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者:月薪低于两千五不干 用工单位:大幅提薪不现实
本报记者 汪丹
“用工荒”这个词几乎每年春节后都会蹦出来。记者近日走访各主要人才市场发现,“用工荒”在本市的表现不是一工难求,而是招工的难招到人,找活儿的找不到符合预期心理的活儿。专家认为,导致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薪水的高低决定了求职者的去留。
月薪两千五才够用
早晨的气温在冰点徘徊,冷风呼呼地灌进脖子,小孙缩着头,取出一张小纸片不断抄写着。他的面前是一排橱窗,有的玻璃很久没打理了,泛着暗黄。他几乎要贴在上面,才看得清里面密密麻麻的招聘信息。
“餐厅服务员干吗?”一个招聘人过来询问。“我只干车床技术。”小孙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显得有些烦躁。“哎,我这里招车床技术员,每月两千,你来吧!”另一个招聘人员赶紧招呼他。“低于两千五不行。”小孙摇摇头。
正对着橱窗的是一间大屋,里面有三十多家用人单位在摆摊。安徽人小庄转了一圈,没找着合适的。“之前那份工开我两千多,根本不够用。每月合租花五百,吃穿花一千,剩下千把块,还得分出点寄给父母。这次我就瞄准了每月超过两千五的活儿。”小庄说,和他一起来京干活的同乡都没回老家,“尽管在外打拼不容易,但大城市的机会总比小地方多!”
在事业单位干啥都好
记者大致数了数,厨师、司机、餐厅服务员、保洁员、送货员、接线员……市场内提供几十种岗位,并不算少。相较而言,戴了事业单位、国营或知名企业帽子的岗位,更受青睐。
人才市场西头,一家物业公司正在招聘保洁员。很普通的岗位,却由于工作地点在中央电视台新址,引来关注无数。王启发四十出头,一个劲儿地跟招聘人推荐自己,“我能吃苦又踏实,招我没问题。”对方问:“大哥,你干过清洁吗?”王启发顿了顿,“没有。我学呗,不难。”
另一家媒体正在招聘发行业务员,招聘人忙得只有递申请单和收申请单的时间。大专学历的刘刚一看给上保险、发饭补,工作满一年还能享受结婚、生子礼金,立刻跟招聘人敲定下午去面试。“事业单位稳定有保障又体面,干什么都好。”
冷门岗位难招人
“小伙子,看你这身材和长相,最适合干保安了。”人才市场内,一家保安公司招聘人热情地“规劝”。被劝的男孩1米8大高个儿,很是扎眼。他犹豫了一会儿,走向了下个摊位。“人家还瞧不上咱们。”招聘人自嘲地笑笑,重新寻摸。
记者也遭遇了一次围堵。“姑娘,找工作吗?来看看咱们公司吧。”高先生负责一家咨询公司的招聘,摊位前乏人问津。“你这里是做什么的?”“我们专门为企业管理提供培训和咨询,平时打电话联系业务就行。”看见记者询问,几个求职者也围了过来,听完业务介绍满脸失望。“没什么发展前途。”一位母亲跟女儿摆摆手。
“一上午才填了一张申请表,这五百块的摊位费花亏了。”高先生向前来换班的同事诉苦。
“包吃包住”不敌加薪
许女士负责一家文化演出策划公司的招聘。尽管“包吃包住”的条件很有吸引力,但薪水却成了拦路虎。“办公室助理才一千八啊?”一个年轻女孩嘀咕了一句。“姑娘,不少了!你平时就接接电话,或者打文件、发传真,很轻松的。”
女孩走到旁边的摊位,填了一张“饮水机推销员”的申请表,月薪两千二。“这个好像不包吃住。”同行的朋友有些犹豫,女孩露出一个“你不懂”的表情,悄声说:“说是包吃住,其实都从工资里扣了。还是多拿点钱划算。”
许女士见状,撇了撇嘴,“我们去了好几家人才市场摆摊,来的人不少,就是要求高。几年前,公司给厨师开一千二,音响安装员八百都有人抢着干。不过,虽然招工形势不如前些年,但我们也不担心。这两周大部分岗位都招到人了,还剩几个空缺,总会有人来做的。”
分析
劳动力不缺 缺的是薪水
“2006年我在宾馆做保洁员时,一月才给七百。现在我侄女一月赚两千二都把工作给辞了。”雍和宫人才市场外,谭女士攥着给侄女填的求职申请表,忍不住感叹。
近几年,经济在发展,劳动力收入的脚步却跟得有些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易定红认为,尽管每年春节后都会热炒“用工荒”,但与其说它是一种规律,不如说是一种对节日感受的放大效应。返乡过节未归的人的确造成了京城部分劳动力的流失,但总体来看,招工岗位、求职人数并没有大幅减少。其中,事业单位、国营或知名企业凭借其较好的待遇和号召力,招工不愁。
今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也曾指出,招工难和就业难正在趋于常态化。一项调查显示,求职者对工资的期待值越来越高,月薪一千五百元以下的岗位很难有吸引力。
“有观点说,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至枯竭,我对此持否定态度。劳动力市场并不缺人,从根源上说,薪水才是招工的拦路虎。”易定红说,作为一线城市,北京的生活成本在不断上升,但劳动力收入却没有相应增长。这也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和政策取向还没有完全转换过来。求职者本身可能存在着求职意向不明、眼高手低、盲目追求高收入等问题,但工资水平仍然是决定招工成败的核心因素。
采访中,记者发现,正规招工企业的待遇里都有上保险这一项,三险、四险、五险不等。但这些企业都表示,要大幅提高薪水不现实,压力很大,“顶多提高一两百块钱。再说,现在还没到一个人都招不来的地步。”对此,易定红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减税等措施帮助其提高工资水平。社会学家洪大用也指出,求职者应调整心态,不能一味追求高薪,如果不具有岗位所需能力,同样会遭遇求职失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