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企有2个群体适合走出去,一是在同行业中有竞争优势的,一是产业正在调整转型的”
《上海国资》 记者 王铮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上海市开始全面实施国资国企改革。
4月8日下午,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红光、副市长艾宝俊悉数出席。这是近4年来,上海召开的最重要的国资改革会议。
当日的会议明确了改革6项措施和4个方面目标,市场对此颇有期待。媒体亦高度评价“此轮改革会继续巩固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火车头的地位,”
事实上,上海国资改革的6项措施是去年9月《若干意见》出台后的具体化,包括:推进国企开放性和市场化重组、推动非主业资产调整转型和坚持国企进退有致的总体战略。
“改革目标清晰,成败关键看如何推进和如何操作。”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林益彬对《上海国资》如是评价。
目前,上海市国资委正在对会议精神进行全面贯彻落实,并明确了近期3个工作重点:推进国资监管全覆盖的起步、推进企业3年行动规划的落实和推进试点企业董事会建设的实施。
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48家企业集团,他们今后的命运会是如何?
《上海国资》采访诸多企业负责人和国资专家,描述出他们心目中上海国资改革和重组的蓝图。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希望能一以贯之。”上海市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郑韶对《上海国资》表示。
猜想一 主辅分离:调整为主
自上海市国资委陆续颁布48家企业集团的主业目录后,主辅分离已成为国企负责人和国资专家关注的焦点。
但主辅分离非一朝一夕之事。
多数专家认为,虽然聚焦主业是大势所趋,但因这项改革措施涉及因素复杂,当只能以调整为主。
可见的复杂因素是:“不少企业辅业资产带来的盈利比主业更多,如果真要一下子把辅业分离干净,短期内这些企业的生存和稳定会面临较大挑战。所以说,改革的方向性和具体操作的策略性如何兼顾,是需要慎重研究的。”林益彬表示。
辅业中最敏感的便是房地产业。48家企业集团或多或少都有涉足。
《上海国资》采访的多数专家坦承,众多国企把精力过多放在房地产开发上,已经成为“一剂毒药”。
“因为房地产业能在短期内获取暴利,导致企业忽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工业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崩溃。”郑韶表示。
但剥离房地产业务殊为不易。“比如一些集团,房地产业为其提供了70%—80%的利润,怎么能说剥离就剥离?如何维持稳定?”
况且,处置会带来大量遗留问题。“处置收益和支出能否平衡?效率如何?能否平稳?决策层不会不考虑平衡后患。”诸多国资专家表示。
林益彬表示,对产业集团来说,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除了剥离辅业、突出主业,还有一个不断优化价值链的问题。因为同样是在主业范围内的业务,有些必须内配套,但有些可以外配套。
他建议,国有资本应该集中在产业链条中最优势的地方。
郑韶赞同其观点:”一些制造业集团下有很多配套的企业,看起来是围绕核心产业而配备的,但运营起来内部消耗很大。”
对于主辅分离方法,业界传有两种方案:一是体内分离,一是体外分离。
“体内分离是指辅业在集团内部进行分离,企业集团将其要剥离的辅业整合在一个平台,与主业分开,并加以清理处置;体外分离是企业把辅业剥离给专业化运作平台。”林益彬解释。
他赞成后一种改革方案:“集约化处理辅业,效率会更高。”
多数国资专家亦赞同后者,但体外分离亦有难题。
“比如某家企业将辅业划给统一的资产经营平台,那么很难阻止这家企业将很多债务和富余人员都摆在这块辅业上,很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处置辅业收益是1000万元,成本倒可能是1亿元。如何平衡利益?”祝波善表示。
他认为,在如何处置辅业上,更多配套的细节和具体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协同设计。“但不会一刀切。”
猜想二 开放性重组:区别对待
出乎意料,对政府大力提倡的开放性重组,国资专家和企业界反应均较冷静。
“走出去的上海企业,鲜有成功的。”郑韶表示。
他说,远到几年前商业企业华联,近到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无一不是折戟而归。
“比如一家上海国企想到外地去建酒店,结果竞争不力,市场不断被蚕食。政府给大量的房间有什么用?关键的酒店管理没能跟上。”郑韶表示。
祝波善认为,失败的原因一是在于上海国有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有的只是资金和地域优势”;其次,上海的国企普遍有老大心理,“固步自封,看不起别人。”
林益彬亦表示,上海产业集团中真正掌握一定核心技术和特殊资源,在行业中居领先地位的并不多,对于走出去重组,手里的筹码其实有限。“光靠资本是远远不够的。”
鉴于此,众多国资专家并不主张上海国企马上外出重组:“身体比较弱,首先要加强培养核心竞争力。”
但也不是如此简单。
“上海国企有2个群体适合走出去,一是在同行业中有竞争优势的,一是产业正在调整转型的。”林益彬表示。
但他认为,这两个企业群体现阶段走出去不能全面撒网,先应以长三角为主。“地域近,两地合作有基础,重组把握更大。
对另一个层面的开放行重组,专家大多持肯定态度。“让实力强大的央企、外企和民营企业进来,与上海本地企业联合是重组是可以重点考虑的方面。”一位国资专家表示。
上海市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汪胜洋表示:“这样能做大增量,大的企业进来后,考虑到上海的优势,通常会把总部或者研发、营销部门留在上海。这样的开放重组,才能让更多的资源在上海集聚”。他认为,对战略性企业放开可能还有很多顾虑,但经营性的资产应该都可以放开重组。
猜想三 有进有退:抓大放小
如何有进有退实则关系到政府对产业的导向意图。
市委市政府提到,“进”是要紧盯国家战略要求,产业发展围绕“四个中心”建设的需要;“退”是要舍弃量大面广,不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
郑韶认为,上海国企布局是偏离这些目标的:有两个极端,一方面,国企完全在政府的管控之下,不惜代价去承担公益性职责,无法按照主体自愿展开完全竞争;另一方面,放任国企在轨道上运行,大大小小的企业主要精力都放在房地产和开发区上,不能拿出象样的产品,也没有深化企业产品结构和产权结构调整。
“比如上海电气承受了很大的包袱,它的主业是电气成套设备,但它下属的小企业曾达到几百个,产业和资源相当分散。”他表示。
郑韶认为,上海国企产业布局一直飘荡不定。他建议,在国资覆盖面、国资股权比例、国企投资层级都要进行收缩。
郑韶建议,现有的国企集团,市政府可以确定哪几个集团本部必须绝对控股,其他的都可以放开让各类资本进来,稀释国有股权比例。“比如商业性的组织不必由国有控股。”
对于哪些集团最有可能由国资绝对控股,各方意见不一。“10—20家是合理的。”郑韶表示。
事实上,《上海国资》采访的多数专家均赞成政府“抓大放小”。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总裁祝波善对《上海国资》表示,国企近亲繁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为求多元化,很多国企互相参股,象上海久事、申能等是多家企业股东。形式上是多元化,实际上徒然增加了治理的成本。
林益彬亦表赞同:“企业重组不能再搞简单的造船游戏,而应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要指向,成千上万个小舢板捆在一起不是航空母舰。”
他认为,决策层对48家企业集团不能平均用力,要重点关注几家资产体量和影响都比较大的企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
林益彬把上海国资分为重点发展、稳定发展和重点调整3个群体,需要重点发展的集团主要是少数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团,而承担特定功能的专业投资公司和资本运营公司属于第二群体,应当稳定发展,没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集团属于第三群体,应以调整为主,或退出或转型。
“对于一些落后的产业集团,比如传统的、已经高度竞争的或者高污染高能耗的,上海需要主动拿出分工的意识,股份和技术可以分与民企和外地企业。”祝波善表示。
“目前的环境下,工业和制造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上海国资的主角。”祝波善表示。
但他认为,“工业高端发展后,会转化为服务业,比如上海电气今后不再简单地卖设备,而是卖出集成化的服务,这样也会促进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建设发展。”
上海国资改革和重组牵涉广泛,对全国各地国资亦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希望能尽快看到可行的推进机制和操作步骤。”诸多专家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