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南抗旱投三千万人工增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3日 22:10  CCTV经济半小时

  (主编:孟庆海  编导:姜龙飞  摄像:陈艳波,贡存)

  男: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西南地区的旱情仍在持续,截至4月9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的耕地受旱面积仍高达9553万亩,2020万人、134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眼下,不少旱区百姓每天穿山越岭,希望寻找到新的水源,而在天上也有一群人在为大家找水。他们怎么找呢?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

  两次跟机飞行了解增雨情况。

  记者:现在是3月31日的11点左右,我们现在赶到了黄果树机场,我们马上就要跟随这架安26,前往遵义一带进行人工降雨。据我们了解呢,现在飞机上的准备工作基本已经就绪。

  此次执行任务的运输机和机组人员都隶属于成都军区空军某部,登机后,记者见到机组各个成员,正在忙碌的的做起飞前的准备工作,记者向气象工作人员打听本次飞行的路线。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 黄浩隽:今天我们飞的航线,同这个航线图上看呢,我们直接从安顺、赫章,赫章是在我们贵州省的西北面,在毕节地区,然后就往遵义,遵义是在贵州省的北面,然后呢还要到(施秉)就是贵州省的东面,

  作业飞机飞上了蓝天,巨大的噪音和不断地颠簸随之而来,飞机很快就钻入了云层,至于今天首个目的地的云层是否理想,能否实施作业,大家还都都不知道,只有默默的等待,在飞到赫章上空前,黄浩隽一直坐在窗口密切的观察着云层的情况,在抵达赫章上空后,她马上赶到了驾驶室与机长进行沟通。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 黄浩隽:有点可能,到了赫章可能有点可能,因为看来整个云层都是在北面,在南面这边基本上是没有什么。

  记者:现在是11点50,经过将近40多分钟的飞行,我们现在飞到了本次飞行的第一个目的地赫章上空,现在的高度大概是在5400米,刚才我们了解到,由于这里云层情况并不适合作业,所以在与机长沟通之后,我们本次飞行目标,奔向第二个目的地遵义。

  飞机现在所在的区域属于毕节地区,同时也是本次旱情非常严重的一个地区,在调整航线后,黄浩隽突然发现了西面的云南上空有一片很适合作业的云层。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 黄浩隽:现在下面这个是毕节,旱区,重旱区,远处那个方向是云南方向,现在的这个层云全部在云南方向,这一路很明显,就我们这个旱区全部没云,全在云南那。

  黄浩隽说贵州省西部地区旱情非常严重,而这其中毕节地区最为严重,77万亩土地受旱,小麦减产50%以上,黄浩隽非常想让眼前的这片云里的雨水能够降到干涸的毕节。可是由于权限的限制,无法越界作业,黄浩隽恋恋不舍的盯着那片云层感到很非常的遗憾。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 黄浩隽:我们不能过去作业,我们看着干着急,我们一路着急,在看着那云。

  记者:就是那一片云是吗?

  黄浩隽:对,那边那片非常好,非常适合作业,就是不能过去。

  带着无法作业的遗憾,飞机向遵义方向飞去,遵义市的旱情要比毕节要好一些,可是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仍然达到58.03千公顷;水利工程总蓄水量仅1.966亿立方米,比往年同期减少35%。由此,因干旱造成170多万人,80多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在经过了近40分钟的飞行后,飞机抵达了金沙县的上空,黄浩隽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里的云层适合空中作业。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 黄浩隽:因为现在我们高度下降到刚好到零度层,在正好在零度层的时候,有这个层云,目前看这个云分布比较均匀,有可能有比较小的降水,所以我们对它进行作业。

  记者:现在是12点25分,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在金沙县的上空,高度大概是4200米,在这里我们感觉到了,由于现在我们所处在的位置,正处在云层的中间,现在飞机的晃动也特别剧烈,同时由于这里现在这个云层特别适合增雨的这么一个作业条件,所以今天刚刚实施了第一次的增雨作业,通过悬窗我们可以看到,外面的焰条现在正在燃烧的过程中,

  作为本次人工增雨的具体操作者黄浩隽告诉了记者,增雨必须的条件就是要紧贴着云层飞行,这样颠簸就会很剧烈,而所谓的作业就是释放悬挂在飞机两侧的焰条中的碘化银颗从而达到增雨、催雨的效果,此时透过飞机的悬窗,记者见到飞机两侧机腹侧面各有一个焰正在释放,冒着红色的火焰,生成催化剂撒向空中。不过这对黄浩隽而言,现在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就在这几天,为了缓解台湾南部的旱情,台当局“水利署”和台军方合作,台空军C130运输机在台南县的集水区上方实施人工增雨任务,希望能增加降雨,花费新台币60万元成本。但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集水区却没有下雨,这次行动宣告失败。每一次成功的空中增雨都要关乎云层的密度、飞行的高度、温度、以及碘化的银释放量等诸多因素,至于这次作业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在经过近三个小时不断地颠簸之后,飞机终于再次降到了地面,舱门缓缓地打开。走下飞机后,记者终于见到一直在驾驶室内的机长,他告诉记者,由于飞行的位置特殊,飞行本身具备很多危险因素。

  机长 郑奎亮:增雨过程中,特别是要求它贴着云层增雨,这时气流比较大,控制飞机比较困难,今天下来你们也感觉出来,在高高度的时候还好一点,下面一遇到云,你们在飞机上也感觉到比较颠簸,

  解说:郑奎亮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在追云,哪里的云层密度大、最危险他就要将飞机驾驶到哪里,而除了飞行的位置特殊以外,实施作业的运输机由于外挂了释放焰条的装置,也给飞行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机长 郑奎亮:这个增雨飞行呢,一个首先我们飞机外边增加了一个增雨挂架。

  记者:就是这个挂架?

  机长 郑奎亮:对飞机的性能、布局有一定影响,大约说要比正常的要减速度,要减5到10公里,这样我们在飞行过程当中,就在控制速度上,必须要比平时油门要多加20到30。

  这天的第一次飞行,工作人员在金沙县和遵义上空进行了两次人工增雨作业。我的同事告诉我,近三个小时的飞行和平时坐飞机感觉大不一样,工作人员一方面高度紧张地工作,另一方面还得忍受剧烈的颠簸,飞一趟下来人就跟散了架一样。但为了让天上飘过的云能多给旱区带来些雨水,工作人员很快决定,下午再飞一趟。

  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机组成员、塔台工作人员和贵州省人影办的工作人员马上凑在一起,开了一个会,决定下午的作业照常进行,在飞机旁边,记者见到了正在做飞前检查工作的机组成员。由于上午的飞行中,释放了两个焰条,此时也需要更换新的焰条。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共是10根,一个播撒器带有5根烟条,5根烟条,按20分钟,有的这个时间控制气流不一样,有的气流大的时候,大点的短一点,气流长的时间它稍微长一点,也就是25分钟之内。

  飞机的左右两侧各佩带了5根焰条,是一个直径30厘米的圆柱形罐子,这里面装有3公斤的碘化银,播撒器安装在机舱内,根据云层的条件进行电子点火操作,释放碘化银。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就从前面燃烧出来,从这后面慢慢燃烧,它这样子几个孔,一点火冲破以后。

  工作人员:点火送出来。

  在机场记者同时注意到,黄果树机场总共准备了两架执行增雨任务的军用运输机,在另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我们的飞机也要准备第二次飞行。

  记者:现在是下午3点半,我们这次飞行马上要出发,去执行第二次的任务,而这次的方向将会是黔西北和黔西南。

  与上午不同的是,本次任务还要兼顾贵州省气象局的领导视察灾情的工作,机舱内的人数剧增,在飞机抵达毕节地区后,透过悬窗就可以见到了地面上出现了干涸的河床,以及大片干枯的土地

  记者:现在是我们在从赫章飞往六盘水的路上,我们现在可以明显的机上摇晃的程度明显的增加,上下的颠簸和左右的颠簸非常地剧烈,但是现在客观的条件非常恶劣,但我注意到机上的工作人员非常的兴奋,因为现在我们的下边就是一段条件非常好的云层,同时现在这个位置,也是属于黔西北地区,也是旱情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所以说现在非常适合的云层,有可能意味着下午就有降雨的产生。

  坐在机舱中,记者明显的感觉到了机身的晃动非常的剧烈,同行的几个工作人员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由于连日来不间断的飞行,使得黄浩隽的反应也很明显,在机上她几乎已经无法与记者交流,在经过2个半小时的飞行作业后,飞机再次降落到了机场,黄浩隽向记者讲述了在机上的感受。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 黄浩隽:下来其实不想说话有的时候,刚才您采访我的时候,我说不能时候,因为当时我觉得我晕机了,是这样。就是刚才您可能午后的时候,跟了我们这趟上去以后,您知道这个午后的飞行非常颠簸,但是颠簸的时候也是我们作业的时候。

  疲倦、饥饿、耳鸣几乎成为每个走下飞机的成员的普遍感受,但是黄浩隽最在意的还是下午作业的成果恐怕不会很理想。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 黄浩隽:比如说这个云层发展的不是很好,那也就说,总体来说很有可能有一定的催化效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催化效果预期过高。

  4月1日,也就是连续两次空中增雨作业的第二天,记者赶到了位于贵州省气象局内的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小组办公室,文继芳向记者说明了前一天的作业效果。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文继芳:截止到今天11点的雨量,大概全省是485个区域站都降了中小雨。

  不过具体到两次飞行作业的具体情况,文继芳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记者:上午那场肯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下午那个效果不是太理想。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文继芳:下午那个主要是观察为主。

  文继芳指出,相比较而言,由于云层的分布不同,上午位于贵州北部的作业效果,要明显的好于下午位于西部的效果,总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从四月一号的降雨分布图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文继芳同时指出由于气候变化的特殊性,现在世界范围内都很难科学准确的的测算出每次增雨的效果。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文继芳:天气过程是不可逆的,然后我们人工影响和自然的过程是分不开的,你说后面的结果有,但是前面那个你说要多少。

  记者:预测也有,但是中间的过程,我们占到多大的功劳,这个很难算清。

  虽然具体的数字很难说清楚,有着多年空中影响天气经验的文继芳坚信,实施影响的结果一定会比自然降雨的结果要好很多,而且影响范围也会很大。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文继芳:这个弯路我们说的S型的路线,S型的路线,就是为了增大它的播撒面积。这个面积,这个红框里面的,一般画成我们影响的区域。

  文继芳以3月31日上午第一次的飞行路线为例,影响的范围是以飞行路线为轴心向外扩散,那么,当天两架飞机总共四次的作业范围又会是多大呢?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文继芳:因为每一次有重叠,你要说全部加起来的话,肯定要超过我们省的面积。

  据了解,现在实施人工降雨的手段主要包括高炮、火箭发射和飞机播撒3种方式,今年贵州省为了应对大旱,天上、地上同时作业,已经在人影办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文继芳:在咱们贵州应该是地面高炮一共有459门,今年就有459门投入作业,火箭有近一百门。就是今年以来,特别是启动应急以来,那我们整个地面高炮作业情况有780,这样子。

  记者:就现在保守估计,现在这个状况三千万以上没什么问题。

  文主任:没什么问题。

  记者:其实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文主任:是。

  其实除了贵州省以外,受旱灾影响的各省都在不遗余力的加大人工增雨作业,从2月27日至3月30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五省(区、市)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了36架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飞行时间89小时,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1827次,发射增雨炮弹17316发,发射增雨火箭5035枚。政府气象部门已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排西南旱灾地区人工增雨抗旱经费2250万元和台站抗灾经费500万元。

  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和高炮火箭相比,飞机实施人工增雨的效果更好一些,一是他们可以近距离观察云层,有的放矢,另外飞机携带的碘化银数量是炮弹和火箭弹的几十倍。但确保一次成功的飞行并不容易,那么,除了空中的工作人员不怕危险,抓紧时机,地面上也要做好哪些配合工作呢?继我们记者3月31日跟随的这次人工增雨飞行之后,4月6日上午,贵州省又实施了2个架次飞机增雨作业,并在遵义、黔东南、铜仁等地组织高炮和火箭,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作业之后,贵州省大部分县市出现降雨,有13个乡镇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上。人工增雨对缓解旱情作用巨大,但天地之间的合作又是如何展开的呢?

  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的成本计算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文继芳:民航。部队,就是还有财政、民政是吧,很多,一共有18个,

  文继芳告诉记者,每一次看似简单的空中增雨作业实际上需要18个职能部门的鼎力合作才能够实现。而其中与成都军区空军的配合是保证顺利飞行的重中之重,4月1日5点30分左右,记者赶到了贵阳市郊区的一个空军航空兵某场站,了解空域管制的情况。

  空军航空兵某场站管制中心主任 何宇:这是人工增雨,它的航线就是现在,我们现在这个屏幕上绿色,绿色这条线所标识的,就是我们这次人工增雨总的范围。然后这个黄颜色和橙色这条线,是我们贵州区域的一个范围。

  记者赶到这里时,正好遇到了昨天乘坐的运输机刚刚起飞,执行一次临时决定的空中增雨作业,通过显示屏幕,就可以实时的掌握飞机的飞行轨迹,从而对它的飞行进行有效地指挥。现在在这个场站的空域范围之内,总共有将近20架的民航客机,都已经从增雨作业的飞机的空域内调开,全力保证作业飞机的空域安全,采访时,林杰告诉记者,其实这次临时增雨作业的申请时间很短,在半个小时内就得到了批准,由于涉及的职能部门很多,航线复杂,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此次面对大旱,各个部分都赋予了增雨工作相当高的级别。

  空军航空兵某场站管制中心主任 何宇:因为这个级别相当高,正常情况下的话,它这个就是说其他的一般飞行的话,它需要协商,这个任务的飞行,它现在就不是协商,我可以以命令的形式通知其他单位,现在是这么一个关系。

  记者是了解到,正在实施人工增雨飞行作业的飞机,是将人工增雨播洒器加挂在炮弹架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成都军区空军为此专门组织了技术力量,自行研制生产、安装转接架,替代炮弹架。据了解为了抓住有效天气实施大规模人工增雨,成都军区空军紧急完成了14架类似的空军运输机的人工增雨平台和操作系统的加装,对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派驻飞机和人工增雨作业区域进行划分,最大可能的提高大面积实施人工增雨的能力,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空军执行的最大规模增雨行动。

  成都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林杰:空军第一次准备了这么多飞机,进行了,花了这么多经费进行改装,而且地方政府,我们第一次试行军,第一次进行协同作战,光靠一家不行,而且要争求效果出来,争求效果出来,能够捕捉到增雨的这个战机。

  一次人工增雨飞行需要十八个部门配合协调,一架增雨飞机需要近二十架飞机在天上让路,从这些数字里我们不难看出人工增雨飞行的难度。那么,这样一次飞行究竟需要多少成本?能给灾区带来多大好处呢?

  贵州的人工增雨情况 解读气候经济现状

  成都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林杰:这个花费不大,就比方说我们像昨天,你亲自参加了安顺那个增雨行动,飞两个半小时,增雨受益面积7700平方公里,也就一万块钱。

  林杰所说的一万元钱,只是单纯的飞行费用,并没有将庞大的支撑平台的费用计算在内,那么,这笔费用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回报呢?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文继芳:这个应该从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上呢,他有一个,也有算法,那比如像飞机这一块的话,那种投入产出比是比较高的,一般到1:40以下。

  对于大旱之中的贵州省来说,空中增雨投入、产出比1:40,这是个非常诱人的比例,在这之中社会效益很占到很大的比例。

  成都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林杰:第一个人工增雨效果它不但解决人畜饮水的问题,它同样对森林防火,你比方干燥嘛,森林防火就绝对起到治根的作用,能够起到治根的作用,尤其对老百姓的庄稼,它起的作用就更大了,起的作用就更大了。

  贵州省人工影响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文继芳:说哪怕下了一点雨,我们去做了,老百姓就告诉我们,这个下得不是雨,这下得是甘露,还是也让我们特别感动,

  不过,在我国大气物理学泰斗毛节泰看来,这些手段还只是应急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干旱的现状。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 毛节泰:反正有云了来了,我先撒了再说,这样它不下雨我就撒,撒了呢,其实很可能这块云本身它的配比是对的,你撒了或许更坏是吧,当然也有的云撒了就改进了,改善了,这都有可能,所以现在我们作业还有一定的盲目性,

  毛节泰指出,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想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呼风唤雨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 毛节泰:我们很想知道,因为水气必须抬上去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形成云,这个抬升运动现在全世界都没有办法,不会测,你再有钱,外国人也不会测,我们也不会测,

  截至3月23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份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面对这一组沉重的数字,毛节泰向记者反复强调,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只能对个别地域产生一定意义上的积极地影响,只是一种面对干旱时的应急手段,无法从根本上缓解西南地区的旱情。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 毛节泰:这个事情,我们痛苦就在这,我们前提还是要看自然界是不是给,或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还是靠天吃饭,

  即使有了人工增雨的手段,但是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对老天爷我们还是有很多无法把握的地方。但是不是就此就不能走出看天吃饭的困境呢?其实,问题的答案还在我们手中。西南地区的大旱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在各方努力之下,人工增雨确实让一些地区久旱逢甘霖。可不管怎么说,我们在把天上的事办好同时,更需要把地上的事做好。如果农村地区的基层水利设施能够更完备一些,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更广泛一些,可能人们对大旱的承受力就会强很多。我们寄希望于天上的增雨,也不能忘了地上的节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