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改:三大亮点松绑民间融资
温州金改终于在翘首企盼中接上“地气”。11月23日,温州市政府在新闻通报会上公布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从711字到3883字,历经八个月浙江省温州市各部门几上几下的修改斟酌,从最初的原则性规定细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十二条内容谋篇布局温州民间资本的出路和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轨迹。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民众一直期待的利率市场化,《浙江省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细则(简称《细则》)并没有提及。
亮点1 :个人境外直投试点
在一些温州人眼中,对温州金融改革的期待都集中在了“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这一点。一方面,这是为民资寻找出路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另一方面,这不仅是创新,更能让温州人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发挥他们的商业思维。
《细则》表示,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服务体系和规范便捷、有序可控的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监管体系,制订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健全境外纠纷与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机制,加强信息与咨询服务,落实各项便利举措,推动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稳步发展。
不过,据媒体报道,“试点”政策不是完全放开。比如,个人去境外投资实业,但不得用于购房等消费类项目及股市等金融类行业。在金额方面,同样有所限制。
【专家解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个人境外直投一直是热点,也是不可回避的趋势。在温州进行试点,确实能为温州的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提供出路,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境外融资难的问题。而且,一旦试点取得成效,也将为中国外汇如何“藏富于民”提供借鉴。
从总体看,温州能走出这一步已非常不易,还是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因为,除了非常发达的民间金融,温州本身的金融系统不如上海、北京等城市那么发达,且将改革的重任仅仅托付于温州一地,或也不完全契合中国的金融实际情况。
亮点2:民资参与村镇银行
不出业界预料,在温州民间金融的出路方面,村镇银行再次成为“主角”之一。《细则》明确提到,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
除了村镇银行,《细则》在第二条也提出了参与、建立其他金融机构的意见。比如,鼓励发展商业保理机构,稳妥发展民营第三方支付机构。支持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建立完善农信担保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兴办为“三农”服务的担保机构,实现农信担保服务全覆盖。
【专家解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微博]:民间资本参与到村镇银行不意外,也不新鲜,在民资发达的温州,更是大势所趋。问题关键在于,有了民间资本参与的村镇银行需要怎样的路。一个借鉴是,温州的村镇银行或不能再走“先吸储,再放贷”这条路。
所以,村镇银行的发展就是要回到温州金改的初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将自身的定位明确为“为中小企业服务”。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村镇银行尤其是要帮扶那些本就有潜力、有创新能力但急缺资金的中小企业,而不是继续注资低端的、行将为市场所淘汰的中小企业。另外,对于坚持帮扶实业的村镇银行,国家相关部门或也可以加大优惠举措,以让村镇银行在市场中更好地生存下去。
亮点3:中小企业私募债
《细则》中,结合温州实际的还有“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形成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也称“温州指数”),做好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等。
令专家兴奋的是,“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才是《细则》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所谓中小企业私募债,是中国中小微企业在境内市场以非公开方式发行的,且发行利率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倍,期限在1年(含)以上,对发行人没有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的门槛要求,完全市场化的公司债券。
从《细则》看,第二条就提出,将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细则》第八条又表示,以“区域集优”等方式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作为控制指标,探索符合条件的地方融资平台发行私募债券;以自身收益覆盖本息一定倍数为条件,鼓励经营新项目发行资产支持票据或直接发行债券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专家解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如真能在市场中成功试点中小企业私募债的运作,这将大力助阵温州金改,并将为全国性的金融改革提供借鉴。而且,小贷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将大大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饥渴的紧张局面,这正好解决了丰富的民间资本与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难之间不可协调的关系。同时,通过中小企业私募债,具有发展潜力、科研实力强的实体企业,未来必将在市场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