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三角区域规划获批 三地专家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5日 07:01  东方早报
长三角区域规划获批三地专家解读

区域规划再次明确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 21.07万平方公里(图片来源:东方早报 刘建平 制图)


  “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

  城市群将加速崛起”

  肖林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

  肖林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实施,将加快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崛起,上海将为长三角的一体化发挥更大的作用。”肖林认为,规划对整个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发挥上海核心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肖林表示,上海的战略定位就是“四个中心”,这个定位要求结构调整方向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金融、航运、信息、创意、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加快制造业的升级,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上海的转型和发展一定要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只有长三角一体化到了一个高度,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才能形成新的跨越。 

  肖林指出,上海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在“十二五”规划里对接长三角区域规划。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将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社会保障、能源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 

  早报记者 熊晓辉

  “再度明确长三角范围,首提现代服务业中心”

  陈建军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曾参与区域规划编制并担任“产业发展定位与布局”项目负责人

  “从总体上看,区域规划是长三角指导意见的细化和延伸,但也有差异。”陈建军表示,比如在长三角战略定位上,“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定位是指导意见中没有的,在中央文件中是首次提出。”与2006年初稿的区域规划相比,定位更是明显不同。此外,在长三角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上,正式获批的区域规划新增了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等内容,“既体现了长三角的与时俱进,也表明了中央对长三角在转型升级棋局中的期许。”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消息,区域规划所明确的长三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这与2008年9月出台的指导意见一脉相承。但对区域规划本身而言,意义特殊。区域规划历经多次征求意见和重大修改但迟迟未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长三角区域范围看法不一。”陈建军透露,2006年的区域规划初稿将长三角范围界定为沪苏浙16个市,面积11万平方公里。随后,关于长三角是否扩容、如何扩容,争议频频。一直到指导意见出台,长三角区域范围方成定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并未提及“泛长三角”。而在指导意见中,国务院曾强调“积极推进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这是“泛长三角”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对此,陈建军猜测,发改委目前公布的只是区域规划的“简缩版”,“也许在其最终公布的规划全文中会有所涉及和体现。”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1个区域经济规划,包括《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等,数量几乎是过去四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在上述区域版图布局完成后,现在轮到长三角了。”陈建军说,“中央期许长三角能在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中起到领军作用,并促进和带动全国的转型升级,重塑中国区域经济格局。”

  早报记者 徐益平

  “目前长三角仍缺少跨地区行政主体来具体操作”

  张颢瀚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陆玉龙

  南京市住建委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经济学家

  “区域规划赋予了长三角在国家战略中的示范功能,将在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同时也将长三角率先推到世界级的高度,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张颢瀚表示,“区域规划在此时出台,将成为沪苏浙各地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依据。”

  张颢瀚认为,“长三角区域规划要落实,需要国家给予实实在在的推动措施,目前长三角仍缺少跨地区的行政主体来具体操作,需要国家行政力量的推动、政策的扶持以及考核指标的调整。”他指出,过去各地主要以GDP为指标,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建立新的考核指标。

  陆玉龙认为,“长三角地区要勇于承担起自主创新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世界级城市群的称号。我们甚至需要拿出牺牲短期发展速度的决心和勇气,来大力追求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陆玉龙认为:“尽管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是八个重点方向之一,但目前各地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足够重视,更应警惕建设过剩。”

  早报记者 鲁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