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市民热议阶梯电价:年度方案更实惠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7日 17:23  新民网

  【新民网·独家报道】4月26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称,本市居民生活用电将试行阶梯电价,5月11日将举行听证会。为何要采取阶梯电价?目前公布的三个方案对居民用电可能产生带来哪些变化?相关业内人士、市民今日(27日)就此展开讨论。

  分析:阶梯电价方案切合相关规定

  来自发改委方面的数据显示,根据上海市1997-2011年购售电及居民电价走势分析,受煤炭等燃料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上海平均购电价格和销售电价总体呈逐步上升走势;发改委方面同时指出,随着居民错峰意识的加强,上海居民平均电价呈现的是下降态势,“1997年平均为每度0.61元,2011年则平均为每度0.53元。”

  而来自市价监成调队的监审意见则指出,2011年电力公司全部电量供电平均单位成本为每度0.73元,居民供电成本约为每度0.89元,这也意味着居民电价与成本价存在较大缺口。

  “实际上,这几年来,随着燃煤和运输价格的上涨,居民电价的成本确实一直在上涨。”采访中,业内专家表示,居民电价与成本价之间的缺口不仅仅是上海一地存在的问题。也因此,去年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居民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促进节能环保、引导居民合理、节约用电。”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的规定明确要求了各地要将电价划分为三档,且明确了第一档需覆盖80%的居民、第二档则覆盖80%-95%之间的居民,其余纳入第三档覆盖范畴,“但具体到每一档的电量基数,各个地方是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用电量数据来制定的。”

  相关专家也强调,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统一精神,地方实行阶梯电价后,提价部分多收的电费不得用于增加电力公司职工福利,“应该按规定用途,用于弥补发电企业燃料成本上涨、居民电表改造等方面。”

  居民:年度阶梯方案可能更“实惠”

  “简单来说,阶梯电价方案,就是让用得多的就需要多支出电费;用得少的则基本不增加其电费负担。”采访中,相关专家这样告诉记者。

  那么,对于居民来说,昨日公布的三套本市居民阶梯电价各自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以一张自己3月份家庭电费账单为例,家住虹口区的市民杨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记者看到,杨先生提供的电费账单显示,3月份其三室一厅的住所用电总量为685度,其中白天(峰时)用电量为536度,晚间(谷时)用电量为149度,主要原因是上个月还是开了一段时间空调,“如果按照月度方案,3月份我的用电量有近2/3要进入第二、三档。”

  然而,随着天气的转暖、空调停用,用电量却会迅速下降,“去年5月我家的用电量不到100。”也因此,杨先生表示,如果按月计算的话,必然会出现每月或是“用不足”、或是“超太多”的情况。

  而对于考虑了不同季节电量差异的季节性月度方案,杨先生也有自己的算法,“方案把1、7、8、12月列入高峰时期,但冬夏的时间、冷热程度,不可能这么精确。”杨先生说,考虑到空调是用电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这一方案在他看来也不是特别理想。

  也因此,在杨先生看来,年度方案是相对来说最经济实惠的,“可以以丰补欠,有几个月用得多了,其他月份就会自己控制一下。”但他也坦言,这个方案的节能减排约束力,明显不及前两个。

  建议:错峰用电引导措施还可更明显

  采访中,对于此次公布的三套阶梯电价方案,相关业内专家、市民也有自己的建议,“从节能减排角度来看,除了充分体现通过用电价格按照用电量增加而逐级递增、引导居民节约用电外,也要体现以往已经采取的分时电价政策的引导作用。”

  相关专家介绍,本市目前采取的分时电价,主要是通过峰谷分时的电价政策,引导居民主动错峰用电,“现在深夜用电,也就是谷时段的电价是平时段的一半。”

  然而,从现在公布的三个阶梯电价计算方案来看,相关人士指出,分时电价的计价方式尽管在三档电价中仍予以保留,但可能并不能完全体现其优势。

  仍以市民杨先生家今年3月的电费账单为例,其白天(峰时)用电量为536度,晚间(谷时)用电量为149度,如按现有计费方式,谷时的149度是全数被纳入半价范畴的,相当于是度数减半;但如果按照阶梯电价的计费方式,谷时的这部分用电量会被全数计算在用电总量中,随后再根据三档计费标准进行核算。

  也因此,不少市民建议,在三个阶梯方案中,对错峰用电的引导措施能够体现的更为明显,“比如将谷时的用电量计算入用电总量时,能否以半数计算?”(新民网记者 李欣)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