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练摊儿成必修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7日 07:01  河北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王丽媛)近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多了一群大学生“练摊儿族”——他们销售的商品有箱包、花卉、洗涤用品、水果、蔬菜等20余种。据了解,作为营销与策划专业的“必修课”,今年“练摊儿”成为该专业90名大二学生谁也绕不开的“课程”。

  现场

  水果、蔬菜论个卖

  水果、蔬菜不论斤而论个卖,让不少师生忍俊不止。

  “黄瓜一块钱两根,鸭梨一块五俩,快来买啊!”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水果、蔬菜“地摊”前,大二学生王海兵和几个同学大声吆喝着。水果、蔬菜不论斤而论个卖,让不少师生忍俊不止,但购买的同学络绎不绝,看来生意还不错。

  近日,一到课余时间,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的小路便成了一个小小的市场。这就是该校经贸系学生“练摊儿”实践场地。箱包、花卉、T恤、矿泉水、水果、蔬菜等20余种商品吸引了不少教师和同学。和真正的商贩一样,从确定卖什么商品,到进货、卖货、讨价还价、成交,一样也不少。作为营销与策划专业的“必修课”,今年实战“练摊”成为该专业90名大二学生谁也绕不开的“课程”。

  “水果论个卖方便,不用花买秤的钱,这招很符合我们的实际。”王海兵笑着解释着他们小组的“生意经”。其实最初为了确定卖什么,他们小组的几个同学几乎吵起来。以刘凯为代表的女同学希望做某化妆品的校园代理,而以王海兵为代表的男同学则认为化妆品受众小、价格贵、收益不好。经过讨论,从卖化妆品最终确定为卖水果、蔬菜。

  感受

  创业艰难挣钱不易

  练了几天“地摊儿”,他和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挣钱确实不易。

  “创业艰难,挣钱不易啊!”昨日,参与“练摊儿”的王贝贝感慨地说,“我们小组10个人,卖了5天,是9个小组里卖钱最多的一个。但最终的纯利润为185元,平均每人每天的收入是3块7。”而市内一个菜市场摊主说,同样的地摊儿,他每天的收入在70到100元之间。

  “说实话,以前挺小瞧练摊儿的。不就是进进货,卖卖东西吗,有什么了不起。”王贝贝说,练了几天“地摊儿”,他和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挣钱确实不易。

  刘宗珊和王贝贝一个小组。他们第一天“练摊儿”进的只是挎包。第二天有点经验的他们开始进背包、腰包,并从学校实验室借来了架子作货架,宣传海报也打出“09新款”。在老师的指点下,刘宗珊亲自当起了模特,生意明显好起来。

  卖花卉和金鱼小组的郭艳辉和周鹏对挣钱难更是深有感触。“第一天进货,我们小组去了6个人,再加上换车,一天交通费花了24元。第二天为减少成本,决定由我们两个男生骑自行车进货。”两小伙子介绍,学校在西二环外,离怀特花鸟鱼虫市场差不多20公里,再加上这几天风大,把两个小伙子累得楼都爬不动了。

  分析

  “练摊儿”练实战磨意志

  一周来,不但在校内而且到校外长兴街及各小区、夜市、集市上进行产品推销近百场。

  “让他们‘练摊儿’就是要他们练实战能力。真刀真枪要有赢利,否则就是失败。在实践中他们才真正学会多方挖掘客户需求,降低进货成本,提高产品利润,真正提高他们的推销能力和职业素养。”该校经贸系主讲《推销技术》的甄珍老师是这场“教学改革”的发起人。她坦言,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学校和老师最大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就业,让学生真正学到专业实战术是把“练摊儿”定为“必修课”的初衷。

  据甄珍介绍,一周来,该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不但在校内而且到校外长兴街及各小区、夜市、集市上进行产品推销近百场。为了保证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和大学生的安全,甄珍联系了当地派出所、城管和附近西王村村委会。整个活动,她随队指导,价格、定位、推销手段什么不妥提醒什么。

  “从最一开始羞于叫卖,看着别人卖出商品干着急,到现在主动搭讪并成功推销出商品让自己很有成就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不少参与“练摊儿”的学生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