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入世十年有七年进口大于出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2日 16:00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2月12日电(记者吴宇)今年以来,平均每天都有超过6.1亿美元的进口货物从世界各地涌入上海,这一规模约为2002年水平的5.6倍。相比上海每天出口的商品货值近5.7亿美元,进口大于出口。

  这一海关统计说明,上海对外贸易每天都产生4000多万美元的逆差。

  来自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一项分析显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间,其中,上海有7个年头的进口大于出口。这与全国持续多年的外贸顺差局面形成了鲜明反差。

  近日发表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指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了13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部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对此,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专家罗志松认为,上海近十年来的进口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即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广阔市场,特别是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趋稳,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

  统计显示,加入世贸之初的5年,上海进口高速发展,外贸逆差呈现从高到低的“抛物线”特征。2002年到2006年的外贸逆差依次为86亿美元、155亿美元、130亿美元、49亿美元和3亿美元。

  在经历了2007年到2009年的3年小幅顺差后,上海外贸从2010年起再次进入逆差区间。当年外贸逆差达73亿美元,今年前10个月就达到了145亿美元,全年对外贸易逆差局面已成定局。

  特别是自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上海进口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增添了动力。

  从国别市场看,上海今年1-10月对日本、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东盟、拉美等新兴经济体的对外贸易都呈现逆差。其中,对日本逆差达88.36亿美元,对德国逆差达75.75亿美元,对澳大利亚逆差达18.11亿美元,对马来西亚逆差达93.9亿美元,对南非逆差达3.21亿美元,对整个拉美地区的逆差达25.28亿美元。

  从商品种类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上海进口的“主力军”。但今年1-10月,上海纺织服装和农产品进口迅猛,增幅分别达26.3%和60.3%,显示出相关内需消费的活跃。钻石、手表、葡萄酒等单类消费品进口也呈现持续高速增长之势。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统计,2010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以进口商品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国际性展会232个,累计展览面积近600万平方米。为进一步扩大进口,上海还与丹麦、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合作,建立了6个“国别商品进口中心”;在上海世贸商城建立了国际贸易常年展示交易中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