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将迎来保障房井喷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3日 15:04  南方都市报[ 微博 ]

  “十二五”保障房建设任务是“十一五”的9倍,将改变由政府组织建设单一供应模式

  南都讯 记者王卫国 实习生 郑晓霞 广东未来五年要建180万套保障房,这个数字已经写进广东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而且注明是“约束性”指标,即根据国家分解下达意见调整后的任务。而在“十一五”期间,广东一共建了20万套保障房,未来五年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是过去五年的9倍。

  今年建设改造31万套保障房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今年全国保障房建设的任务设定为1000万套,这个史无前例的任务规模注定地方政府的保障房建设任务量将急剧增多。

  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计,2010年实际完成7.75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其中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等。而昨日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的2011年十件实事的第九件就是要在今年推进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1万套。

  也就是说,今年广东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将达到去年实际建设量的四倍。这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广东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保障房井喷时代。但一方面将为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带来希望,但也给广东的住房保障部门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在有限的土地和资金条件下完成这个任务,将是未来考验广东住房保障工作的关键。

  探索利用集体土地建保障房

  去年9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住房保障专题调研组撰写的调研报告曾指出,广东在住房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就包括用地适应性和资金的落实还存在困难。在用地适应性方面,普遍存在着规划选址难、征地拆迁难、用地区位偏远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如广州、深圳,市区土地比较紧张,要在中心城区划出足够的保障性住房用地比较困难。在资金落实方面,广东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财政收入本来不多,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难以到位。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住房保障专题调研组建议,广东应拓宽保障性住房用地来源。以“三旧”改造为契机,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或安排配建保障性住房。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或收购社会闲置房源以解决供地难、实物配租难的办法。

  同时,建议广东可以拓宽保障性住房房源。改变保障性住房由政府组织建设的单一供应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政府回购改造、企业自建、BT建设、利用腾退公房等多种方式拓宽保障性住房房源。

  广州建保障房不差钱

  根据以往惯例,广东省的保障房建设指标将主要分解到广州、深圳等住房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广州住房保障的建设速度无疑将驶入快车道。那么未来建房资金能否获得保障呢?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广州一直按照国家要求从土地出让金收益提取10%用于保障房建设,未来建设保障房的资金并不缺。据了解,为了增加公共租赁房的供应,广州未来将大举建设公租房,今年大约需要80亿巨资。张杰明表示,政府会将有办法和渠道筹集建房资金。但他昨日没有进一步透露新增投资的资金来源。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社会工作者赵广军昨日建议,政府在建设保障房时要多建廉租房和公租房,以满足两种夹心层的住房需求。一种是不符合低保条件,但月收入仅在1000-3000元之间的低收入家庭,还有一种夹心层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收入可能会多一点,但仍无法在广州扎根。赵广军认为,公租房合理的月租金应控制在月收入的10%-15%之间,也就是大约500-600元钱就可以租到房。

  声音

  卖地收入应多建保障房

  “社会应该大量建设的是保障性住房,你卖地一平米1万元,只要有3000块钱拿来盖保障房,都不错了。(卖地收入)一半钱拿来盖保障房就可以了。”

  ———曾经的“明星委员”、现以省政府参事身份列席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王则楚,一走出场外,便被几位记者围聚起来。见记者询问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王则楚话锋一转,直点政府土地收入的支出问题。

  限购令应该全国推广

  “现在一线城市搞限购令,二线城市也可以搞,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应该搞限购令。如果大多数城市都实行限购令的话,那炒房的人也没办法到处去炒作抬高房价了。”

  ———散了会,省人大代表朱列玉被记者们紧紧围住。就南都记者询问在广深实行限购令后,部分投资者开始转战珠三角二线城市,从而导致东莞、惠州等地房价也开始水涨船高一事,朱列玉表示,限购令确实可以考虑在全国推广,以遏制这种疯涨态势。

  企业应为员工提供住房

  “员工为企业发展做了贡献,企业也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居住条件。现在很多员工都有蜗居的难题,企业不能把这种责任推给政府,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应该主动挑起这种责任。”

  ———列席会议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6万多员工的居住问题,并非员工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今年招了1700多大学生,公司自己盖的楼不够员工住,我们还准备自己在外面买商住楼,让员工们住上房子。” 南都记者 郑焕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