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济南首个风电场赔本赚吆喝 三成收入靠政府补贴

2012年12月28日 13:54  舜网-济南时报 微博

  平阴风电项目年发电不足1800小时 三成收入来自政府补贴

  12月24日,零下10摄氏度,田野里白雪皑皑。平阴县洪范池镇,矗立在山间的白色风车格外醒目,三支风轮纹丝不动,似乎也已被严寒“冰封”。

  2012年,风电行业集体入冬。很多人不知道,在济南,风电项目启动已有10年时间。作为政府大力扶持的清洁能源产业,济南风电发电企业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这个冬天,也感受到深深的寒意。

  在各方逆势投资风电的背景下,记者日前深入济南首座风力并网发电场——— 大唐平阴发电项目,以及济南第一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北车风电有限公司,探询这个备受期待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到底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

  寒气在山间弥漫,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大唐平阴风电二期33台风电机组已全部并网发电

  记者刘天麟 摄 □本报记者 苏冉

  从2003年选址测风,到2010年省发改委核准批复;从招标建场跑手续,到2012年3月底正式并网发电,济南首个风电场——— 大唐平阴、长清一期风力发电项目从预热到“上马”整整用了10年时间。

  然而由于风量比预计少和技术方面等原因,这两个项目的年发电时间不足1800小时,其中长清项目的发电量不足该区全年用电量的5%,低于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只能靠政府的发电补贴“艰难度日”。济南首座风电场为何经营惨淡?记者24日来到平阴县洪范池镇谢庄村,这里是大唐平阴二期并网发电基地所在地,大唐济南风电项目所遇到的诸多困局逐一展现在眼前。

  记者探访

  至今发电只有6000万度占平阴用电量不足10%

  12月24日,记者来到了位于谢庄村的大唐平阴二期并网发电基地,一条写有“大干六十天,确保平阴二期、泰安东平、平度新河项目按时投产发电誓师动员会”字样的红色条幅挂在大门前。院子里停满了鲁B牌照的小汽车,指挥部大楼监测室里围满了身着迷彩服样式的工作人员,很多人盯着电脑数据正在讨论分析。

  “平阴二期今天正式并网发电,还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大唐平阴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谢春生表示,今年3月23日,大唐风电在长清和平阴的项目同时并网发电,这也意味着济南首次用上了本地生产的风电。大唐平阴风场项目是国家政策扶持的新能源项目,作为济南市首家风力发电场,大唐平阴风电场规划容量为200兆瓦,拟分五期建设,目前二期已经正式“上马”。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平阴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大唐长清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都是大唐山东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而后者又是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10月在青岛注册成立,主要负责大唐在山东清洁能源战略的具体实施。“发电量比预期要少一些。”谢春生介绍,平阴一期和二期共计安装了66台单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每期为33台。按照之前的测算和考察,平阴每年有效利用风能为1868小时,单机上网电量平均为280.3万千瓦时(即通常所说的“度”),预计年发电量在9250.9万千瓦时。但截至目前,平阴一期的发电量只有6000万千瓦时左右。

  谢春生坦言,这个发电量放在济南微不足道。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济南电网全社会用电量217.7亿千瓦时,预计“十二五”期间年均递增8.77%,这就意味着这几年用电量接近300亿千瓦时。照此估算,即便满额发电,平阴风电项目一期工程年发电量实际上只占济南用电量0.3%左右。

  “占平阴总用电量不足10%,占长清用电量不足5%。”谢春生表示,由于济南是用电大市,风电在并入山东电网后,采取就近消纳原则,基本都用于辖区企业和民生使用。目前由于风电占比还很小,基本上企业发多少,就可以上网多少。但济南春秋两季风好一些,冬天风力很差,发电量很低,本月风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发电小时数太少成为制约大唐济南风电发展的一大难题。

  大唐说法

  历时10年终并网发电平阴风电目前却赔本

  “在济南,目前能看到的风车都是大唐的,因为只有我们一家在济并网发电。”谢春生坦言,虽然他们早于其他企业先行一步抢占济南市场,但在付出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却仍然只能是赔本赚吆喝。

  他表示,五大发电公司早就在山东布局,但由于东部沿海和北部等优良风场资源早就被“瓜分完毕”,大唐开始将目标锁定在济南等风资源并不算好的城市。据介绍,限于地形、风速等原因,济南只能算作三类风场,按国家最初规定,这类风场是不能够发展风电的,但随着风电机组技术日趋成熟,国家逐渐放开了三类风场的审批限度。另外,谢春生坦言,由于近两年风机市场竞争惨烈,整机价格直线下跌,每千瓦从七八年前的7000多元降到了3000多元,这也是促成大唐风电最终选择投资济南的一大原因。

  “历经10年才正式并网发电,不容易啊。”谢春生表示,大唐电力从2003年就开始考察平阴和长清两地,并实际进行测风实验,经过两年多的前期测风勘探等准备工作,并调取了大量气象资料和历史数据后,评估平阴有效风力能达到每秒5.81米,经过对比测算,平阴一年中应有1800小时左右可供发电。随后开始与电网企业谈判,申请并网发电审批,然后是走土地规划、环评等手续,最后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交予省发改委审核。

  上述程序用了近7年时间,终于在2010年6月25日,省发改委核准通过了大唐平阴和长清的一期项目,同年12月3日,两地二期项目也核准批复。随后,大唐方面马上招标供货和施工厂家,并办理土地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同时选址征地、修路架桥,终于在2011年7月份全部竣工。

  “期间比较麻烦的是技术指标要达到济南电网的要求。”谢春生介绍,由于之前外地出现过脱网事故,加上担心风能技术不成熟,山东电网对风机和并网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在克服种种困难后终于通过了济南电力公司专家组的审核。随后本以为可马上并网发电,但由于平阴一期准备接入的变电站当时还没有建设完成,所以直到2012年3月才正式并网。

  10年全部费用算下来,每个项目投入了4.5亿元,平阴一期、二期加上长清一期共计投入了13.5亿元,加上明年准备并网的长清二期,四大项目就投入了近20亿元。经估算,风电上网价格是每千瓦时0.61元,按照企业实际上网电量结算,每发一度电省政府补贴0.09元,大唐发一度电回收0.7元,而每年发电时间只有达到1800小时,也就是9250.9万千瓦时才是盈亏平衡点,但如今发电时间远远不足,只能是赔本赚吆喝。

  依赖政策

  三成以上收入来自政府补贴前12年基本为银行“打工”

  “理想状态下,大约需12年才能完全回本。”谢春生介绍,由于前期投入较大,风电企业短期不容易实现盈利,要将成本和收益分摊到整个建设期来看。以平阴风电项目一期为例,项目总投资为4.97亿元,风车的使用寿命为20年,测算出大约需要11.85年才能收回项目投资。“也就是说,前12年我们都是在为银行打工”。

  风机使用原理及寿命其实很简单。让风机转起来风速只要达到3米/秒就可以,仅相当于二级风,到11.5米/秒也就是五级风左右就能让它满负荷运转。只要风速达到发电要求风电机就会自动启动,如果风速太大则会自动锁死,风速不足又会自动停机。所以对适合风力发电的风资源要求很高。

  谢春生介绍,虽然前12年难以实现真正盈利,不过从20年的建设期来看,项目资本金(1亿元)的净利润率却能达到12.76%。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补贴将在风电项目运转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前期利润测算,长清风电项目一期20年利润总额为3.4亿元,其中2.45亿元为营业利润,0.95亿元为补贴收入。也就是说,补贴收入将占到利润总额的28%。而如果再从利润总额中扣除所得税,净利润为2.55亿元,如此一来,补贴收入将占到项目建设期净利润的37%。“可以说没有补贴真的没法干。”谢春生说。

  风能优势

  每年节煤3万吨减少粉尘排放303吨

  虽然风电项目政策依赖性强,但国家之所以鼓励推动上马风电项目并大力给予政策补贴,正是看中了其清洁环保的优势。一组数据显示,平阴风电一期9300余万千瓦时的上网电量,按2009年全国火电网供标煤耗每千瓦时342克计算,风能每年可以替换标煤31967吨,这也就意味着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303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74460吨,并能减少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的排放。风电场建设在当地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吸引着有节能降耗目标的政府予以鼓励、补贴。

  相关新闻

  山东密集核准6风电项目

  11月15日至11月30日,山东省内共核准了6个风电场项目。批复之密集,年内罕见。而上一次风电场项目获准还是在6月29日,中广核安丘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摘月山风电场工程项目立项。

  其实,除山东省密集上马风电项目外,全国范围内对电力领域投资近来亦猛增。国家发改委在11月3日、10日就相继公布了16个电力工程项目的批复,总投资金额达156.72亿元。此外,国家发改委于12月20日密集核准了 5个风电项目,包括4个国内风电项目和一个国外风电项目,总投资达572亿元,规模超过680万千瓦。

  另外,12月18日,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正式发布“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以及部分省区增补核准计划。此次核准的风电项目及增补项目总装机容量共2528万千瓦。其中,山东获批风电装机容量达207万千瓦,约占全国8.1%,位列已批复省份中第4位。

  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共有并网风电场57座,在运风电机组2378台,并网风电容量352.8万千瓦,同比增长122.8万千瓦,是“十五”末的99.8倍。预计“十二五”末,全省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800万千瓦以上,其中陆上风电600万-800万千瓦,海上风电200万千瓦。

  国电长清风电项目启动

  总投资4.7亿元的国电风力发电项目已通过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该项目将由国电山东电力有限公司承建,预计年前可开工。

  据国电济南长清新能源项目筹建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清风电场位于长清区五峰山街道办事处、张夏镇、万德镇、马山镇境内,距长清城区直线距离约10千米,场区地面高程为110米—450米。长清风电场场址范围面积25平方千米,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共分两期开发。总规划建设24台单机容量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和1台单机容量为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将利用山地荒坡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年上网电量预计可达9618万千瓦时。

  五峰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永胜介绍,该工程计划在五峰山街道投资2亿元,涉及德峪村、东黄村等7个村落,将建设1处风电场,6组风力发电设备。目前该项目各项手续已完备,所占用的树木、土地、道路等补偿已处理完毕。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刘天麟 摄□本报记者 苏冉

  如果说作为产业链下游的大唐风电已经感知到“寒意”,那么作为上游设备生产商则深刻体味到了“饥寒交迫”的滋味。今年以来,包括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在内的国内知名风电制造企业普遍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现象,个别企业甚至被迫裁员自救。

  而作为2009年落户济南的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北车风电有限公司日子同样“难过”。由于入行太晚,发电企业采购时又追求销售及安装使用业绩,该企业用了两年多时间才卖出100台,与华锐风电等年销售量近万台相比差距太大。记者日前走进北车风电深入感知企业“冷暖”。

  十年一剑

  北车风电落户高新区填补济南行业空白

  沿着世纪大道一路向东,车子刚拐到春暄路,“北车风电”四个大字便映入眼帘,而这里正是济南首个风电制造企业——— 北车风电产业园所在地。“你们来的正好,等你们好久了,我们现在的心情就和这天气一样凉啊。”北车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项目部部长闫兴存表示,风电制造商今年集体“入寒”,效益较往年直线下降,北车风电济南厂的日子实在有点难熬。

  谈到北车风电历史,闫兴存直言他们只是一个行业“新兵”。得知记者前一天刚刚奔赴平阴大唐风电场采访,他笑言,说来也巧,几乎与大唐风电同时,北车集团也于2003年开始调研风电市场,并于2005年正式进入风电制造领域。彼时的北车依靠其设计轨道交通的技术优势和雄厚的央企背景,先是尝试生产风机塔架业务,在逐步占据市场后,转向自主研发风电机组。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国产第一台双馈风力发电机于2006年在北车集团永济厂下线,目前全国60%以上的风机均采用此技术,可以说北车跨行进入风电领域开了一个好局。

  随后,北车集团准备将风电业务纳入其主营五大业务之一,并计划在永济厂之外建设一个风电产业园。北车当时选定了济南、天津和西安三地,正在犹豫不决时,山东省政府全力支持协调,最终把北车风电“抢”到手。2009年9月4日,北车风电产业园正式落户济南市高新区;2010年4月16日,北车风电有限公司首台1.5兆瓦发电机组成功下线。用时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的话说,北车风电产业园落户济南高新区,项目发展迅速并实现样机下线,填补了济南市在风电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空白,标志着济南与中国北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

  企业诉苦

  两年只卖出100台刚刚达到“及格线”

  虽然开局比较顺利,但接下来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据电工部部长曹书强介绍,在国家强调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后,风电制造商如同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2009年全国只有50多家风电机组制造企业,等到北车在济正式起步的2010年,全国已有上百家企业注册生产经营该业务。“可以说2010年是风电行业由盛转衰的转折年,由于制造商过多,发电企业和风资源又太少,盲目上马导致产能过剩,风电设备库存压力太大。”闫兴存介绍,供需矛盾在2011年越发凸显。《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但同期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763万千瓦,较2010年下降6.85%,这是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曹书强坦言,中国风电产业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数十年的路。资料显示,2006年,新能源法实施后,风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重点研究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沿海与陆地风电场和西部风能资源密集区建设技术与装备”。风电的高速发展得到巩固,之后的增长势头更加强劲。

  而由于国内的相关标准不规范,行业门槛低,导致企业良莠不齐。部分企业不但低价恶性竞争,而且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现在市场杀价非常厉害,大部分企业都在赔本生产,尤其是一些规模小成本低的企业降价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曹书强说。

  在北车风电看来,整机价格下降并不是最可怕的,订单太少才是困扰企业的致命“杀手”。综合管理部书记韩荣表示,业绩是这个行业独特的生存法则。他解释说,发电企业在购买风机前,最为看重的是企业的合同业绩和安装业绩,也就是说已经售出多少台风机,之前已经安装的风机是否运转良好,在调取各种营销和整机运作数据,并经现场评估后,才会决定是否购买该企业的设备。

  作为入行晚的北车风电来说,销售安装业绩恰恰是他们的最大短板。曹书强介绍,虽然北车济南厂生产的风机设备已在国内达到了顶尖水平,且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500台。但相对华锐风电那种入行早、年销售量在万台左右的企业来说,北车可以说毫无竞争力可言。从2010年第一台风电机组下线到2012年初,北车风电济南厂靠着央企背景和综合实力,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才卖出去了100台风机,而这个数字正是风电制造商的“及格线”。“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制造企业只有安装销售突破100台你才有资格跟发电企业谈,否则只能被人家挑来拣去。”曹书强说。

  困难重重

  与大唐风电擦肩过政策红利已“消失”

  采访中发现,虽然同为济南首个风电项目,作为发电方的大唐济南项目和制造商北车风电济南厂却并没有业务交集,大唐风电采购的风机来自国内另一家风电制造企业,并没有垂青北车。在北车亟待订单的情况下,身边的大唐风电却擦肩而过,让人颇为费解。

  “我们也曾努力争取过,但最后还是很遗憾,失败了。”韩荣表示,大唐和北车同属央企,在招标采购时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之所以双方最终没有合作成功,背后的各方博弈等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曹书强坦言,北车风电刚起步,很难满足大唐这种老牌风力发电企业的“胃口”,虽然近在咫尺,没能谈成也很正常。

  令北车难受的不仅是大唐风电“不理不睬”,更关键的是济南的风能指标也难以拿到。韩荣表示,风车制造商赚钱的方法其实很多,除了直接卖设备外,还可以向地方直接竞得风指标,然后再找发电企业共同开发,双发可签订合同,要求发电企业必须使用本单位生产的风电设备。

  他举例说,按规定一个县级区最多引进两家风电企业,但济南某区却一口气招进了4家单位,风资源被瓜分殆尽。而中标单位只是为了先抢占地盘,并没有实际开发,北车虽然想投资介入也没了机会,“一旦拿到风指标,没人愿意放手。”他表示,目前北车在济南还没有拿到一个风资源指标,之前的几次努力全部以失败告终。

  不仅如此,由于风电制造企业近些年纷纷上马,国家相关部门为了行业有序发展,收紧了扶持政策。比如2010年之前,国家曾要求国产发电企业必须采用七成以上的国产风机组,但此政策红利随后即告取消。起初奔着政策支持的多家风电制造企业一时间陷入了困境,市场进入了洗牌淘汰期,包括华锐风电在内的老牌风电巨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裁员压力。

  寻找机遇

  逆势“招兵买马”盯紧海外市场

  在目前行业“入冬”的背景下,作为“新人”的北车风电却捕捉到了机会。“我们进入晚,可能起步很难也有些损失,但晚有晚的优势,现在技术成熟,华锐风电等老牌企业犯的错误我们不会再犯。”闫兴存表示,北车现在处于成长初期,可以说每多卖出一台都是赚的,但华锐这些主营风电的企业却扛不住,他们从年销售万台掉到目前五六千台,都是很大的失败。

  据介绍,由于行业不景气,华锐风电日前已经给400多名员工放了假,每月只发给他们1008元生活费。“我们正在逆势招人。”韩荣表示,风电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作为北车这样的企业现在急需人才,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入了这一行就必须把风电做好。

  另外,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惨烈,产能日趋饱和,许多风机制造商纷纷把眼光盯紧了海外。北车方面透露,目前正在谈一单海外生意,进展很顺利。但中国的风电企业在国外市场也遇到了麻烦,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12月18日做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应用级风塔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并裁定中国应用级风塔存在44.99%-70.63%的倾销幅度,业内担忧欧洲市场会“跟风”对我国风电实行“双反”。

  这样低迷的市场时期,在中国北车看来却是抢占市场的好时机。“北车早就想要切入风电市场,市场低谷期才有机会能买到好资产。”近日,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向媒体证实,中国北车公司正式收购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安金风科技公司80%的股权,并已将其更名为西安永电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而作为行业排名第二位的金风科技,目前只能进行战略收缩,只能眼看着手中的“肉”被北车抢走。

  此外,北车济南装备公司3兆瓦海陆两用风电机组已于日前成功下线,海陆并进也是北车下一个战略规划。

  记者手记

  风力发电迎来新一轮机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大唐风电还是北车风电,他们共同期盼的只有一件事:期待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风电企业度过寒冬。令业内人士颇感欣慰的是,近两个月来,虽然风电行业处于低迷期,但从发改委的审批进程看,整个电力领域的投资颇有猛增之势。当前密集上马风电,能够被很好消化,得到有效回报吗?生意社能源分社翟新宇分析认为,目前风电在各种新能源中,发电成本是最接近传统能源的,并且按照预期,未来三年国内年均新增风电装机规模至少可达1300万千瓦,市场前景还是很大的。

  风车整机价格也在悄悄回涨。韩荣表示,每千瓦已经微涨到了4000元左右,终于不用赔本赚吆喝了。此外,山东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山东将鼓励海陆域风电建设,开发山区风能资源,推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着力打造5个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全省风电装机600万和1000万千瓦目标。而海上风电正是北车集团的发展目标,也许北车济南厂脱困就在来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就认为,此时投资风电并不适宜。他表示,风电行业由去年进入行业调整期,产能过剩、产能低端化、管理不善等问题有待解决。政府落实电价补贴的低效率也使风电“回暖”变得遥不可及。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风电行业回暖可能还要等到“十三五”,全球经济形势不太好,短期内都会在底部震荡。所以可能会有15%-20%的风电企业耐不过这个寒冬,但北车风电应该不在这个行列。

  (记者苏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李克强:农民工变市民要解决住房问题
  • 体育全明星投票:科比反超詹姆斯成票王
  • 娱乐蔡少芬胎盘撕裂险小产 停工1年保女平安
  • 财经盘点2012财经事件:王石明星恋最火爆
  • 科技新浪科技2012年终策划:见证
  • 博客咬文嚼字:十大语文差错 清朝老虎会耕田
  • 读书大喜又大悲:林彪一生十大经典战役
  • 教育补鞋匠24年买4套房 计划送儿女出国读书
  • 育儿俄罗斯幼童零下25度雪地冲凉水(组图)
  • 陈永昌: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红利
  • 姚树洁:中国应再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刘泳华:2012年十大最神奇品牌
  • 罗天昊:中国急需打破城市霸权主义
  • 曹彤:2012年国际金融形势评论
  • 端宏斌:乞丐其实比你有钱
  • 李迅雷:中国经济步入负债式增长时代
  • 郑风田: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方向错了
  • 曹凤岐:如何解读十八大报告
  • 赵伟:为何经济预期屡屡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