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裕彤可能成华人新首富 周大福拟上市集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8日 11:22  深圳商报

  周大福拟上市集资220亿港元

  深圳特区报驻香港记者 刘秋伟

  郑裕彤,香港大富豪、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周大福珠宝金行掌舵人,目前个人资产702亿港元,在香港超级富贾中排名第四,与首富李嘉诚的2028亿港元相距甚远。

  然而,一个最新的消息显示,李嘉诚独占华人首富位置18年之久的格局或许将改变:郑裕彤旗下的珠宝旗舰周大福珠宝将于11月28日正式路演,启动国际配售,计划募集资金157.5亿元至220.5亿港元。如果一切顺利,周大福有望在12月15日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全球下半年规模最大的IPO。

  投行估计,持有周大福珠宝74%左右股权的郑裕彤家族,上市后市值将超过1700亿港元,大幅增加的账面财富,或将使郑裕彤这位85岁老人的总资产,暴涨超过2400亿港元,远远超越82岁的李嘉诚财富,从而成为新的华人首富。

  ■ 深圳特区报驻香港记者 刘秋伟

  1

  15岁避难投靠“周大福”

  周大福是国内消费者广为知晓的品牌,许多人都以为它的幕后老板姓周。其实,它的老板就是郑裕彤,而创办人才姓周。

  郑裕彤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县(今顺德市)一个贫寒家庭,父亲郑敬治是一名绸缎庄伙计。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进犯广州、香港,唯独没敢践踏澳门。15岁那年,郑裕彤被迫辍学。当时,父亲只好将儿子送往澳门,到挚友周至元开的金铺去当伙计。

  而这个周至元,便是周大福的创始人,也是郑裕彤的“准岳父”。

  郑裕彤投奔周至元后,从最辛苦的店面工作开始做起,每天扫地、擦灰尘、洗厕所、倒痰盂等等,里里外外的清洁工作,无一例外。但懂事、勤劳且聪慧的郑裕彤,很快就得到周至元的信任。

  有一天,周至元派郑裕彤到码头接一位亲戚。当时,码头过往海船不断靠岸,人流不息。郑裕彤看到一位南洋商人向路人打听在哪里可以兑换港币,便热情地上前搭讪:“到周大福金铺可兑换,价格公道。”年纪尚小的郑裕彤虽口齿不伶俐,却在众口之争中赢得了信任。商人随他来到“周大福”,开创了一笔新的生意。后来,周至元发现郑裕彤在这方面显出过人的智慧,于是继续派他发展这项工作。此后仅半年时间,周至元就提升郑裕彤正式在金行当学徒,而且在当学徒还未满3年就荣升他为金铺掌管,负责铺面的日常经营。

  后来郑裕彤才知道,父母亲与同在广州绸缎庄做过伙计的周至元一家是患难之交,情同手足。周、郑之妻又同时有喜,于是两家“指腹为婚”约定了亲家。

  再后来,在周至元的主持下,郑裕彤与周家的掌上明珠周翠英结为连理。那年夫妇俩同是18岁,其后50余年直至今日,夫妻俩始终相敬如宾。

  2

  发财全靠“勤”和“诚”

  1946年,21岁的郑裕彤被派至香港开设“周大福分行”。

  1956年,周大福另一位周姓股东年事已高,便把所持股份让予郑裕彤,颐享天年。而周至元有3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愿意继承父业。周至元也想将自己的股份转给郑裕彤,却被不想依靠岳父“福荫”的郑裕彤婉绝。

  也是那一年,周至元将生产全部交到了勤恳打理金铺生意、且锐意进取的女婿手中。从此,郑裕彤开始了他在金店王国的主宰生涯,并将“周大福”这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郑裕彤接受的是金铺旧式的带徒教育方式,但是他并不守旧,甚至超前具备现代人的经营理念。执掌周大福4年后,郑裕彤一改原有的资本结构模式,邀集同事,组建资产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这也是香港金饰珠宝业最早的有限公司机构。

  与其它金店不同,周大福采取了现代连锁店的形式,统一门面、铺位、装修、摆设、款式、价码以及店员的衣饰服务等。而这些决策背后,已经折射出时年只有三十多岁的郑裕彤非凡的商业眼光和锐意创新的冲动,也使得坐拥越来越多资本的他,不断以大胆作风建筑着财富巨厦。

  当时,具有半个多世纪的香港金银贸易场,交易黄金的成色一律为99%,有些金的成色甚至只有七八成,而郑裕彤却大胆投入资金,首创制造了“999.9金”,率先开创了曾经遭到各间分行经理反对和业界讥笑的金饰制造新工艺,引领了消费领域的新潮流,且在1984年被规定为香港黄金首饰的成色标准。

  郑裕彤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新市场,短短几年,“周大福”分行便已增至11家。周大福1960年的盈利达到了500万港元,之后营业额更直线上升至以亿为单位。

  有人说,郑裕彤这个乘龙快婿是靠运气发的财。郑裕彤却说:“香港是个充满无限机遇和挑战的地方,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面对挑战是每一个人都回避不了的。关键在你如何去辨识,有无足够的心理准备。”

  1977年,已是公众人物的郑裕彤还专门对媒体解释道:“所谓事无幸运,幸运只不过有一两次,而不会永远存在的。所以‘勤’最重要,其次,‘诚’也不可以忽视。”

  不少接触过这位大富豪的香港人都感叹,在这位以“鲨胆”著称的大富豪身上,居然没有多少盛气凌人的霸气,反而时常能从他坦诚柔和的表情中,感受出他的许多平民气质。

  3

  进军地产业打造新“王国”

  周大福珠宝行开业80多年,却一直低调。所以,在显赫的郑裕彤家族中,更引人注目的资产,恐怕是新世界发展的崛起与发展。

  1952年,郑裕彤第一次投资地产,在跑马地建蓝塘别墅,占地约3700多平方米。更大胆的是,城区外围的地皮既低廉又容易购得,他偏将目光盯住闹市,买下位于铜锣湾商业区最旺的怡和街、百德新街与记利佐治街之间的三角地,在上面盖了一幢在当时属豪华级的香港大厦。

  1967年,香港受内地“文化大革命”影响,许多富人都将土地、楼宇低价抛售,郑裕彤却大量购置地产。3年后,他在地产界的“根据地”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事实证明,香港楼市也正在此时复苏。郑裕彤独资或合资买下的20余个地盘价格扶摇直上,也令他的财富成几何级数增长。

  1980年代,他又与香港贸易局合作建成拥有世界上最大玻璃墙的香港会展中心,名列亚洲同类建筑之最,并合资收购加拿大最宏伟的商业住宅民群。

  1990年代,他又大举进军内地,投资建设事业。在北京、广州、西安、杭州等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他投资的酒店、艺术中心和高速公路等。在这些项目中,赚钱已经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例如,与北京市政府合作改造崇文区旧城等。

  100多亿投资这个旧城改造项目,郑裕彤说:“这些不是商业性的,为什么呢?我认为一方面,我要帮助北京市政府把道路改好些,将一些破旧的房子拆掉了建新的,北京作为重要的精神形象,如果不把它建得漂亮点,外国人来了,看起来就不那么像样,所以我有这个心。另一方面,我本身是香港人,是中国人,帮助我们国家,这件事我认为是做得很对。”

  此外,郑裕彤还热衷投资酒店业,大肆收购海外酒店,组建全港最大的酒店集团。

  纵观郑裕彤在地产上的经营举措,都是投资10亿港元以上的大型工程,利润也同样是天文数字。经过数十年精心打造,终于奠定其令人瞩目的地产业“王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