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部双城记:武汉与长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7日 00:11  企业家天地
中部双城记:武汉与长沙
《企业家天地》2010年第5期封面秀

  策划  |  马纪朝

  文  |  朱哲逊 姜超明

  图  |  周立春

  站在横贯南北的芙蓉路上,陈志武的眼睛有些眩晕,这位从湖南茶陵走出的经济学家试图将童年记忆中的长沙地理与眼前车水马龙、直达湘潭的繁华大道联系起来。

  “我记得1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山坡,只有一家小餐馆,连柏油路都没有啊?”2009年7月,当身为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的陈志武应湖南省图书馆的邀请再次回到长沙时,突然发现,眼前的长沙“变化太大了”,到处都能感受到活力,“感觉就像一艘正在扬帆的船,我一点不怀疑她美好的未来。”

  但事实却是,如果此话放在15年前,甚至连长沙市政府内部的部分工作人员都会怀疑这个未来。

  十五年前,当时任长沙市委书记的秦光荣提出要把长沙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时,许多人对此都很不理解,甚至认为这只是一句口号。连政府内部部分人员都认为“提法过于超前了”。

  是啊,一个几乎没有重工业的中部城市,凭什么?

  当时的一些经济数据似乎为质疑者提供了证据。到1994年长沙全市的GDP总量也才250亿元多一点。仅相当于武汉的一半。而那时的交通枢纽并不在长沙而在株洲,重工业则集中于湘潭。所有这些似乎都难以支撑“把长沙建成国际性大都市”的梦想,反倒更验证了外界对这一梦想的质疑。

  但秦光荣认为,长沙成为国际大都市有着很大的优势。他综合长沙的历史渊源、区位优势、发展态势以及长沙作为历史名城、湘楚文化和人文景观等独具特色的优势断定,长沙向国际大都市迈进并不是梦想。

  2007年,阔别湖南9年的秦光荣以云南省省长身份回到长沙考察。当年其主持规划的“一江两岸,西文东市,六桥三环,山水洲城”城市建设格局,以及“出城四条线,六桥三个环,纵横二十四,建好停车场”的交通建设方案,如今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一位市民捧着一本秦光荣作序的书《走向新世纪》请他签名,秦光荣在扉页上写下了考察期间对长沙的唯一题词:“长沙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而最近的消息是,如今的长沙,已经悄然超越郑州,跃居中部第二大城市。即使与中部“老大哥”武汉相比,长沙的发展也不逊色——2009年,武汉的GDP是4560.02亿,而长沙则是3744.8亿元。15年前地区生产总值只有武汉一半的长沙,已经缩小到与武汉只有五分之一的差距。

  这就是长沙,一座经济快速增长的城市,一座即使没有工业基础都能快速崛起的城市。

  忘记那个农耕特征的长沙吧,它曾经让长沙几乎不敢奢望能将工业在短暂的十几年内从小规模、低技术走向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现在,它不仅吸引了摩托罗拉、思科、诺基亚等世界500强的目光,更孕育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世界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

  同样在2009年,长沙的人均GDP达56620元,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位居首位,而在城乡居民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数据上,长沙都以不容置疑的优势占据了中部六省所有城市中的状元位置。

  而在一份由《瞭望东方周刊》与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市长协会等联合进行的调查中,长沙在文化号召、教育发展、科技创新、政府执政、城市凝聚、社会和谐、商务吸引、形象传播、区域影响、信息推动等十大指标的综合城市软实力中,同样位居中部第一。

  “长沙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在中部地区确实令人侧目,”民建湖南省委经济法律委员会委员陈益南在分析了全国2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后,得出结论说,“长沙是整个中部城市群雄起中最大的‘黑马’,甚至会让不了解的人感觉有些另类。在行政级别上,它仅是个地级城市,却先后超越了厦门、西安、长春、哈尔滨、济南等副省级市;在城市规模上,它的市区人口不过200万左右,在地理位置上,它也不是东部沿海开发和经济特区城市,但它却硬生生挤进了国内具有一流影响的城市之列,甚至成为中部地区最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

  “中部崛起,后发制人”,同样对长沙发展抱有期望的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谨慎表示:“现在摆在长沙面前的,可能是历史上最难得的发展机遇。”

  产业升级梯度转移和长株潭一体化是被张萍视为“机遇”的两个核心。

  已经开通的武广高铁和正在建设的沪昆高铁,拉近了长沙与外界的时空距离,让长沙与武汉的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与广州则缩短为两个小时,可以更快捷、便利地吸引沿途居民来长沙消费,到长沙旅游,在长沙投资。

  而地处武汉城市圈与泛珠三角之间的长株潭城市群,则更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着东部沿海的投资者。

  现在,这个各距50公里、由湘江环绕形成的品字形区域,正被湖南省全力推进,构成由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以及电信同区号构成的超级大都市。

  “东部的投资者需要把原有的部分制造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以达到既扩大生产,又能就地销售、节省时间和运输费用的目的。长沙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命中注定它将成为东南沿海一带产业转移的‘第一块跳板’。东部只有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三个制造业中心,长期看,中部会同样产生一个制造业中心。”张萍推测说,这个中心的很大可能性会在“武汉”与“长沙”中形成。

  而这同样被武汉视为极大的机遇。“武汉天生就是全球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无论是气候,空气,阳光,水,辐射力等自然资源可以说在全世界是最优的地方。虽然现在比沿海个别地方暂时落后,在近十年一定会赶超!武汉最终成为全球领袖城市。”有网友情绪激昂地评论说,如今,中国的经济仍然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内需市场不旺盛,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被激活,作为全国交通中心的武汉,必将崛起成为世界级的大型城市。

  “你在跑,别人也在跑。”就在长沙悄然崛起的同时,中部城市的老大哥、建国初期的第四大城市,面积甚至比上海、北京都要大的武汉城里同样热火朝天,他们一面深刻反思着武汉的不足,一面组团前往青岛、成都等地考察,决心重振大武汉雄风,冲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的前三位置,将武汉发展成为国家级别的中心城市。

  “中国的发展已形成东、中、西三大板块,武汉是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无疑也应该建成全国的重要中心城市。”武汉市政府秘书长龙正才接受采访时说,武汉将调整振兴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主导产业,成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外包服务中心。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则更明确地提出,要将培养出更多像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投资家作为武汉发展的“新武器”。

  而民营经济与明星企业家,正是最近几年长沙经济得以快发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包括三一重工在内的54423家民营企业,为长沙贡献了接近60%的GDP。

  随着中部的崛起,长沙、武汉两个城市都先后被推向了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心位置。两个几乎面临同样机遇的城市,恰如狄更斯在《双城记》表述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智慧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希望的春天。

  作为后起之秀的长沙,又将在超越郑州后,如何与这个同居中部、山水相连、习俗相近、民众相亲的省会城市演绎何种“双城记”?

  或许,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捷足者固然可以先登,后来者未必不能居上。

  我们惟愿,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们,生活更幸福美好。

  圆桌对话

  长沙的产业太硬,以后可以更“软”些

  《企业家天地》:长沙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游达明:长沙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最主要还是得益于政府这些年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利用了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等战略。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外向度很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影响很大,但对长沙却是个不错的机遇,因为长沙经济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是满足国内需求,尤其是满足国内投资的需求,所以金融危机对长沙经济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

  从长沙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来看,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医药、汽车满足国内的需求,特别是满足国内的投资需求。近一两年,得益于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策性投入4万亿,大多用于铁路、公路及机场等的建设。

  而长沙的很多产业正是满足这种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需要,于是抓住了这一机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的建设都为长沙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此外在长沙城市形象建设方面,长沙对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许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这一时期也发展迅速,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抓住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大,并很好地利用了资本市场融资的平台。

  《企业家天地》:在今后的发展中,长沙会有哪些侧重? 

  游达明:中国这么大,各个区域之间有各自的分工及优势产业。长沙在加强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新型的战略性产业。利用现有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培育发展新型的产业。

  《企业家天地》:您怎么看待长沙目前的产业结构?

  游达明: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长沙的产业太硬,重工业占的比重过大。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更应该朝向软的方面,如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向高端进一步延伸,向两型方面发展。

  《企业家天地》:在人才方面长沙对哪些人才会比较青睐?

  游达明:长沙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引进,尤其高端的人才的引进是非常必要的。往往一个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的引进可能就能给一座城市带来一个新兴的企业,甚至从长远来看,能引进一个新型的行业。

  此外,需要把引进人才、引进投资、引进技术结合起来。在不管是本地人才还是外地人才,要想将留住人才,主要靠能够给他提供一个事业的平台。引进人才考虑留住人才,必须要有平台提供给他。平台的搭建就要靠投资、技术、人才,三者进行加和才能构成平台。

  所以在引进人才上我的观点是技术、人才、资金同时引进。

  游达明

  生于1963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中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技术经济评价、投资决策分析与企业战略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长沙的轻工业比较弱,丢了很可惜

  《企业家天地》:长沙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张友良: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一、长沙经历了从开始一点一线、长株潭到3+5的模式,这其实是长沙核心基础的一个扩张过程。而这种扩展实际上就把长沙经济区的范围越扩越大了,长沙还是处于核心位置。长株潭区域上看属于三角态势,但从城市位置上来讲,长沙仍是核心,三者并不是一个并列的概念,长株潭并不是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概念,实质上是把长沙进行一个区域放大的概念。3+5之后把长沙的城市概念进一步放大了,辐射区增大,要素聚集得以增强,之前长株潭离得比较远,但是现在高速对接之后,长株潭形成半小时经济圈,这样,长沙的核心基就更强了。所以长沙的优势,从发展战略来讲,从区位角度来分析,长沙的中心区位优势越来越强了。

  二、区位优势必然带动相应的产业聚集,长沙有种很强的辐射作用。

  三、经济开发区起到了很强的经济聚集作用。长沙周边的四个县,构成湖南县域经济的四小龙,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长沙的快速发展。

  《企业家天地》:觉得长沙有超过武汉的可能吗?

  张友良:这个说不好的,武汉的发展也很快,武汉也是一座中坚城市,武汉一城独大,所以有很强的聚集力,城市首位度很高。

  《企业家天地》:长沙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张友良:相对于整个产业来讲,长沙在轻工业方面是薄弱环节。长沙作为消费性城市,轻工产业方面的家用消费量很大,而我们在家具、瓷砖、家具装修、陶瓷、洁具、建材方面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知名的企业。长沙丢了这一块是比较可惜。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消费品应该还是有市场的。

  目前我们在汽车业进入快速上涨的阶段,可是也许等到大规模投产时就达到汽车的饱和。我们的工程机械现在属于大幅上涨阶段,但是建设不可能永远无止境的进行下去,到一定的程度必将趋于缓和,所以我认为长沙需要考虑消费生活相关产业。现在我们一年卖掉多少套房子,相配套的家具,建材等的需求又有多大?这个数字是很可观的。

  张友良

  生于1963年1月,湖南省委党校研究员,湖南省县域经济学会秘书长。

  目前发展态势看,长沙赶超武汉没有问题

  《企业家天地》:长沙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长沙的经济总值有可能赶超武汉吗?

  刘茂松:长沙现在发展速度比较快,追溯其原因,首先是长沙改革开放结下的果。  

  长沙的国有企业改革走得比较彻底,使长沙卸下国有企业的包袱。变革带来的结果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形成产权主体的明晰化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这些使得长沙改革后总体环境比较好,加之政策上给予的优惠,吸引了大批民营企业迁入长沙,比如三一重工,而正是这些民营企业的迁入给长沙的经济带来了活力,甚至发展成为长沙的支柱性产业。

  其次是区域建设方面。长沙不局限于小城市,提出国际大都市的概念,建设区域性大都市的举措也是长沙经济飞速发展的几个基础。长沙的区域发展需要扩张,只有城市扩张产业布局才能伸展开。

  再次是解放思想。改革所有制和长沙区域发展的战略是相配套的。九十年代的这一背景为长沙今天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基础。有了那个时候改革的基础,思想解放的基础,战略谋划的基础,产业的基础,到了新的世纪,就是展翅腾飞的时期。而武汉在这一点上不能和长沙相抗衡。

  第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天长沙芙蓉南路已经连接到了湘潭,芙蓉北路即将连通湘阴,届时,这将是全国最长的街道。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将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一座城市群即将成型。

  武汉武钢,从经济学来分析,钢厂是提供原材料的,虽然是一个战略性的资源,但是附加值比较低,而长沙的工程机械制造的是机器,是最终产品,后向关联度大,能带动很多配套产业的发展,产业链长,因而附加值高。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从整个长沙来说运用园区经济发展迅速,河西是长沙创造,河东是长沙制造,二者是内在的联系,相互关联,像两个轮子快速运转,带动了整个长沙经济的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长沙赶超武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企业家天地》:长沙在发展过程中抓住了那些机会?

  刘茂松:长沙由于国有经济的改革,转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这也使得长沙民营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因而也吸引了大量的民营资本,吸引了外资。比如电子显像管时期引进韩国LG,使长沙的电子产业有了高速发展期,这对长沙当时的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长沙还抓了汽车制造。广本、吉利、比亚迪的陆续引进使长沙汽车的整车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0万辆。今年有可能达到70万辆。计划2015年,长沙的整个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这又将是一个超级产业。

  在战略性的新型产业上,太阳能光伏产业以技术作为支撑,加之资本营运,未来的发展也将不可估量。

  《企业家天地》:长沙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问题?

  刘茂松:应该说主要还是产业集群的配套问题,目前的配套率还不是很高,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还不是很强。例如长沙的动漫产业就正面临着危机,如今上海动漫上升得很快,武汉也有往上冲的态势。之前长沙动漫是全国老大,现在已经退到第三位了。长沙动漫产业在资源整合上显现出了欠缺,产品的开发、生产、播放、出版及衍生产品产业链不配套。比如你做个蓝猫,他做个红兔,却没法走 向整合。另外相关政策也表现出了不配套,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是研发环节,或者生产环节,但是播放这一环节没有相应政策扶持,所以生产的再多播放的少。衍生产品方面,像美国迪斯尼,有迪斯尼主题公园、迪斯尼服装、迪斯尼玩具、迪斯尼食品、迪斯尼宾馆,而长沙的动漫在这一系列衍生产品上是缺失的。产业链不整合造成产业做不大做不强,这是要认真加快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刘茂松

  1946年生于湖南华容县。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湖南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湖南省政府第一届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重大决策理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省委决策咨询专家;曾任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教授、湖南省县以上党委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专刊《理论学习与研究》主编。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武汉再怎么样也比长沙强

  《企业家天地》:2009年,湖南省GDP为12930.69亿元,仅次于河南省,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二;全年GDP增长1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9个百分点,居中部第一,这是不是说明湖南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

  汤建军:高速增长是没错,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就好比一个已经发展了多年各方面都已经发展比较完善的城市,它如果还想要再往上增长一点那是很困难。而对于一个正处在上升阶段的城市来说,它的发展增速自然就很快,所以增速快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它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企业家天地》:那么就发展潜力来看呢?因为这几年长沙发展十分快,它和同是中部的省会城市——武汉相比谁更具有发展潜力呢?

  汤建军:这是个不成立的命题,长沙不能和武汉相比,没有可比性,因为相差太远。武汉自古就是一个工业重镇,它在国民党的时候就是一个重要的城市,这不是长沙能比得上的。长沙有什么,三一重工那些机械工程工业?湖南卫视的电视湘军?这些都不能和武汉相比。说实话,长沙的工业在全国并不算什么,离武汉还很遥远,武汉的重工业基础要比我们强得多,只能说把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和武汉两型社会示范区相比,他们都是国家同时批复的两型社会示范区。

  《企业家天地》:那么就拿这两个两型社会示范区相比较,谁更具有发展潜力?

  汤建军:这个也不能说谁更具有发展潜力,只能说谁更有发展的余地和空间,现在武汉已经发展的比较好,没有更多的空间发展,因为它的地都已经建好房子了,它发展的余地就比较小了。但是长沙还在发展中,长株潭地区还有很多待开发的地在那,它还有很多的空间发展。现在长株潭地区主要是靠引进投资,靠企业过来建厂,像沿海地区那些土地基本上已经卖完了,土地的价格也高,但是在湖南,在长沙,地就便宜很多,这就是能吸引企业过来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企业的投资建厂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不能一直靠投资拉动,这是很难持续发展下去的。

  《企业家天地》:但是现在长沙有一批新型企业,他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已经拥有了不可复制的产品,像博云新材科力远等公司,这应该算长沙的发展潜力吧?

  汤建军:虽然现在湖南有那些新型企业,但是那些都只是刚起步,现在更多的是要讲合作实现共赢。在建设两型社会时,一定要杜绝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入,要防止他们戴个帽子就进来了。现在长沙经济才刚起步啊,是打基础的时候。

  《企业家天地》:现在有种说法,相对于武汉,长沙就像是个刚出生的孩子,虽然还在起步阶段。

  汤建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再怎么样也比长沙强,长沙以前没工业基础,武汉那些重工业国企,像东汽、武钢,在全国的实力都很强,如果以后体制再活一点儿,可能就更厉害了。

  《企业家天地》:那么您认为长沙未来应往哪方面发展?长株潭这个两型社会示范区又要怎么建设?

  汤建军:现在长沙一个是有发展空间,一个是要靠制度才能发展起来。我认为,长沙现在应该要打造一个文化名城,因为长沙自古就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长沙的传媒业啊,旅游业啊,我们是毛主席的故乡,这些都是可以好好开发的。我们不要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要走出自己的特色,不可复制之路。现在我们要比的是谁的消费水平高,谁的老百姓日子过的好,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看老百姓的过的幸不幸福,收入高不高。

  汤建军

  1970年5月出生,湖南华容县人,专门从事国情省情研究。现任湖南省省情与对策研究中心主任。

  汽车产业发展起来的话

  十年内有可能超过武汉

  《企业家天地》:您好,易教授!为什么去年长沙发展这么快?

  易可君:长沙的经济这两年发展的很快就是因为它已经具备的起飞的条件了,就像一架飞机起飞它已经滑行了一千米,已经到达一个起飞的临界点了。

  《企业家天地》:那么长沙经济起飞具备了哪些条件呢?

  易可君:长沙是个不保守的城市,充满活力,城市建设很快,现在长沙具备了一大批科技人士,很多院士都自己办企业。还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机械企业,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他们生产的机械在世界都是排在前面的,这些公司活力都比较足。在麓谷也有一批这样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像博云新材、科力远,他们拥有别人不可复制的产品,已经形成了一个行业技术壁垒。长沙还有几个即将或者已经过千亿的产业,一个是工程机械,一个是食品烟草。

  《企业家天地》:去年湖南经济增速那么快主要是什么产业在拉动?

  易可君:主要的拉动力是工程机械,去年全国的四万亿投资的基础建设,对工程机械有很好的拉动。

  《企业家天地》:长沙这两年来发展这么快,和武汉相比,还有多少差距?

  易可君:长沙和武汉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长沙的经济总量还比不上武汉,还有一千亿的差距。长沙要在五年之内赶上武汉不太可能。毕竟武汉的工业要比我们发展的早,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就有一批国有大型重工业企业。虽然现在长沙GDP在快速增长,但武汉也在发展,只是发展速度没有长沙快而已。

  《企业家天地》:通过这几年的发展,长沙与武汉相比,经济发展上有什么优势与劣势?

  易可君:长沙的经济也有自己的优势,像文化创意、工程机械和食品烟草这些都是长沙的强项,虽然武汉有东汽这些巨头工业,但是他们是赚GDP不赚钱的,他们大部分的利润被国外厂家拿走了,因为它们是和国外合作的。但是长沙就不一样,长沙生产出来的利润都是自己的。另外长沙的研发力量比较雄厚,当然武汉也有一批好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现象,每个省拥有的产业基本相同,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这个问题在长沙的工程机械这块也出现了,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它们生产的产品都差不多,像挖掘机三个企业都有,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还得要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主打一两个核心产品,走创意发展这条发展战略,现在主要是要做产业整合,要有不同的分工定位,不能统合,要走差异化产业的发展路子,虽然在经济总量上长沙要比武汉差一点,但是活力上我个人觉得长沙要更有活力一点。

  《企业家天地》:长沙有没有哪几个产业将会超过武汉的?

  易可君:长沙的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些产业都会超过武汉,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这块是龙头企业,它现在收购了三湘汽车厂,在长沙投资研发新能源汽车。还有科力远的高储能材料和博云新材的超硬难容材料。目前武汉都没有这几个产业,而且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行业技术壁垒,别的公司很难超越它。另外就是烟草和文化创意产业,长沙的中烟集团是和云南烟草、上海烟草在全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文化创意上不用我说你也知道,电视湘军是全国闻名的。还有就是动漫产业,它在2003年时就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但是这两年有点滑坡。出版行业也不错,现在数字出版业也崛起了,这些武汉都是比不上的。

  《企业家天地》:未来长沙在经济发展上有可能超过武汉吗?

  易可君:如果长沙的汽车产业发展起来了的话,在十年之内是有可能超过武汉的。

  《企业家天地》:未来长沙应向哪方面发展?

  易可君:现在中央及我省都在抓紧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认为应该重点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易可君

  生于1956年3月,湖南省屈原营田人,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社科系。现任湖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湖南县域经济学会副会长。

  长沙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企业家天地》:长沙经济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这种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来看长沙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在人才引进上会有哪些举措?

  柳思维:长沙的经济发展目前是比较活跃的。

  最突出的一点是新型工业的发展比较快。还有第三产业中商贸旅游、服务业发展比较好,以及文化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等。

  从产业结构来分析,长沙产业结构在十二五期间,有待进一步优化,优化的重要表现就是工业的比重要进一步上升,农业的比重进一步下跌,着重发展低碳经济,第三产业比重趋于稳定。轻型化将会是今后城市的一个趋势,使第三产业比重加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70%以上,今后长沙的发展有一个工业化后期的产业化进一步优化的阶段。商贸、旅游、娱乐业比重上升这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

  人才引进上今后长沙的发展需要很多高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金融人才。 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比如清洁能源产业等都需要很多高技术人才和具备研发能力的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有自主产权,那就必须有原创的东西,而引进人才便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一环。

  柳思维,1947年2月生于湖南岳阳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专业。

  湖南省政府参事、现任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院长,湖南省院士专家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市场学会会长。。

  长沙的盘子没有武汉大,但增长潜力大

  《企业家天地》:近几年长沙的经济发展很快,发展速度甚至已经超过武汉,原因是什么?

  张萍:长沙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区位优势。长沙地处我国中部偏南,与沿海毗邻,从地理位置来看长沙既是沿海的后方,又是内陆的前沿。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沿海城市纷纷转战内陆,长沙便成了许多企业的首选。这给长沙经济发展带来了优势。

  二、产业优势。长沙的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目前已超过了武汉。虽然武汉有许多的国企重工业,但随着长沙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近些年迅猛的崛起,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相比而言武汉在装备工业上还没有这么突出的企业。

  另外在文化产业方面,长沙的文化产业全国领先。传媒、动漫、出版、娱乐等都具国际领先水平。服务业、旅游业等也都比武汉更具优势。

  三、交通优势。过去在交通优势上长沙比武汉差,但是随着近几年长沙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如今长沙在交通上已经赶上来了。尤其在空港上,去年长沙空港客运量已达1180万,超过了重庆、武汉、西安、厦门、沈阳、大连等城市,成为中部第一、全国前三。长沙航空港已经发展成国际性区域航空港。

  《企业家天地》:今后,长沙有没有在GDP上成为中部第一呢?

  张萍:有可能。随着长株潭经济圈的建立,政府加大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长株潭汽车产业有可能成为长沙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板块。长沙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使得长沙经济发展更具潜力,长沙因而也更具经济活力。所以,长沙的盘子虽然没有武汉大,但是增长潜力比武汉大。

  《企业家天地》:现在中央对武汉的定位仍是中部中心城市,这一决定是基于哪些因素?

  张萍:从地理上武汉是处于我国中部的中间,而长沙处中部偏南,郑州偏北。但是中部经济的带动基绝非单一的武汉。从1985年开始,我就坚持中国中部的崛起靠多中心带动,二十年后的今天事实证明,中部经济的增长必须是多中心带动。

  解放前,运输主要依靠水路,而武汉两江穿城,便利的水力资源使得武汉九省通衢。但是现在,水路不再是交通主力,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武汉九省通衢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我认为,如今,中部经济的带动基是两个:武汉和长株潭。中部经济属双核带动。同时配合次中心:南昌、合肥、郑州、太原等。

  张萍

  1928年生于河北省。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团主席。现任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