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电视台:李成民 郑杰 北京报道
近日(11月13日上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高端研讨会”暨“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嫩江模式”研讨交流会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行,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如何建立适合不同地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综合处处长杨荫凯、南京大学教授周凯、黑龙江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处长芦玉春、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校长张绍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彦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钱明辉、黑河市发改委相关领导、嫩江县委书记于明海、 嫩江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张崇义等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嫩江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王海东主持。
目前,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促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县域经济作为一种中观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家政策最主要、最直接的操作平台。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与其所处的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关系越来越密切,它的水平决定着该区域的整体水平。为此,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为深化区域发展领域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课题。
入选课题组长、南京大学教授周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撰写了课题中期报告,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关键还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县域经济特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形成经济聚集效应。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县域生产力、县域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方式、资源组合方式的综合反映。黑龙江省嫩江县创造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嫩江县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包括适宜发展手工业的矿产资源、农副产品加工业资源,发展工业所必需的能源资源等,以前由于种种原因,资源的优势和潜在商品优势、市场优势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资源难以利用。近年来,嫩江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和区域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框架下,结合县域自身的区位特点、资源条件和现有经济和工业发展基础,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名优特产品生产,筹措产业发展资金,逐步发展规模生产,提高效益水平,加快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
资源丰富的地区,资源型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其工业发展最基本的选择导向。这类选取的优势资源应在资源的质与量、资源未来产品市场上有明显的发展潜力,以利于资源的直接开发与利用。
周凯教授认为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在服务城市、繁荣市郊经济和富裕市郊居民的方针指导下,建立产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较高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相对独立的特色区域经济体系。
会上,嫩江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张崇义介绍了嫩江县的发展定位和长远规划,嫩江县委书记于明海对专家给予嫩江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导表示感谢,并结合县情畅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体会。
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一课题,分别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深化管理体系改革,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指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县域经济兴则国家兴,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还不强,还不大,还不活。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难题。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还赶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亟待完善。我们把具有代表性的嫩江模式作为典型来加以总结、研究和剖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课题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范恒山强调:要深入研究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系统总结发展县域经济的不足,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般思路,以及特殊条件下发挥比较优势的措施,从而破解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难题。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综合处处长杨荫凯、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校长张绍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彦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钱明辉等认为嫩江县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地缘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嫩江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矿产、文化、旅游、生态,尤其是农业领域的潜力,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专家们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和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中国县域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县域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现实意义。
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选择合适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树立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二元结构问题具有重大社会现实意义。
背景链接:
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幅员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占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的1/30,居省内第三位,总人口51万。
嫩江县域内现有耕地1260万亩,是我国著名的麦豆主产区,被中国农学会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大豆之乡”。嫩江县矿产资源及其丰富,已发现矿藏62种,其中铜储量为全国第三位,是北方著名的“矿业之都”。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三位。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942.8万亩,森林总蓄积2,619万立方米。
嫩江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县域经济已有显著发展。嫩江县 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为支撑,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全局,围绕“跻身省强县,建设新嫩江”的宏伟目标,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新提高、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新跃进。据统计2009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实现 90.4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 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31.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7,962元,综合指标在黑龙江省排名第22位。
产业发展点的确定和选择是嫩江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核心,作为嫩江县产业发展的生产点,所含的产业应是能够实现规模生产、高效益生产的产业,是产业生产组合链的核心。产业生产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嫩江县在探索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过程中,面对现实,客观分析,研究和选择自己最佳的产业生产点,最佳的产业生产组合链模式。
有了“十一五”期间的成功实践,“十二五”期间,嫩江县将根据资源情况,重点围绕麦业、豆业、薯业、糖业、乳业、药业、矿业、生猪屠宰、生物工程、新能源等项目打造十大重点产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