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民不领情 青岛投入40亿元植树增绿遭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9日 08:17  中国广播网微博
一些地方种植的树木占据了整个人行道(网友供图) 一些地方种植的树木占据了整个人行道(网友供图)

  中广网青岛4月19日消息(记者杨钧天 王伟)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期青岛市展开大规模“植树增绿”工程,现在工程正如火如荼展开,与此同时,市民的质疑甚至不满情绪却越来越强烈,在网络上也引起广泛关注。中国之声记者调查发现,市民对于植树,绝对欢迎,但是在植树增绿的决策和推进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行动轻解释,引发市民质疑和不满。很多市民都想知道,植树造林是好事,但为什么植树过程中总感觉有些别扭呢?

  青岛“植树增绿”引发市民不满

  沿香港中路至太平路(栈桥)、莱阳路转入八大关,前行至东海中路直到奥帆中心(心海广场)这条线路一直是青岛人的骄傲。其中高出海滨的燕儿岛公园一直是这里的居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不过自从一个月前这里开始栽树,一些居民反映感觉还是有些不方便。

  居民:刚栽树的时候,车还多,也真是不方便,可能栽完了也许还能行。但是现在孩子只能在两个小广场(活动)

  记者:原来是草坪可以进去?

  居民:是的,可以进去。原来这里都是草坪,现在基本上没有草坪了。

  这位老人还领记者来到一处新栽的树丛前,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有一簇一簇不知名的野生植物,很是好看,不过为了给新树挪地方,这些野生的植物也随之消失了:

  居民:野生的那种,就和芦苇似的那么长。

  记者:现在呢?都没了?

  居民:没了,一点都没了,哪儿还有?

  记者还注意到,在燕儿岛公园里随处可见“应急棚宿区”的标识,不过之前标识周围本是草坪,现在已经被大大小小的树木和灌木取代,这意味着燕儿岛公园逐步丧失了“应急棚宿区”的功能。

  被质疑“毁草种树”

  记者又来到青岛市另一重要公共场所——汇泉广场,市民一直对这里的草坪怀着深厚的情感,但本月4号,一张网络图片引起青岛老老少少的关注。图中,汇泉广场的大草坪被铲得“光秃秃”。随后 “毁草种树”的消息传开,市民庞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别提有多急:

  庞先生:当时已经翻了地了,把所有草坪都已经铲除了!(当时)群情激愤,然后政府出来一个发言,我们这块儿是因为草坪到期了(要更换草坪))汇泉广场的草坪对于大家意味着什么?再也没有第二块,唯一的,是青岛唯一的。从青岛开埠开始,这么多年以来,始终保留在那里。

  4月5号,园林部门出面说明,草坪被铲是为了对其进行更换,“毁草种树”是个误会,不过没想到,很多市民还是将此事,同如火如荼的城市植树工程联系在一起。进而引发公众对植树增绿工程的种种疑问。热心市民蓝先生(化名)回忆,自己是在今年三月,隐约听说政府部门要开展植树增绿计划,突然有一天,有市民将高架桥下背阴处竟然也种上树的照片传到网上,蓝先生(化名)坐不住了,按照网上提供的地址他特意找到那批树,结果让他哭笑不得:

  蓝先生:这时候我就看他们给那些树(栽在桥下的)浇水(洒水车)这时候是青岛下了一晚上的雨,又下了一个白天(雨),下午雨停了,四点半开着水车给树浇水。桥底下这批树他们(园林部门)解释说,因为桥底下是临时的,因为市民有误会,我又挪到旁边去了,既然旁边有地方,你为什么不早就种在这个地方,你为什么非要在树底下种呢?

  公交车站被新栽小树侵占

  这是植树行动的目标是树木的“高大密厚多彩”,在市区一些地方,市民发现,新栽树的密集程度超过想象,在青岛著名的八大关景区,记者注意到,相当一部分新栽树木挤占了本不宽敞的人行道。而在青岛市政府门口,一个公交车站更是被新栽下的小树挤得没了地方,只剩下站牌,这样的植树让市民感到无奈。

  市民:桥底下种树、插秧式种树。哪一个城市的规划者扒开人行道种树的?人行道呢?让我们的市民都走马路吗?交通事故少一些了是吧?

  有的市民还认为,城市植树的作用在于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早已名声在外的风景区突击种树,相反远离海岸的区域植树工作却进展缓慢,这植树工程到底是该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市民:青岛市的树应该种在什么地方,种树不管是种多少,还是应该从里向外来,还是应该先解决青岛市的老工业区,现在老工业区的废弃了,废弃以后相当大是空地,你像四方区,所有的国棉厂子的宿舍,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宿舍全部集中在那个地方,条件相当差,这样一些地方你不去解决空气质量问题,你到海边上去解决空气质量。

  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朱煦也赞同这一观点,植树造林势在必行,但在实行过程中,也要分清主次。同时他分析,这次植树增绿工程改变了海岸线原有景观,这让市民一时难以接受:

  朱煦:我们通常都会知道树与树的间距或树栽种的地方,都应该有一个常态常识性的共识,但是我们要是把树栽的过于密集,或是在不适于栽树的地方强硬去栽树,那么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一定是不适的。因此这样的事情,成为当地市民甚至被全社会广泛议论的一个焦点。

  投入资金四十亿元

  这场围绕种树引发的争议始于今年三月,按照当地媒体之前的报道,青岛五市七区今年开展“植树增绿”工程,投入资金四十亿元。希望在“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五年再造一个新青岛”。按照计划要求,其中80%以上的任务要在5月底前完成。

  市民们还关心,市民们还关心,这种被归结为“高大密厚多彩”的栽种模式究竟是在美化城市还是在破坏城市原有的景观?为什么要一下掏那么多钱来种树呢?

  青岛市园林局局长杨湧这次处在了风口浪尖,当被问到为什么在市内一些区域,树木被栽的如此密集,杨局长解释说这是出于空气净化的需要:

  杨湧:就是密植的问题,因为这次我们增绿补绿其中一个就是要密植混交,密植混交的主要原因是增加阔叶量,阔叶树的量,是为了增加绿量,增加绿量对氧气的释放,二氧化碳的吸附,特别是颗粒物的吸附,就我们通常说的PM2.5的吸附作用是非常强的,他比草皮要强了50倍,因此密植是科学密植,合理密植,而不是无度的密植。

  尽管园林部门承诺努力使得栽下的树能够存活,不过并不能平息公众的质疑,有市民就算了一笔账,园林部门给出95%的存活率就意味着有5%的新栽树可能会损失,5%看似不多,但想到40亿的投入,损失可能相当惊人。杨局长则表示,成活率95%并不意味着5%损失由政府买单,群众的担忧是误解:

  杨局长:你要求我栽的树百分之百的活,那是不讲科学,也是不讲道理的,因此我们有规范的就说,成活率要达到95%,95是指允许你死5%,这是个正常的规定,但是1年以后,2年保活,死的树你要给我补上,交的时候是百分之百活的交给我的。

  在燕儿岛公园内,原来的应急棚宿区被种上了密集的树木

  市政热线园林局均无回应 市民成皮球

  其实接受采访的市民毫不怀疑“植树增绿”工程的良好初衷,既然不反对种树,公众究竟又在质疑什么?发生“毁草种树”的误会之后,青岛市民小攀(化名)和朋友们开始关注“植树增绿”工程,但他们发现,有关投入大量资金植树造林的消息,之前大家几乎一无所知,而致电相关部门求证,结果却令人失望:

  小攀:在我第一时间求证的时候,无论市政热线还是园林局,也都没给出回应,甚至当时他们的态度就是:他觉得这个事儿已经定了,你问这个干什么,他们的态度就是很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去问(质疑种树),但是越来越多人过问之后,过了一个星期了,青岛发布才在下午五点发了这个(微博)。

  热心市民庞先生(化名)也向记者讲过类似经历:

  庞先生:打过一个电话,市园林局。态度非常好。我问:八大关那边人行道都给撬了(种树),这是怎么回事?对不起,这个事儿不归我管。我应该找谁呢?我也不知道,然后就啪挂了电话。就这么简单。

  记者调查发现,还有热心市民辗转打过多次电话,结果却是被当做皮球踢来踢去,这种“被忽视”或许才是青岛市民所质疑的焦点。这么大的工程、一次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只有被动接受事实,没有任何事先听证讨论,大家提出质疑,有两星期都是一言不发,这种近乎傲慢的做法,让一些市民难以接受。

  位于青岛市软件园的这片密集种植的树林,被网友戏称为“密集阵”近防系统

  小攀(化名)告诉记者,现在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青岛的变化,希望自己的参与,能让家乡变得更美好。中国之声特约评论员朱煦就认为,植树工程所引发的不同声音,恰恰反映了青岛市民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良好愿望,同时也反映出市民对公共信息透明的强烈诉求:

  朱煦:近期《求是》杂志发表温家宝总总理的重要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温总理在文中指出,只有在广泛有效的监督之下,才能有效监督遏制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即使目的是有利于城市环境,也不等于你的具体行为就具有了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因此城市管理者或决策者,只有虚心听取民意,公开决策过程,才能使你的管理赢得更多信任、求得更多支持。

  最新消息显示,昨晚十一点刚过,青岛市政府官方微博发出消息,承认在“植树增绿”的过程中,存在“局部区段栽植(树木)过密、设计方案公开不及时、前期论证不细致、与市民沟通不主动”等问题。青岛市民的诉求等来了政府的回应,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有关事件最新进展,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