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曲无证上马小水电 专家痛斥“不要命”
今天《经济半小时》将继续关注水流困局。违规建设水电站,这样案例并不少见,但前不久我们栏目接到线索,说刚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一年的舟曲正在建设许多水电站,这些水电站既无环评审批,也没有做地质灾害的审核。我们的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向有关专家询问这些水电站可能会对舟曲的地质结构带来怎样的影响。
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灾害造成1471人死亡,294人失踪 ,2500多人受伤。中央和甘肃省投入资金五十亿两千万,用于舟曲灾害重建、恢复生态。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质研究科学家、地质学家徐道一了解到,舟曲泥石流导致41个在建、已建水电站工程合计扰动地表面积达322.83平方公里,弃渣达3834.8万里立方米,这些工程与弃渣既破坏了河岸山体的稳定,巨大的石块又容易在狭窄河道中形成“自然坝”造成堰塞湖。
地质学家徐道一,成功预测了日本大地震。
孙文鹏告诉记者,西南、西北地区的山不是一个土包,是峭壁,切的很深的峭壁,本身就是不稳定,再加上山的地质岩石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因水一泡,松散的岩石哗一下子就下来了。
两位年过八寻的老地质学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去年发生特大泥石流的甘肃舟曲,正加快上马水电站项目,目前全县审批立项的水电站已经有68家,而舟曲所在的整个白龙江流域,水电站项目已经超过了1000座,两位地质学家为此忧心忡忡。
徐道一说,他们不笼统的反对水电站主要反对的地质构造和活动,地形很复杂,这样的地区有可能就是造成很大的灾害的。在他看来,地形上的急变和反差,以及气候条件,使包括白龙江流域在内的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富集。但也正是由于地壳结构和地质构造的极不稳定,水电开发也伴随着引发泥石流等高地质灾害的风险。这个看法,得到了同为地质研究科学家孙文鹏的支持。
孙文鹏也表示,看到它又要建水电站,也许才知道水电为何搞成这个样子。孙文鹏告诉记者当时一听水电站变成这个样子,他义愤填膺地回答说简直是不要命了,简直是太冒险了。这些老专家的担心是多余的吗?我们的记者也立刻赶往舟曲,实地了解这些水电站给舟曲地质结构带来的影响。
作为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河流,白龙江长约600公里,经四川省若尔盖、甘肃省迭部、舟曲、宕昌、康县、文县等县区,一路曲折流向四川,从四川昭化县注入嘉陵江。这是位于四川若尔盖和甘肃迭部交界处的白龙江,江水清澈见底,宛如一条绿色的飘带,流淌在高原上。进入甘肃迭部县境内后,山势变得险峻,两岸林木森森,遮天蔽日。江水从峡谷中流过,犹如神龙般见首不见尾。
记者沿江而行,越过迭部县城后,发现奔腾的江水突然慢了下来,在一公里外的江面上,看到了一个拦水坝,江水顺着大坝流进了一旁的水渠,而大坝这一侧的白龙江河道,因为水流被截断,几近干涸,河床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沿江继续前行,发现有近10公里的河道完全断流。
在当地跑出租生意的赛囊师傅告诉记者,水电站全是让电站了,水进洞里去了。白龙江大部分都是干着的。
听记者问起白龙江断流的事,赛囊师傅主动当起了向导,他告诉记者,大坝是水电站的拦水坝,江水是通过山里的隧道,流进下游的水电站发电机组了。果然,在距离大坝十公里的地方,记者看到,江水从隧道中倾泻而下,完成发电功能后,再次被排进了白龙江。但是没走多远,记者发现在600米外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拦河坝,汹涌的白龙江,再次变成了安静的水库,从一旁的水渠流进了隧道。再次被拦腰截断的白龙江,河道里除了石头还是石头。赛囊告诉我们,这一带的水电站几乎是首尾相接,每出现一座拦河坝,白龙江就会有长达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断流。
赛师傅告诉记者卡巴乡这一节有五个水电站,而且都是新修的。
在舟曲水利水务局记者得知,目前白龙江流域干支流水电站超过了1000座。这种水电站,装机容量不大,上游建有水坝,下游建有发电机组装,水坝将水拦截后,通过人工渠道注入发电机组,利用落差发电。
舟曲水利水务局的孔经理告诉记者水电站全是水洞式,饮水水电站,通过打洞子,两级电站有12公里多。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要那么长的时候,孔经理回答说是为了让水头高一点,落差高一点,水头越高,发电量越大。
一座座水电站把白龙江拦腰切成了一段又一段。虽然正值丰水期,但是除了有几座水电站放了少量的水之外,其他大部分水坝滴水不漏,把江水都引向了水电站的水渠。大面积河段的白龙江出现断流,河床只能这样裸露着。
沿省道313线进入舟曲地界,记者发现,沿途有十几处才发生的泥石流,憨班乡的张家诚老人告诉记者,前一天晚上的一场大雨,引发泥石流并阻断了公路。这里的村民还告诉记者,这一次泥石流很大,泥石流下来的全是是石头。
当记者问到在山坡挺结实的情况下,石头是怎么下来的?张家诚老人告诉记者,暴雨来的时候石头并没有这么固定。虽然现在车一过的时候灰尘好大,但是,没有泥石流这个公路是一点灰尘都没有的。
记者发现,在上游清澈见底的白龙江,到达甘肃迭部、舟曲之后,已经变成了浑浊的黄色。白龙江上游两岸遮天蔽日,覆盖着原始森林,到这里成了光秃秃的山,沿途滑坡地带和路边高悬的大石头,似乎一触即下,让过往的车辆行人不敢做任何停留。
村民们说,泥石流阻断公路、砸坏过路车、甚至冲走田地,在这里都是很平常的事。不过,在老人们的印象中,以前的舟曲很少有泥石流。
张家诚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原始森林,都有很粗的树,现在都没有了,以前泥石流是很少很少的,现在泥石流这么大,这些跟现在建的坝子很有关系,因为,如果树林长得很多,就不会发生这么大的泥石流了。
老人说的坝子是指附近的几座水电站。张家诚说,如今爆发泥石流的这几座荒山,曾经是连片的原始森林,大树盈抱,遮天蔽日,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伐木伐的厉害,山上的原始森林都被砍光了,后来封山育林后,植被恢复了些,不过这几年,新建的水电站,把恢复的植被又破坏了。建电站的坏处就是破坏严重,当记者问到建水电站破坏什么时,村民们说破坏森林,因为不砍伐就不能修建,不砍伐就走不过去,管子也拉不过去。
采访中,张家诚老人告诉记者,封山玉林的这些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种树,但是以前布满原始森林的这些山,现在种树却很难成活。以前树可以成活,是因为以前土质也好。但是现在这些地方种树没有水。记者疑惑地问到,按理说这个地方守着江,是个不缺水的地方,为什么树还种不活呢?村民们说是因为人家沟都有水,我们沟再大也没有一点自来水。
山还是那座山,为什么当初布满原始森林的山,现在树却很难成活了呢?
水利部部长顾问王浩院士告诉记者因为白龙江这一带土壤都很薄,原来有植被保护着土壤,现在把这些植被砍掉以后,再下雨土壤就流失了,也就是所谓的水土流失。再种树,有限的土壤都流失了,再往上种就很不容易恢复了。
年近八寻的老地质学家孙文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在白龙江流域生活过,在他的印象中,现在这个泥石流多发,荒坡遍野的地方,曾经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鱼儿成群的江南水乡。
孙文鹏告诉记者以前一下暴雨,都拿着扁担扎鱼。“水中间河道里面哗啦啦,可以去捡,可以用扁担扎,这么长(用手比划)的鱼都有,那时候老乡很好笑,一下雨以后都拿扁担到水渠里面去找鱼。”
锁儿头村长也告诉记者原先的河水冲下去都是清清的,现在一下雨就是浑水。记者看着浑浊的河水说不下雨也是黄色的,也是浑的啊。锁儿头村长说那是由于顺河道修路、修电站影响的。有泥沙跟着下来了。
锁儿头村长还说以前随便看就有鱼游,有时间就可以用一个钩子直接把鱼钩上来,但是现在就没有了。
环保局长告诉记者:舟曲山清水秀,真正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天是蓝的,白龙江,原来就清澈见底,水里面鱼有的都能看见的,但是现在有基本上灭绝了,现在修电站,修电站以后水库,一级一级,鱼儿到繁殖季节要游到上游,要洄游的。现在是洄游的通道断了。
路过巴藏乡的时候,记者发现,沿路很多村民都在修房子,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鲁良华老人说,修房子是因为房子地基下沉,有裂缝所以不能住了。鲁良华老人告诉记者手掌都能伸进去裂缝里四厘米。在前年,水电站建上来的时候就开始慢慢裂缝了。
村长陈军权向记者透露,现在基本上80%的房子整个地基是塌陷的。这些房子暂时安全感不强。
现在大容水电站水持续不降,边上那些果树整个也淹没了。
村长陈军权介绍,巴藏乡以前有金矿,民国的时候就踩空了,水库的水是顺着掘金洞流进村里的。
薛居民告诉记者以前老人们挖金,水电站把水注起来,就自己下沉。以前是平地,现在是地表的部分陷下去了,才出的洞,这个洞在庄子里很多。最大的下沉的面积有27立方米。
在村民们说的大容水电站,记者发现水电站的水库,距离巴藏村只有不到3米的距离。
鲁金来告诉记者水位上升了差不多有20多米,水库差不多有3公里。那边有人种的地全都是水淹了,泡了,都垮掉了,边全垮下来了。以前没有水库的时候两边的坡都不垮,水下面,以前地质比较硬,现在水上来了,上面都是松土、沙子,沙子容易泡水。当记者问到,有几个村出现了泥石流的裂缝,两岸垮的情况时,鲁金来说几乎就是连着河床一带全都有裂缝。
记者得知,这两村现在有3900多名群众居住,巴藏乡曾多次出面和电站协商,希望能降低蓄水量,但是电站没有答应, 最终只同意以每平方200——600元不等的价格补偿村民盖新房子。现在已经有村民领到了补偿款,但是村民们发现,麻烦并没有结束,因为新修的房子又裂了。修完大概三四天出现这个裂缝,裂了就越来越大。
水电站拦水坝和巴藏乡的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把情况反映给了地质家孙文鹏。
地质专家孙文鹏告诉记者,水坝一抬升,地下水网整个变化,为什么?这里拦了坝以后水位抬高了,水就往两边跑,两边跑,原来是干的,地下水位的抬高,两边的地区的评价那得重新开始,打破平衡了,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地下挖空了的地区,肯定一片坍塌。
在孙文鹏看来,这是水电站无序建设引发的地质灾难,水库紧靠村子,即使地下没有掘金洞,地下水位也会上涨,导致房屋下沉或坍塌。对于目前水电无序开发引起的江河断流,地质科学家孙文鹏十分焦虑。
孙文鹏说,破坏不一天就搞掉了,一棵树在那里长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破坏以后才能够恢复吗,还能恢复吗。整个坍下去了,怎么把它恢复起来,整个村庄没有了,赔几万块钱,到别的地方建房子,旁边不可能盖房子,生态条件没有了。
二、舟曲地震、环保部门:无证水电站 我们管不了
看到这些干涸的河床、大片大片被损害的植被、老百姓家里墙壁上的裂缝和院子里塌陷的大坑,我的心始终纠在一起。这些水电站造成的生态灾害和地质威胁让人震惊,那么当初是谁批准修建的呢?
记者了解到,在水电站建设项目审批时,需要经过严格的环保评价和安全评价,像巴藏村这样一个因为采矿而使地下遍布藏金洞的地方,电站大坝就建在村子几米外的地方,建设之初有没有经过环评?如果通过了环评,那环评报告又是如何要求的?如果没有通过,那大容水电站又为什么能从2008年运行至今?记者联系到了大容水电站的投资方甘肃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但这家企业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访。随后,记者来到了当地的有关部门进行了了解。
记者探访了审批部门和水电站,对于舟曲这个地方到底要不要建设水电站,舟曲县地震台台长聂立民、土地局副局长张晓红态度明确:白龙江流域不适合修水电站。
而且地质专家也向记者说明,白龙江处于一个大断裂带,从迭部到舟曲到武都的部分都是白龙江大断裂带。国土局副局长也告诉记者,这里的山体比较破碎,在全国范围来说,也是地震滑坡泥石流三大灾害的高发区。
张晓红告诉记者,造成去年舟曲八八特大泥石流的滑坡体积是200万吨,而像索尔图滑坡、泄流坡滑坡这些“巨无霸”,滑坡体达13000吨,并且在1981年和1991年都发生了滑动,堵住白龙江,淹没了县城,直到现在还在慢慢滑动。在这样的地方进行水电站开发,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国土局副局长对记者说,在电站建设当中,一些排水渠是要对山体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向记者详细描述了这种影响,他解释到,在山体中间要修排水渠道就要开挖。滑坡地带要是开挖坡角的话,一开挖就悬空了,悬空造成山体不稳定,也就产生一些局部的滑坡、坍塌这样的情况。
聂立民说,对于地震断裂带的建设原则,上级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包括水电站在内的建设项目必须经过地震部门的安全评估才能进行,并且必须到当地地震台进行注册登记,那么白龙江流域建设的这些水电站,是怎么通过安全评估的呢?
关于这点,地质专家对记者说,按照对应的国家政策,必须搞地震安全评估和办相应手续。现在他们一直没有办来。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水电站都来办过这个手续,去年就是玛曲水电站办理这个手续,其它水电站都没有办手续。
聂立民说,目前舟曲县审批立项的水电站有68家,只有一家通过安评并来他这里进行过登记注册,其余的67多家在哪里做的安评,是否已经通过,他们无从知道。至于来登记注册的这一家玛曲水电站,也正好建在断裂带上,他又是怎么通过安评的呢?
当记者得知在地震带上建的话就是不符合规定的以后,向地质专家询问是否给六十多家水电站办过相关手续,地质专家给出这样的答案,没有办这个手续,他们托省工程院办的。
记者了解到,水电站项目的审批立项,还需要经过严格的环评手续,那么,舟曲县68家水电站的环评情况又怎样呢?舟曲县环保局局长张庆民告诉我们,州级环保行政部门才有权利进行审批,所以这68家水电站环评情况到底怎样,他并不十分清楚。记者后来联系了甘南州环保局,希望能了解流域内水电站的环评情况,不过,直到节目播出,甘南州环保局没有提供任何数据。谈到全县水电项目的火热上马,张庆民表示,他并不赞同。
环保局长表示,因为水有一些都进洞了,蒸发量一小,对地面植被生长的水分也就少了,这样一来,环境逐渐变得干旱,干旱就造成植被不生长。
对于白龙江越建越多的水电站,张庆民说他非常担心,从八十年代的森林砍伐,到近几年的开矿、大规模修水电站,舟曲的生态环境已经脆弱不堪,越来越频繁的泥石流就是大自然给舟曲的警告。
环保局长对此也表示,在他们的记忆当中,小的时候有泥石流,但是非常规模小;现在直接就是村庄的毁灭,公路阻断也是经常的事情。
为了了解目前水电站审批情况,记者随即找到了一家水电站,舟曲县博峪乡一家新建的水电站,这里的大坝和引水渠的隧洞正在施工当中。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隧道是否已经打好,一位孔经理回答,还没有,我们计划是打12.5公里,现在只打了6公里多一些。
那么这家去年开工建设的水电站,环评情况怎么样呢?水电站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到目前还没有通过环评,因为这个原因,林业部门不肯给他们办占地手续,最近还要求他们停工。孔经理向记者透露,要办理林地占用手续必须得要有环评,环评手续原因是博峪河里面的环评规划没有做完。因为这里的环评没有做完,所以林地占用手续也就没办。
环评没有通过,林业占地手续没有办理,就已开工建设,那这家水电站到底有没有到地震监测部门去进行安全评价呢?这位孔经理表示,地震检测部门要做的安全评价还没有做。
三、地方增收2000万,中央重建50亿,如何算清这笔帐?
68家水电站,只有一家进行了安全评价并地震台备案,这种怵目惊心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为舟曲的老百姓捏把汗。事实上,像这样无证水电站泛滥成灾的情况,并非只发生在舟曲,我们栏目这几年就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多次报道,再来回顾一下。
2004年记者在四川了解到,在石棉县的一条长度只有34公里的小水河上,从上游至下游,水电站一座接着一座,整个小水河流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在这里放眼望去,竟能看到三个电站紧紧相连。记者在这里发现,全长34公里的小水河已建成的和正在施工的水电站竟达17个,也就是说在小水河上平均每两公里就有一个水电站。据记者了解,这些水电站中有不少都是既无立项又无设计,更无管理和验收手续的“四无”电站,而四川省有关部门统计,在2003年四川全省共查出“四无”水电站128座。
记者注意到,为了抢工期,早发电,许多水电站随意往河道里倾倒工程废渣,从四川宝兴县城到陇东镇十几公里的河段里,记者就发现了三处倾倒废渣的情况。当时正值汛期,雨量充沛,也是防洪最关键的时刻,而这些丢弃在各条支流和干流里的建筑垃圾,如果堵塞了河道,遇到连续大雨,河水就会上涨,周边的道路和村庄将面临严重的灾害。
记者在贵州省采访时发现,这里的小水电站同样密度很高。在贵州省道真县的新民河上,记者看到,短短几公里的河段,就建有七座小水电站。
道真县水利局科长告诉记者,第三个是那个新民电站。记者:就是这个房子是第三级电站。道真县水利局科长:对。记者:第四个电站是在哪儿?道真县水利局科长:第四个是在新民二电站,这个是第六级电站。记者:这个是第六个。道真县水利局科长:最后,那个方向是今年完成的第七级电站。
事实上,抢工期早发电的不仅仅是这些中小水电站,近几年几大电力巨头也纷纷加入了无证开发、跑马圈水的行列。2004年,三峡开发总公司在没有办完环评手续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溪洛渡水电站,最终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2009年,环境保护部对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也开出了严厉的环评罚单,理由是这两家公司同样在没有办理环评手续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鲁地拉水电站和龙开口水电站。2009年,本栏目记者在国家环保部发出叫停令后前往这两家水电站进行采访,在华电集团的鲁地拉水电站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围堰已经建好,金沙江在这里已经被截流。
记者问到,现在这个是不是截流工程, 云南华电鲁地拉公司安全技术部主任张湘涛告诉记者,这个就是两个围堰,上面的就是上游围堰,现在站的是下游围堰,作为电站大坝的施工,它的首先基本条件就是要把让水从导流洞里走。
记者看到,金沙江水从这个人造的导流洞里奔涌而出。两岸茂盛的植被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围堰上,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到处是机器的轰鸣声。而在华能集团的龙开口水电站,记者看到这座大坝已经颇具规模。主坝开始浇灌水泥。金沙江从导流明渠穿过,原来的河道被截流用于建坝。
记者向张之平问到,环评报告通过之前可不可以进行截流和大坝主体工程的建设张之平这样说到这个不好回答,因为截流必须要在枯水期进行,如果不及时截流就要推一年。
没有相关手续,这些水电站为什么就能够堂而皇之地开山放炮,建坝截流?当地的政府部门就没有发现吗?如果发现了,为什么不制止呢?记者继续进行了调查。
环评、安评、林业占地手续均没有办理的博裕水电站,实际上已经开工半年多,不过采访中,记者发现,水电站负责人并没有为手续的事情苦恼,说这次林业局叫停的事,招商局已经答应了出面帮忙。
当记者问到,现在找招商局,招商局是否能帮忙,孔经理告诉记者招商局可以,就是通过王局长,只要他们一有事情,就过来招商、水利、环保,通过县政府有些部门协调。
孔经理提及的这位王局长,是当地招商局局长王建功,环评还没有审批通过,安评甚至根本没有进行,这种情况下,王局长又能给这家水电站带来什么帮助呢?
记者问到,准备怎么沟通这个事情时,招商局局长王建功告诉记者,这就是交流,先找到双方矛盾的焦点,根据矛盾的实质双方谈判,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记者向王局长了解到,在谈判问题上,一般像招商引资企业的矛盾都是由招商局出面给人家协商,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请示县政府、县领导协助解决。
王建功说,招商引资,发展水电,是全甘南州的发展大计。记者了解到,林业资源丰富的甘南地区,曾经也是原始森林覆盖,是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几十年来的砍伐,导致林业资源消耗殆尽,从2005年开始,甘南地区各县提出“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促工,以工富县”的开发思路,招商引资发展小水电。在王局长的办公室里,唯一张贴的挂图就是这张水电站分布图,从图上来看,不止舟曲,整个白龙江流域,已经被密密麻麻的水电站所覆盖。
王建功告诉记者,像这些带着小闪电符号的就是水电站。记者问到,招商引进资金将近是67个亿,这些项目如果全部建起来,将极大推动舟曲的经济发展。税收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数字?王建功说大概算将近两个亿。
王局长告诉我们,目前,全县水电招商仍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王局长表示,像舟曲这么贫困的地区,如果把水资源白白地浪费,不开发,舟曲会继续贫穷落后,假如这些水电站全部开发起来了,能收入两个亿,就可以发展其它产业,整个把当地的经济就带动了。
当记者问到这样做会不会不值得,会不会对生态造成影响时,水利局局长说,植被破坏了,造成水土流失,也有这样的说法,但这个最后总的来说的话以后,至于负面效应的话,毕竟不占主要的,有一点儿影响,但是不大,就是微乎其微的。
在舟曲县财政局记者得知,在没有水电招商引资之前的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刚过千万,招商引资六年后,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2700万,全年财政收入预计将会达到4929万。其中40%来自水电站营业税。
舟曲县财政局工作者告诉记者,在前几年的比重比40%小一些,现在是逐年增长。每年大概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记者发现,水电开发给舟曲地方财政带来了一年2000万左右的税收,但是,因为一次八八特大泥石流造成的灾害,中央和省级财政需要投入的援建资金就高达50亿两千万。
财政局局长告诉记者,50亿2000万,现在这些支出主要是城乡居民住房还有就是城镇建设还有公共服务支出,然后就是基础设施,还有白龙江沟道整治,还有就是灾害治理还有产业重建和环境,就是生态环境这八大块支出,主要占的最多就是城乡居民住房这一块,这一块它占投资7亿2000多万,还有就是白龙江沟道支出这个是3亿,生态环境占到1亿9000万。
记者问到,这个1亿9000万的生态环境治理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财政局局长说是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财政局局长说,县里没有投资,县里的财政收入只有4000多万,这根本就保不了这些,所以这部分的投入,还是中央主要靠的还是中央和省级财政。
记者发现,舟曲的水电开发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税收算地方的,而生态破坏一旦引发了灾害则会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全部买单。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部长顾问王浩院士认为,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发展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
水利部部长顾问王浩院士告诉记者,这种都是地方收了小头,国家拿了大头补贴地方,这个是一种非常短视的屁股指挥脑袋的做法,现在就是这样,地方为了收这一点这个收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很多不合格的小水电大批的上马,增加GDP,这个对生态造成的严重的影响,这种发展方式应该明确地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四、半小时观察:如何管住地方政府“不要命”的水电冒险?
再来回顾一下前面节目中的场景,一年前1000多名同胞罹难,国家耗费50多亿重建。而现在我们的记者拍摄到,有不少地方河床依然干涸,农房依然裂缝,农田依然塌陷,植被依然被毁,两位地质专家痛心疾首,当地地震台和环保局反对无效,招商局大包大揽帮助无证水电站上马,财政局惦记的是2000多万水电税收。这是一笔糊涂帐,更是一笔荒唐帐!为了蝇头小利,不仅浪费了国家重建和恢复生态的巨额资金,更是把数万舟曲百姓置于危险境地!
需要反思的是,地方政府这种的水电冒险,为何产生?如何能管住他们的这种冒险?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民生优先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安排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要坚持人水和谐原则,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要落实胡总书记提出的这些原则,我们需要有一整套制度配合。如果我们的官员考核体系还是以GDP为导向,升官晋级还是以招商引资、财政收入为指标,在一些地方,这些原则可能就很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