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未见热钱囤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 15:30  财经国家周刊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认为,香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没有给热钱相应的牟利空间。2010年前11个月香港外币储备增长仅4.4%,远低于其他亚洲经济体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潘燕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陈家强11月25日否认了部分媒体所谓“6500亿热钱囤港伺机进入内地”的说法,认为目前在港资金主要是在港IPO集资款,不应视为热钱;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则于11月27日表示,短期热钱大量流入香港的情况并不存在,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并没给热钱提供太多炒作空间。

  据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主任雷鼎鸣的统计,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的两年间,香港有7051亿港元的外来资产流入,但流入高峰期为2009年而非2010年。根据年初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的分析,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底,香港共有6400亿港元的外来资金流入,这意味着,7051亿港元减去这6400亿港元,今年香港的外来资金流入不超过700亿港元。这个量并不算大,因为今年以来在港上市的IPO集资额即超过3500亿港元。

  2010年香港市场之所以资金仍较充裕,香港金融管理部门认为是2009年以来内地企业在港IPO所募资金部分仍滞留在港。

  至于一些外来资金热衷在港兑换人民币及开设人民币账户,专家认为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香港加快推出人民币投资产品、大力推进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必然结果,而不应简单地延续以往思路,认为是“热钱抵港觊觎内地”。

  规模之辩

  衡量香港热钱流入状况时,有一个指标非常重要,即“是否触及港元与美元汇兑的强方保证”。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香港,以1美元可兑换的7.8港币为中间线,在其两端设立了7.75及7.85的上下限,也即强方弱方兑换保证线。美元与港元汇率只能在此区间内浮动,超出保证线后香港金管局则会入市干预。

  这意味着,当外币大量进入香港致使港币走强时,一旦汇价触及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强方保证,香港金管局便会入市,通过向市场卖出港元使汇率走弱重回7.75至7.85区间;反之,当港币被大量卖出使汇价触及1美元兑换7.85港币的弱方保证时,金管局则进行逆向操作,通过买入港元使汇率重新走强回到7.75至7.85区间。

  所以,在一定时间段内“强方保证”是否被触及、触及次数,以及香港金管局的注资额度等,成为香港热钱流入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翻检香港金管局2010年以来最新资料可知,从年初至今香港并未出现大规模外来资金流入的情况,上半年甚至还因为IPO减少、内地紧缩相关政策,以及欧债危机避险等原因出现过资金外流的情况。虽然这一情况随着下半年香港市场IPO的增加等因素有所改变,但至今港元对美元没有出现强方保证被触及的情况,金管局也没有进行过入市注资操作;而在热钱流入香港较多的2009年,仅10月份香港金管局便曾在两天内连续6次干预市场,全月共向市场注资超过743亿港元。

  香港金管局9月发布的最新金融稳定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资料显示,2010年一季度私人金融资金从上一年度的大规模流入转为少量流出,经常账户盈余缩减至316亿港元,低于2009年354亿港元的季度平均数;一季度私人金融资金净流出286亿港元,而2009年的季度平均净流入则高达870亿港元。

  何以2010年至今没有大规模热钱流入香港?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认为,与香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没有给热钱相应的牟利空间有关。根据他提供的资料,今年前11个月香港外币储备增长仅4.4%,远低于印尼、泰国、韩国、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等其他亚洲经济体,加上香港又刚出台了严厉的禁止炒楼举措,陈德霖认为香港近期并不存在短期热钱大量流入的情况。

  内资流港?

  2010年没有太多热钱来港,但2009年流入的超过6000亿港元的外来资金,却有相当数量仍沉淀在港没有离去,这也是目前香港市场资金充足的重要原因。

  雷鼎鸣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曾在一次饭局上问陈德霖,“留在香港的到底是些什么钱”,陈说是内地来港上市企业的IPO集资款。

  记者翻检金管局最新金融稳定报告时发现,报告的确提及了这一问题:“截至2009年11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仍有高达2600亿港元的集资款项,以港元存款形式存放在香港本地及内地的银行体系”。该报告认为,之所以2010年初香港有不少资金流出,即与内地收紧相关货币政策,导致上述资金着手回流内地有关。

  陈家强11月25日回答记者“是否有大量热钱囤积在港伺机进入内地”时,称“这些资金(在港外来资金)大部分是上市公司IPO筹集的资金,不应视为热钱”。

  据陈德霖分析,去年香港股市全年集资额超过5000亿港元,其中七成涉及内地公司,资金高达3400亿港元,由于招股活动大部分通过国际配售进行,造成大量海外资金兑换港元或流入香港。

  雷鼎鸣告诉记者,按照常理,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就是为了募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而募集到了却不急于把钱带回去,个中原因值得深究。

  新情况

  有一个“新情况”不容忽视,即香港对人民币的需求量正急速放大,而如果仅仅根据香港人民币持有量大增,即认为这是觊觎内地的热钱,显然是忽略了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步伐加快这一“新情况”。

  人民币在港需求量大增,两个数据颇具代表性:一是香港金融体系内的人民币存款量,已从2010年1月时的640亿元升至9月的1493亿元,翻了一倍还多;二是央行2010年批给香港的80亿元人民币跨境贸易额度,原本到9月底时还剩一半,而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剩下的40亿元便全部用罄,且至今央行没有新批额度。

  人民币需求大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随着美元贬值而日渐缩水;二是港元换成人民币后每年至少可获得3%的稳定升值收益;三是香港在加快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各金融机构近期集中推出了一些人民币投资产品。

  上述三点放到一起,使得拥有人民币的港人,可在稳获汇率升值收益的情况下再赚投资理财收益,而且无需把人民币拿到内地——这种既省事又稳赚不赔的事,当然会为香港街头的兑换点带来“火爆”的港元兑人民币生意。

  上述情况同样适用于外来资金。就是说,如果外来热钱要通过香港“淘中国崛起之金”,不一定非要进入中国内地。

  一方面,这些资金可在港股买卖内地企业的股票,而且不涉及汇率损失,且可规避A股存在的一些不规范之弊;另一方面,香港的人民币投资产品正在成为这些资金新的选择,无疑将进一步放大香港的人民币需求量。据称东南亚一些华人华侨的资金正在进入香港,看中的就是其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价值。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