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家易鹏谈成渝经济区:成都重庆共生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5日 18:0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6月15日电  (徐杨祎 代双双) 日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得中国官方批复。快速发展的成渝经济区俨然成为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第四极”。15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易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需要不断推动“两核”的发展,“成都和重庆应当共生崛起。”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区域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万州、南岸、江北等31个区县以及四川省的成都、德阳、宜宾等15个市。根据规划,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将建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而这也将是中国西部经济又一次快速发展的的契机。

  在未来十年内,成渝经济区如何发展,而四川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易鹏认为,在三年灾后重建中,四川经济凭借主政者务实的“工业强省”政策,走出了一条“V”字型的道路。期间,突破了困扰已久的交通瓶颈,扩大了经济腹地的影响范围,并培养出一大批“懂工业”的干部。“工业强省方针已经给四川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成渝经济区获批也就意味着四川又遇到了一个更大的发展契机。”

  “一山难容二虎”。对于成渝经济区内的两大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之间的发展关系,易鹏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成渝经济区获批后,重庆的发展对成都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目前,遂宁、南充、宜宾等川南城市群或多或少地受到重庆经济发展的拉动。易鹏指出,川南城市群将作为联系成渝两地经济互动的重要地带。

  2010年四川全省GDP达到了1.69万亿人民币,超过上海,排名中国第八。而这一切都离不开“7+3”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发展中,成都作为四川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需要继续坚持实施“工业强省”,贯彻“7+3”战略。“但需要与重庆之间做到错位发展,比如富士康在重庆代工笔记本,在成都代工Ipad生产线,这就是一种错位的发展。”

  在谈及正在规划中的“天府新区”,易鹏显得颇为关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规划,天府新区的建设非常重要,它将帮助成渝经济区实现真正的双核驱动。”(完)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