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沈衍琪) 全球金融业在去年以来的危机中首当其冲,而本市金融业却在“危机”中逆势上扬。记者日前从北京金融工作局获悉,今年1至9月,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240.8亿元,同比增长17.1%。与此同时,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加大,前三季度金融业实现税收已经占据全市三级税收的“半壁江山”,占比49.17%,同比增加13%。
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金融业今年以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今年前三季度,本市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大幅增长。截至九月底,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9460.91亿元,同比增长29.8%,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444.82亿元,同比增长33.2%。与此同时,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快速扩大,达到7.8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61万亿元,资产质量继续提升。
同时,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企业效益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市银行业实现利润195.09亿元,高于去年同季度34.8亿元,今年以来首次实现利润正增长,止跌企稳势头明显。
证券行业则已经提前回暖,截至9月底,全市17家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90.43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预计全年证券业利润有望达到120亿元,这一数字高于2007年时的‘巅峰’水平。”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认为,金融业作为北京市战略主导产业和龙头产业的地位正在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3.8%,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15.2%,继续保持领先水平;金融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也已超过1/5,继续带动全市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