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汉欲做中部门户 200亿元冲刺航空第四城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4日 04:24  中国经营报微博

  张家振 童海华

  中西部地区几个城市都将投资重点放到了“铁公机”的建设上,中国“航空第四城”的争夺也因此再度升级。

  7月26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武汉的雄心是,到2015年建成中部最大的航空枢纽,并向国内第四大航空城发起全力冲刺。《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民航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30年武汉天河机场客货运输量将“力争进入全国前5位、中部地区第1位。”

  与美好愿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惨烈现实。民航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完成客运量1246.2万人次,居全国第14位,不仅远低于成都、昆明、西安等“第二军团”,在中部地区也与长沙存在较大差距。

  事实上,抢占航空制高点的不止武汉一家,成都、重庆、长沙、郑州也对“航空第四城”的头衔觊觎已久。就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开工的第三天,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正式投入试运行,迈入“双跑道、双候机楼”时代。按照当地媒体的说法,“成都已稳坐航空第四城宝位”。

  多位业内专业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从目前旅客吞吐量来看,武汉能否成为“航空第四城”尚存诸多悬疑。而冲刺路径也远非建设大机场所能奏效,关键还要看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进展以及进一步确立经济和产业的竞争优势。

  武汉布局大航空

  公开资料显示,天河机场三期工程总投资159.59亿元,将按国内最高等级建设一条长3600米、宽60米的第二跑道和37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同时,还将投资27.9亿元建设机场交通中心。

  加快武汉航空枢纽建设正成为武汉谋求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

  “天河机场现有规模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和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阳小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要发挥带动、辐射中部地区的重任,不能仅满足在中部领先,而要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武汉早已开始布局。今年3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达成共识,并签署会谈纪要: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

  此外,在航线开拓方面,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开了巴黎、新加坡、大阪、高雄、澎湖、花莲、静冈等7个航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武汉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668.9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15万吨、航班量6.32万架次,分别同比增长10.9%、8.8%、12.8%。

  “新开航线已经成为推动武汉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数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据湖北机场集团市场部人士介绍,预计到2015年,天河机场国际直达航线将达到20条,覆盖亚洲、欧洲和美洲的重点城市和地区。“开通洲际直航将有利于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及地区总部入驻武汉,从而形成新的国际先进要素汇聚基地。”

  此外,据武汉市交委相关人士透露,考虑到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功能需求,武汉市已经明确在江夏区规划建设武汉第二机场。“一市两场”复合型国际航空战略也有望成为武汉竞夺“航空第四城”的重要砝码。

  不过,武汉市民航办负责人坦言,无论是中部门户机场还是国内航空第四城,都不是国家“划定”,而是“竞争上岗”。一旦卡位成功,随之而来的政策与资源优势愈发集中,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将十分明显,“争创中部门户,不能错失良机”。

  PK郑州、长沙等中西部城市

  “要开放,修机场;要想强,上民航。”航空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正迎来新一轮的投资建设高潮。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表示,“十二五”期间将规划布局新增82个运输机场,扩建101个现有机场,预计到“十二五”末建成通航的运输机场将达到230个左右。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吴晓也证实,“机场新建和扩建项目的批复速度确实在加快,上半年已经有二十几个项目获得批复。”而新增机场将以用于改善中西部及边远地区运输条件的支线机场为主。

  作为三大国家级航空枢纽,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分布于大陆的北、东及南部,唯中西部独缺。去年4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将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个国家级航空枢纽。

  “航空第四城”争夺战由此打响,成都、重庆、长沙、武汉、郑州都参与其中。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得益于旅游、会展、电子产业三方面的快速发展,旅客、货邮吞吐量于去年成功超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首次领跑全国第二航空军团。而二号航站楼投入试运行、第二机场规划选址也将为成都发力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此外,与武汉同处中部板块的长沙、郑州机场也在持续发力。

  2009年,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落后武汉天河机场一个位次;到了2010年底,天河机场最终还是失守中部第一,让位黄花机场;数据显示,2011年,黄花机场本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368.5万人,天河机场完成1246.2万人。

  目前,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飞行区东扩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按照2020年旅客吞吐量3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万吨的目标设计,新建一条长3800米的第二跑道和滑行道系统以及空管、消防、供电等辅助配套设施。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在持续发力,二期扩建工程将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目标设计。

  今年上半年,新郑机场实现货运量6.07万吨,航空物流增长达43.87%,增速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继续快速领跑。

  中国民用航空局与河南省政府签署的《关于加快河南省民航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也将将郑州机场明确定位为重要的国内航空枢纽。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