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福建打响菜篮子保卫战 抑制菜价过快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 18:2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福州11月17日电(记者 詹托荣)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多数城市蔬菜等主要副食品出现了价格上涨的趋势,民众的“菜篮子”越拎越沉。为抑制菜价过快上涨,福建采取市场调节和行政调控相结合的办法,打响“菜篮子”保卫战。

  福建省商品市场供应保障联席会议办公室17日在此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当前,福建各地纷纷增加了副食品市场投放量,并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以及“菜篮子”重要商品供求和价格监测密度,及时把握市场供应和价格趋势,实行一周一报制度,营造良好的商品流通环境,菜价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国多数城市的粮食、食用油、猪肉、禽蛋和蔬菜等多种主要食品价格涨幅明显,给低收入民众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数据显示,福建10月份食品类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7%,而鲜菜上涨高达31.2%。

  “菜篮子”是贴近民生的大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针对当前出现的物价波动,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福建全省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对几百元收入的家庭来说,一斤菜上涨几元,压力就比较大,政府采取的相应的调控措施是完全必要的。

  为抑制菜价过快上涨,福建重点加强菜肉蛋生产基地建设。福建省农业厅2011年计划安排1亿元人民币以上资金,用于扶持建设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塑料钢架大棚1.5万亩,重点抓好100家万头以上省级标准化商品猪示范基地。

  “民众买菜贵,菜农卖菜难”,这一老大难问题长期存在,福建各地应此积极采取措施搞活蔬菜等副食品流通。福州市取消了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原按交易额收取2-5%的蔬菜交易管理费,免除进场交易车辆停车费;有计划地在城区增加早市网点,方便菜农自销和群众购买。泉州市鼓励引导菜农进城卖菜,采取定点、定时、定品种的方式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区域,活跃蔬菜流通。

  同时,福建开始着手对当前民众特别关注的时令蔬菜、猪肉、食用油等开展成本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对策建议;在保证菜农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取消流通环节的不合理收费和控制销售环节的超额利润等手段,把“菜篮子”价格降到合理的水平。(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