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份经济数据密集发布的时候,7月上旬发电量的数据也出炉了。继6月发电量自去年10月首次由“负”转“正”之后,7月上旬发电量继续攀升。作为宏观经济面的晴雨表,发电量的不断企稳攀升,反映经济正在日渐回暖。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以高耗能的重化工业为主,经济的起落与发电量直接相关。由此,发电量客观上成为反映经济情况的温度计。
发电量持续攀升
据国家电网公司统调中心(下称“国调中心”)的内部统计数据显示,7月上旬,全国日均发电量同比上升3%。
电力经济专家、国家电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博士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电量数据由电网调度中心根据每天的调度数据进行记录,电即发即用,从一个时间段到另一个时间段的数据,都很准确。而其他经济数据很难找到这么准、精度这么高的数据。当然,还有一个用电量数据,每月中旬由政府进行发布,国家电网发布的是发电数据,两者配合分析,可凭此来判断经济的情况。
根据国调中心的统计,自去年10月以来,中国在经历了连续8个月发电量的持续下滑后,终于在6月份迎来了首次整月数据的正增长。6月中旬全国日均发电量同比上升3.8%,到了6月下旬同比增长的幅度达到了7.0%,实现了6月整月发电量增幅达到3.6%!7月上旬,全国日均发电量3%的增幅,延续了6月以来全国发电量的增长。
胡兆光认为,从发电量上进行分析,中国经济从去年10月份进入了严冬期,今年7月上旬继6月之后,发电量继续实现正增长,这证明经济走出了严冬期。
广东发电量急剧飙升
就地区而言,6月,东南沿海地区的发电量回升趋势显著:广东省6月发电量增幅达11%,江苏省发电量增幅达3.6%,浙江省发电量增幅达5.9%。同时,河北南部6月发电量增速为4.2%,山西省发电量增速为5%,而云南省的发电量增速达到了13.6%,可以说中西部的发电量在高耗能产业集中的省份有所恢复。
中电联专家薛静指出,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目前全国各地的发电量增长数据并不相同,区域特征明显。下半年各地区发电量的不均衡仍然存在,华北区域部分省份,比如河北、山东,以及华东的江苏、浙江,可能会率先走出来,但是率先走出来的幅度和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用电结构单一,目前主要靠政策支持,因此,应该是东中西各地区中发电量数据回暖最慢的一个。这和地区经济的特点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发电量下滑态势已经遏制,正在筑底回升阶段。”中电联专家指出。此外,从用电量的情况看,第二产业的用电量增幅显著回升,也显示出经济回暖的信号。
胡兆光还解释,从这次金融危机来看,发电量反映经济的敏感度很高也很超前。从去年四五月开始发电量就在往下走,当时我们就提出了经济有向下的趋势的观点。而从我们当时去江苏、浙江等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出口已经受到影响,订单已经很少了。而这轮金融危机真正凸显是在去年9月份雷曼兄弟破产时,10月份发电量就开始负增长了。
可以相信,广东发电量的大幅攀升,表明广东经济的回暖同样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防止发电量走“W”
不过,由于六七月是每年的供电高峰,不少人对目前的供电量数据回升的现象表示质疑。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入夏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是同期发电量增长的原因之一。今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0.1℃,较常年同期偏高0.7℃。其中,西北、华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的温度偏高1℃—2℃。同时,由于今年6月下旬的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一天,这也成为分析6月下旬发电量大幅增长、同时拉动整月数据上扬的原因之一。
胡兆光认为,根据6月的电量和负荷关系进行测算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电量“转正”经济因素占60.4%,气温约占39.6%。
现在发电量走势很像一个V形,而对于究竟是只出现V形还是以后会变W形,胡兆光表示,应该尽量避免出现W形。
此外,对于发电量数据与经济增长的错位,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在7月8日由中电联主办的“2009上海国际电力电工展”上也给出了解释,发电量与经济增长的这种关联度在常规情况下,会表现为周期波动规律趋同的特征,但是在经济快速上升或下降阶段,电力会呈现出领先于经济的特征。“一般会有3个月的领先,但是也很难说这一波会有多长的错位。”
本报驻京记者胡剑龙
实习生徐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