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三角规划幕后:发改委住建部版本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 22:11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唐君燕 上海报道

  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各方期待已久的长三角区域规划,终于揭开了面纱。

  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下简称《规划》),这是继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再次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

  然而,在这个挂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的《规划》,却很难找到市场最关心的具体实施细节,而这也恰恰是各地下面要做的工作。

  “没有看到具体的文本内容,很多方面不好评价。”一直关注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温州市经济规划设计院院长、温州经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王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正式公布的这个《规划》,在他看来,象征意义远多于实际意义。

  《华夏时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事实上,在《规划》出台之前,曾有两个版本最终进入了决策层视野,但经过激烈博弈之后,才有了现在这个结果。

  AB版本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在《规划》正式出台之前,国家层面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实际上是有两个版本,一是“长三角区域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另一个是由住建部牵头编制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

  版本之间的争论,更多则是背后部委之间的商榷。

  消息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从这次公布的《规划》内容介绍看,应该是在当初发改委版本基础上,吸纳了建设部版本中城镇群规划的思路。而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说明,城镇群是国家城镇化的主要实现方式。

  “个人认为,发改委版本可能更注重区域的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统筹,住建部组织的规划更多是关注城市空间的统筹和基础设施的统筹。”对于两大规划的区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晓江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李晓江向记者介绍,一般来说,区域协调一定有两个方向取向。“一个是自下而上,到一定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协商。这样的协商就不光光局限在几个城市的范围,而是某种程度上放下架子。另一个是自上而下的协调,反映就是像发改委和住建部对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的参与。”

  “其实,真正把三省一市放在一起,尽管取向正确,但规划难度太大。”上述消息人士称,这也正是这次最终拍板的长三角区域规划略偏折中取向的本意。

  上海领头

  “长三角实际上是上海对江浙的辐射,浙江民营经济、江苏乡镇经济和上海中心城市的作用互动,形成长三角。”王钢坦言,产业方面,总体来看,上海与江苏的产业协同要比和浙江产业互动好。因此,这次批准的长三角区域规划中产业这方面具体是怎样的构制是非常关键。

  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就这样表述了规划编制的一个思路。根据国家“十一五”战略,利用若干大的城市群地区通过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去参与全球竞争,这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在全国格局中,通过研究表明,这样的城市群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要有一个中心城市,另外是要有一个和中心城市密切关联、分工协作的城市群地区。这两方面是互为依存的关系。“所以我们认为,上海怎样发展,实际应该看长三角怎么发展,长三角需要达到的目标,中心城市就应该实现怎样的目标。”

  对上海而言,2010年的世博会,实际上已经让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联动合作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而且,上海这个区域老、大,也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对整个区域的影响。

  “参与全球化竞争两大利器,一是水港口,包括地位和级别。另一个是空港。水路走的是货,决定了制造业。空港是人,决定了现代服务业。”杨保军表示,拿上海两大机场来说,就是很好的体现。浦东对外,虹桥对内。其中,虹桥的作用其实是更有效整合长三角资源,更好地为长三角服务。

  杨保军称:“有一段时间,上海机场从虹桥迁到浦东,当时是为了瞄准国际市场,由此导致一些区域矛盾的出现,认为上海只顾自己。但是从我们的视野来看,尽管这样确实对周边地区带来了一些不便,但这又是上海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阶段过程。现在国际化突破了,又回来做区域协调发展阶段,确实应该为区域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所以现在上海的重心又回到了虹桥这块,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虹桥能够整合,并且把高铁整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使得上海的辐射力量大大加强,把整个长三角地区都能整合。这些步骤都是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而统筹的。”

  关键点:融合

  长三角整个地区怎样继续保持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发动机的地位,同时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在李晓江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服务业的国际化、金融国际化和创新国际化。“这三个国际化做到,那才是真正的世界城市群,否则永远只是一个世界的制造业基地。”

  “按照个人判断,大家倾向比较一致的就是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对接都容易理解。但涉及到具体的,比如城市功能方面,包括港口群,包括城市定位和整个城市体系,功能分工是什么?”王钢说。

  区域规划的实施协调,将会成为下一步长三角两省一市最关键的环节。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则是珠三角区域规划,通过广东省人大立法,现已经成为地方的一个法规。

  长三角区域规划似乎要复杂得多。相关人士认为,长三角区域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则需要中央政府来协调和立法。“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区域规划,没有先例。珠三角很成功,但不能简单搬到长三角,空间范围差10倍。长三角是40万平方公里,珠三角只有4万平方公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