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荣:改善民生是最大的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4日 08:52  新华网
新华网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 新华网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

  新华网记者 王运才 蓝天蔚 戴艳

  2011年,江西改善民生的步伐走得坚实有力,民生工程66件实事全面完成。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诸多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江西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每年解决一批带普遍性的民生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就改善民生等话题接受了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记者的专访。

  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

  记者:记得您曾经说过,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这些年江西一直也是这么做的。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江西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哪些事?

  苏荣: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我们江西瑞金作了题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谆谆告诫我们,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最重要的是“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现在重温这篇讲话,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江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财力并不宽裕,但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到新增财力“四个倾斜”,即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倾斜。从2007年起,江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每年解决一批带普遍性的民生问题,这些年全省累计投入1550多亿元用于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

  今年,我们将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统筹兼顾、可持续实施”的原则,继续加大投入,在去年基础上新增150亿元,省财政共筹集财政性资金约500亿元,用于进一步改善民生。我们将重点围绕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社会事业、住房保障、扶贫开发、群众生产生活等八个方面,集中办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70件实事。

  我们相信,随着民生工程的深入实施,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一定会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保障性住房建设要好事办好

  记者: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的民生工程,也是您最为牵挂的具体工作之一。目前江西的保障房建设进展怎么样?江西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苏荣: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力加以推进。

  2011年,是江西保障性住房建设总量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全年实际开工32.6万套,开工率为102%;主体完工20.5万套,完工率为64%;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万户;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基本建成50%以上,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今年,我们将积极探索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租住房“三房合一、租售并举”,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3.1万套,力争30万套,建成18.22万套以上,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8万户。

  我们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件好事要办好,关键要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确保工程质量。这是群众最为担心的问题。造房建楼需要精于算计造价,但绝不能算计群众。不错,保障房是低价房,但绝不是低质房。从去年开始,我们大力推行工程质量管理“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推行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百分之百设立工程质量责任永久性标识牌,百分之百推行工程质量安全远程视频在线即时监控。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国推广。

  二是确保分配公平。这是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关系保障性住房建设成败的“生命线”,也是对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一个重要考验。为此,我们在全国率先实施“三级审核、三榜公示”资格准入制度,在房源分配中坚持“统一摇号、公开销售(配租)、电视直播、全程公证”制度,确保租售环节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确保功能齐全。这是受益群众最为期盼的问题。我们始终强调,要让保障房有好的环境,入住群众有好的心情,住得有尊严。在选址上,尽可能选择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在配套上,尽可能做到小区幼儿园、公共用房等设施齐全,道路、绿化完善,水、气、电配备到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只有百姓住得舒心,我们才能安心。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责无旁贷

  记者:您一直非常挂念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问题。去年上半年,您听说一个地方非法采矿造成当地490多名群众患矽肺病后,放下手头工作亲自赶到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对全省矽肺病患者的治疗问题一揽子给予解决。

  苏荣:是的。去年3月20日,省委办公厅的一份材料反映,九江市修水县上衫乡因10年前非法采矿,造成当地490多名群众患矽肺病,100多名患者已经病故,还有100多例疑似病症。我看后感到非常震惊,心情非常沉重。当我赶到上衫乡实地察看时,发现实际人数比原来掌握的还要多,而且还有其他地方的群众。我们现场研究决定,只要在省内得的矽肺病,一律实行统一政策,这样就使全省1300多名矽肺病患者都得到了妥善治疗。考虑到修水离南昌较远,患者来省里透析往返、食宿等费用太高,我们当场决定,将两个乡镇卫生院列入全省卫生院改造计划,并购买两台透析机,由省医院进行培训,所需资金一次性研究确定,全部予以解决。同时责成有关部门,对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业主和干部实施责任追究,绝不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一项基本职责。近年来,在医疗卫生方面,我们推行了三大民生工程,即2009年的“光明·微笑”工程,2010年的儿童“两病”免费救治,2011年的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工程。全省累计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8.1万例、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8119例,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11例、白血病患儿359例。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和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救治,为20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同时,大力推进血防工程,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血吸虫病疫区实施综合防治;设立省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一批新的妇女儿童民生项目。

  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记者:这几年江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受客观因素制约,依然有一些地方比较贫困,老百姓的日子还比较困难。您能否谈谈如何帮助和带领这部分群众脱贫致富?

  苏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按照中央新的扶贫标准,江西有3400个贫困村需重点扶持,还有38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1.1%。帮助和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是江西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我们要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确保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实现“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五大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打好五个方面的攻坚战:一是打好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攻坚战,统筹省级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继续给予重点扶持;二是打好加快贫困地区“三农”发展攻坚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三是打好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四是打好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攻坚战,尽快使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五是打好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攻坚战,增强立足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这里,结合江西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我谈一谈中央苏区的发展振兴问题。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达25万多人,占全国的1/6,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了巨大牺牲。加快以赣南为核心的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既是老区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根据中央关于支持、扶助革命老区发展的精神,去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的战略构想,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们正会同国家有关部委抓紧研究制订支持中央苏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并力争成为全国区域性发展战略。总体思路是,结合实施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制定扶持中央苏区发展振兴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政策体系,探索支持中央苏区发展县域经济、完善社会事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创新体制机制的新途径。今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中央苏区县和不是中央苏区县的国定、省定特困片区县,每个县每年安排1000万元,连续安排10年,让中央苏区人民群众尽快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