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公布在即 央企引领投资潮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0日 12:5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陆培法

  重庆沿江景色。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有望于今年一季度公布。

  西部开发仍重投资

  据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十二五”期间,西部大开发战略仍将被放在区域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在全国经济下滑的趋势下,西部地区仍要保持高速度增长的趋势,而依靠本地区资源能源优势、进行大规模投资拉动则是西部“十二五”的发展主线。

  四川省社科院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世庆告诉记者,中国西部的脱胎换骨主要是因为其发展不再走沿海的“老路”,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城市产业转移的有效平台。

  刘世庆说:“在产业转移规律推动下,中西部已出现‘四小龙’(四川、重庆、内蒙古、广西),未来5年将领跑全国增长。今年,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已开始走向缩小的道路。”

  为了推动西部大开发,国家布局了一系列区域政策强化这一地区的投资优势。这些区域政策从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到各大经济区再到各种新区等,逐渐细化,而且越来越密集。

  “十二五”期间呼包银、兰西格、天山北坡以及陕甘宁等经济区将会陆续布局西部。此外,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王庆云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推动黔中、滇中、藏中南、宁夏沿黄等经济区加快发展。

  西部再现投资潮

  从2010年开始,世界信息产业见证了一场大迁徙。惠普(微博)、戴尔(微博)、英特尔(微博)、富士康等信息产业巨头今年从中国沿海城市迁至西部,促成中国西部“硅谷”的形成。业内人士预计到今年底,全球2/3的iPad将是成都制造,而全球1/3的笔记本电脑则将为“重庆造”。

  除了信息产业企业外,物流、金融、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汽摩、消费、医药等产业的国际大品牌,比如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德国巴斯夫、美国思科、香港兰桂坊集团也都相继到中国西部捞金。历史性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重庆签署,更带动了大批台商“西进”。

  “西部市场对于奔驰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我们在西部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增速比其他城市要快得多。”奔驰中国销售副总裁蔡公明对记者表示,“未来更多的网点将会考虑在西部布局,在销售大区设置上也将在今年增设西部区,通过西部区的设置来更有力地推动西部市场的拓展。”

  央企“西进”引领投资潮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先锋队”,凭借其自身优势和政策导向,加大西部布局力度,近年来集中、大规模在西部地区投资,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记者从2月4日召开的央企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产业援疆项目对接成果汇报会上了解到:去年在疆中央企业新开工项目共196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4580多亿元。今年,投资总额达7240多亿元的178个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

  按照规划,中石油未来将再投入3000亿元以上,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规划2015油气产量达到5000万吨,在炼油化工方面,规划炼油加工能力从2010年的2150万吨提高到每年3000万吨。

  在陕西,近期中国建筑中国水电、中航重机、国电等央企先后携巨资投入陕西经济建设。

  西部大开发十多年,中央企业大举西进与西部经济快速发展互为因果,成为西部大开发走向纵深的重要特色。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