到有效缓解,价格也会出现重要变化。

  “‘限房价、竞地价’的土地开发入市节奏肯定不同于之前的商品房销售,为获取最大的利润,开发企业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规模推出在这种地块上开发的项目,而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分段开发,等待价格上涨。”张大伟表示,一旦明年年初大量“限房价、竞地价”基础上开发的项目集中入市,对市场供需和价格涨幅都会有转折性的影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浙江宁波电视台回应卫星车在余姚被堵
  • 体育东亚运-国奥男篮逆转韩国与台北争冠
  • 娱乐传小S压力大当庭落泪 否认家暴离婚传闻
  • 财经清华养老方案被搁置 延长缴费或替代延退
  • 科技中移动北方首个4G试商用 套餐最低50元
  • 博客亲历:我是怎样在帝都买到房子的
  • 读书篡位还是继位:康熙遗诏能否解雍正疑案
  • 教育小学班级42名学生有50个班干部
  • 姚树洁:为何中国加长汽车比欧美多
  • 周彦武:美债违约只剩最后一道防线
  • 唐钧:公众为什么质疑以房养老
  • 龚蕾:谁将会是世界首位万亿富翁
  • 周彦武:中国经济高度依赖进口
  • 雷永军:孕婴童渠道 从草莽到规范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安邦智库:全球进入新维多利亚时代?
  • 罗天昊:中国该如何收服东盟
  • 叶檀:个税与遗产税成为中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