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胡开锋 黎朗 记者韩玮 实习生王群 廖旖旎)今年7月,受洪灾及去年翘尾因素影响,我市CPI同比上涨3.4%,继6月达到3%警戒线后,创下21个月以来新高。
7月份,吃穿住行用全面上涨,市民生活成本加大。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6%,烟酒及用品上涨1.5%,衣着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交通和通信上涨0.6%,居住类上涨5.8%,仅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
7月份我市出现持续暴雨天气,导致近30万亩蔬菜受灾,部分品种绝收减产,外运蔬菜受阻。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5.4%,上拉总指数0.9个百分点。与6月相比,包菜、菠菜、小白菜、莲藕、生菜等涨幅均在40%以上。在监测的29个蔬菜品种中,13个品种涨幅达两位数。
今年以来,国家连续启动冻肉收储,政策调控在7月收到明显效果。当月,我市肉禽及制品价格环比上涨3.2%、同比上涨1.4%,今年以来首次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7.5%,同比上涨2.2%。
眼下正值伏天,绿豆和食糖需求陡增,且前期旱情造成绿豆、食糖均大面积减产,导致近期绿豆价格高居不下,食糖价格呈上涨态势。7月份,我市干豆价同比上涨47.9%,食糖同比上涨31%。
此外,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市民装修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木材上涨4.3%、油漆上涨3.6%、砖和胶合板分别上涨0.7%。
统计部门表示,后期将重点关注市场物价。下半年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价格总体上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压力仍将主要来自成本推动。7月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26%,原材料购进价上涨8.08%,企业购销价格“高进低出”,挤压利润空间,上游产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传递加快。去年CPI呈U型走势,下半年翘尾影响将逐步弱化,预计三、四季度CPI同比涨幅将逐步收敛,全年涨幅可望控制在3%以内,但要密切关注新涨价因素,特别是生产价格指数变化。
此外,我市7月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上涨4%,高出CPI涨幅0.6个百分点。生活费用上涨,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负担加重。后期将密切关注对农户的种植补贴、“菜篮子”供应等。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或推动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成本。今年5月1日起,我市中心城区最低月工资标准由700元上调至900元,钟点工等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则从7元/小时涨至9元/小时,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CPI上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