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机构抢先预警芦山地震 地震局投入20亿启动项目建设

2013年04月22日 05:21  第一财经日报 

  王琳

  20日8时14分,中国地震局直属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其网站上公布: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2分16秒后,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转载这一消息,此时离地震发生之时已过去了14分16秒。

  而一家民间机构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后的5至42秒即向雅安、成都、汶川各区域发出了警报。

  这几秒至几十秒,是5年来从汶川到芦山,中国民间地震预警所跨出的一大步。

  民间机构再发力

  20日8时2分,汶川电视台突然中断正在播放的电视画面,插播来自汶川县防震减灾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紧急公告:“四川芦山正发生有感地震,汶川将震感轻微,请做好避险准备。地震横波还有42秒到达。”随后这个数字开始倒计时。

  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中,8时2分27秒时,画面突然切换显示:“四川芦山地震,成都预估烈度1.7,地震横波还有27秒到达!”烈度随后开始持续上升,倒计时开始。

  同时,雅安市地震局以及芦山等地一些地震局人士也通过计算机或手机里安装的预警系统软件,在地震到达当地前5秒收到了预警。

  这套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由民间机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在今年2月份对云南巧家4.9级地震成功预警后,被称为是我国首次对破坏性地震成功的预警。

  “地震预警系统为雅安市主城区提供了5秒的避险时间,为成都市主城区提供了28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除了汶川、北川电视台、计算机和手机的地震预警客户端,预警信息还通过微博、网络以及学校专用接收终端等同步发布。

  已经安装预警接收设备的北川中学、成都泡桐树小学、青川乔庄中心小学等共50所学校的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服务器均受到触发报警。收到警报的学校,广播系统电源会自动打开并播报预警警报,老师能够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引导学生疏散。

  王暾对本报记者称,很遗憾雅安的学校还没有安装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之前准备今年‘5·12’过后去装。”王暾说。

  仍在研究所办公室跟踪监测的王暾说,系统还在继续对余震进行监测和预警。只要收到预警信息,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发布。

  据报道,地震发生后,雅安地区通信情况一度不畅,手机没有信号。但王暾说,芦山地震当日的预警信息在地震发生后的第5秒钟就发出了,因为在地震预警后的几秒到几十秒之内,通信信号还可以保障信息传输。

  2011年,王暾所在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汶川余震区域(跨川、陕、甘交界)布设了国内首个高密度地震预警试验台网。王暾介绍,只要在研究所网站下载预警接收软件终端,或者通过微博、微信等途径,都可以收到预警信息。

  王暾告诉本报记者,他目前最关心的是,预警信息发布之后,如何解决好地震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只有信息发出与接收的环节无缝对接并尽可能无限扩散,才能起到最大预警作用。“希望更多的县市省在广播电视上发布预警信息。”

  地震预警有别于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的前提下,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目标造成破坏前,抢在严重灾难形成之前发出警告,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及次生灾害。

  在临震预报技术尚无国家可准确掌握时,地震预警可靠性高,又能为人员疏散抢出宝贵时间。有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伤亡减少率可达63%。

  官方启动预警项目建设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正是王暾在5年前汶川地震之触所建,也是中国首个民间地震预警系统。

  王暾是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以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汶川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身为四川人的王暾带着最初在国外筹集到的120万元人民币启动资金,于2008年6月在成都组建了研发团队,开始着手研究跟自己所学专业毫不沾边的地震预警技术。“因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会有无数余震发生,这是检验研究成果的最好资源。”

  民间之外,中国官方也启动了预警项目建设,中国地震局2009年开始启动的“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今年3月进入了发改委立项程序。该项目计划投入20亿元,用五年时间建设覆盖全国的由5000多个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

  王暾则对此向本报记者表示,如果由他们的技术来做,只需要地震局计划投入费用的1/3。

  同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目前的台站数量超过1300个,远远超过地震局在福建近百个地震台站的试点数量。

  “目前还没有建成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张晓东告诉本报记者。

  一些业内人士评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使用的设备比较简单,成本不高,仅能进行地震预警;不像福建地震局的台站可以承担预警、速报、观测等多种任务。

  王暾回应称,既然要发挥预警功能,就先把预警系统建好,这是主要功能。

  不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背后近3000万元的研发基金,并不乏政府身影。“有地方科技局、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省政府给的很多钱,政府支持与自筹资金比例大概在1:1到1:2之间。”王暾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
  • 体育英超切尔西遭秒杀2-2利物浦 曼城1-3热刺
  • 娱乐曾志伟台湾开寿宴前妻大方现身
  • 财经雅安地震直接损失百亿级 企业捐赠一览
  • 科技社交媒体成四川7级大地震网络生命线
  • 博客韩寒:救灾志愿者也需要反思 地震专题
  • 读书历史的荒谬:历代皇家贵妇裙下的面首们
  • 教育今年北京高考降低难度为学生减轻负担
  • 育儿5岁男童遭女幼师掌掴全身多处挫伤(图)
  • 叶檀:雅安地震摧不垮市场信心
  • 冉学东:房地产调控的几个制度死结
  • 黄永耀:中国红十字会的困局与悲哀
  • 沈建光:中国应建发展财政部
  • 连清川:收费凤凰不如鸡
  • 何亚福:人是最可宝贵的吗
  • 辜胜阻:当前经济有六大潜在风险
  • 张化桥:企业分红的坏处
  • 李罗力:国五条错在哪里
  • 谢百三:美国人打仗的第二天买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